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怎麼形成的呢?
神話傳說告訴我們:古時候,天空中有10個太陽,他們都是帝夋與羲和的兒子。十個太陽同時照耀大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后羿張弓射箭,最後天空中只留下一個太陽。
然而,科學進展表明,太陽、太陽系以及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現,可能都源自於銀河系與其他小星系的碰撞。
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望遠鏡收集到的最新數據,當人馬座第一次通過銀河系時,引發了恆星形成事件,而太陽是在銀河系中恆星形成的時候形成的。
從現有的模型中可知,人馬座曾經三次「掉入」了銀河系,分別是在50-60億年前、20億年前,以及10億年前。
從銀河系的數據可知,恆星的形成分別在57億年前、19億年前,以及10億年前,達到了峰值。
天文學家們推斷,最初的銀河系,相對平靜,當恆星形成之後,銀河系可以維持著一種恆星形成的穩定狀態。
突然,人馬座掉入銀河系,破壞了原有的平衡,導致大的星系中之前是靜止狀態的氣體和塵埃,像水面上的漣漪一樣波動。
這些漣漪導致某些區域有較高的灰塵和氣體濃度,這些高密度的物質將觸發新恆星的形成。
換句話說,人馬座與銀河系碰撞後的漣漪,引發了恆星形成事件,而太陽以及太陽系可能都是恆星形成事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