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按照故事情節排序
《心慌方·零 》(2004年上映)
冰冷血腥、精密恐怖的立方體外部,埃瑞克·韋恩(扎卡裡·貝內特 Zachary Bennett 飾)和多德(戴維·哈本德 David Huband 飾)兩名看守者百無聊賴應否手頭的工作,偶爾一瞥屏幕中受困者的行動。這一次,美麗幹練的媽媽卡珊德拉瑞恩斯(史蒂芬·穆爾 Stephanie Moore 飾)和女兒安娜在林間遭到襲擊。當她醒來時,發現自己喪失部分記憶,身處一個隔絕密閉的空間。她好不容易找到另外四名受困的陌生人,並和他們策劃逃脫,誰知設施內殺機四伏,稍不留意便會斃命。另一邊,埃瑞克對受困者漸漸產生同情,他似乎試圖破壞這座充滿陰謀的殺人機器……本片榮獲2004年紐約恐怖電影節最佳特效獎、2004年尖叫電影節最佳化妝和最佳特效獎。
這是《心慌方 零》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心慌方》的前傳,拍攝時間在最後,但是故事情節在第一部之前。
同樣是一群困在立方體的人 但是加入了所謂的看守者 也就是說 他們沒有像立方體裡面的人那樣的求生需求 而他們更多的社會良知方面的人性 換句話說就是社會性 他們每天看到很多組的人在cube裡面被殺 心有惻隱 但是他們被告知所做的工作是正確的 是完全處於試驗性質的 並且所以被放在立方體裡面的人都是死刑犯都是罪有應得。
《心慌方》(1997年上映)
警司昆廷(莫裡斯迪恩溫特Maurice Dean Wint 飾)、監獄專家兼傳感器專家倫尼斯(維尼羅賓遜 Wayne Robson 飾)、醫生霍洛韋(尼基瓜達尼 Nicky Guadagni 飾)、建築師沃思(戴維休利特 David Hewlett)、數學系的大學生利文(尼科勒德搏爾 Nicole de Boer 飾)和身患孤獨症的學者卡贊(安德魯米勒 Andrew Miller 飾),六個素不相識的人,一覺醒來後發現一同身處於由一個個形狀相同的立方體組成的結構複雜的高度精密迷宮中!他們唯一的出路只有逃離這座迷宮,然而,一個個立方體儘管外貌相同,然而裡面的機關卻各不一樣,複雜異常。依靠利文數學知識的推理,他們終於以為發現迷宮的運行規律,憑此一次次解開各個機關,迷宮的邊緣近在眼前。 當他們正欲合力逃出迷宮之際,意外發生了。
其實講在極限環境中的人性為主題的電影很多很多,所以說《心慌方》在思想性上如何,應該說表現平平。在我看來,甚至不如《大逃殺》來得深刻。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結局,只有那個白痴走出了心慌方,為什麼?因為只有他的心中沒有邪念,在每個人心中的方塊,只有他找到了正解。當然,刻薄一點說,這也是陳詞濫調了。真正能讓人稱道的,應該還是這個方塊的創意。雖然以解謎為主線的冒險片並不少見,但這個精巧的方塊,仍讓人感覺耳目一新。當然,這片子最可貴的,是將解謎和人性的結合,雖然解謎和拷問人性這兩個主題都不少見,但是放到一起,就不多見了。如果沒有兩者的結合,有沒有人覺得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動作版的魔方大廈啊?呵呵!再說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方塊的來歷。我個人認為第一集的處理才是最佳方案。把方塊硬性指派給任何具體的人或機構,都只能是把這個主題庸俗化。在其續作中,這種擔心終於還是成為了現實。
《心慌方.超立方體》(2004年上映)
8個身份不同且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在同一時間醒來,發覺自己身處在一個立方體形狀的房間內,沒有人記得他們是怎麼來到這的,也沒有人知曉自己身處何方。幾個人經過調查發現,立方體的上下左右四個面各有一道門,聯通著另外一處相同的立方體,而不同的只是各個房間內的機關陷阱。整個建築的結構 仿佛一個布滿危機的魔方大廈,並且充斥著現代科學難解的超自然現象,8人歷盡千難萬險,陸續有人橫遭不測,究竟誰才能從噩夢中掙脫?本片是小成本高口碑加拿大科幻驚悚片《立方體》(又名異次元殺陣)時隔四年後的續集,由好萊塢B級片王者獅門影業製作發行。影片延續了前代的故事架構,並進一步的引入了四維空間的概念,使得電影整體風格更加抽象和奇特。
從故事情節來說,這是終結的一部。
比較這三部曲系列,應該說最奇特的是第二部《超立方體》,影片營造的是一個四維「立方體」空間,每一個房間都是不同的時空,因此,同一個人可以看到自己的過去,還能看到未來的自己。這種無可捉摸的四維立方體,給人帶來一種徹頭徹尾的恐怖,這裡既有不知孰真孰假的虛空感,更有難逃宿命的虛妄感
觀影順序建議《心慌方 零》《心慌方》《心慌方 超級立方體》,這樣看能看的比較明白……
以上就是小編的個人觀點,各位看客點個關注再走啊。每天都推薦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