科學研究表明,決定溫度的高低取決於物質內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而越接近真空的環境,分子的運動就越緩慢,溫度也就越低。

而這個研究也讓很多人都認為處於真空環境的太空裡的溫度也肯定是一直處於零下的,但是這種說法不能算全對。因為即使是距離太陽幾百億公裡,人們在太空中也能感受到這顆恆星的熱度。太陽的溫度也很高,據科學家分析,太陽表面的溫度在5700度左右,內部則是達到了更加驚人的2萬度,哪怕是地球上熔點最高的金屬鎢,一旦靠近太陽的表面,就會被瞬間蒸發成氣體。

這也引起了人們對太陽的興趣。為了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美國宇航局於1977年先後發射了兩艘探測飛船:旅行者一號以及旅行者二號無人,其目的有兩個,一是希望在探索太陽系的同時能夠「偶遇」地外生命,其二則是走出太陽系,去探索宇宙的更深處。經過了42年的漫長旅行後,這兩艘宇宙飛船已經飛越了太陽系的內邊緣,除了無法擺脫太陽的巨大引力外,它們已經基本上不再受到這顆恆星的任何影響。

但是當這兩艘宇宙飛船在飛越太陽系內邊緣的過程中,它們相繼發來的數據也是令科學家感到異常震驚,其中一項數據表明:太陽系的內邊緣處,溫度高達31000攝氏度!為什麼這個結果會引起轟動呢?因為根據目前已知的天文學常識,太陽系行星表面的溫度隨著與太陽距離的增大,呈現出越來越低的趨勢,而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的表面溫度更是低至零下214攝氏度。而旅行者傳來的消息則表明在比天王星還要遙遠的太陽系內邊緣處,那裡的溫度居然高達31000攝氏度,這個事實著實無法想像。

在經過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旅行者傳來的後續消息後,科學家們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太陽系邊緣的高溫源於太陽風在這裡跟來自宇宙空間的各種輻射和星際離子高速的碰撞。

太陽系的內邊緣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空間,因為內邊緣外面就是其他星系的輻射空間,但太陽風的存在,也保證了宇宙中不同星間的各種致命輻射不會危害到太陽系中的生命。
歡迎各位觀眾老爺點讚關注、留言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