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由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分會,安徽大學文學院網絡文學研究中心主辦,萬派財經文學研究院承辦的《腦控》線上研討會在騰訊會議上如期舉行。
《腦控》為2020年萬派文化全新推出的腦科幻系列小說,本書由《網絡英雄傳》作者郭羽、劉波聯袂策劃,文學新人溢青首次參與創作。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本次作品研討會首次採取了線上模式,會議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安徽大學大師講席教授歐陽友權主持,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肖驚鴻,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研究員、一級作家馬季,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理論研究室主任陳定家,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圖書評論》執行主編周志強,杭州師範大學教授、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夏烈等13位專家參與了本次研討會,並作出了精彩發言。
會議開始,萬派文化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波首先進行了致辭。
劉波表示,2020年萬派文化將推出三部新作,除了由郭羽、溢青帶來的科幻作品《腦控》外,萬派文化的絕對主力《網絡英雄傳之黑客訣》續篇,將延續《網絡英雄傳》系列的大IP創作架構,令人期待!
另外新財經文學作品《火車浜7號》也即將上線。這也是2020年,萬派文化在《網絡英雄傳》系列之外首推兩翼作品,形成作品雁陣。
作為萬派文化今年重磅推出的全新懸疑科幻作品,《腦控》以「國際頂尖腦科學家艾伯特在實驗室突然被殺大腦不翼而飛」作為故事的起因而展開了接下來的一系列與之相關的調查。
撲朔迷離的劇情和緊張刺激的博弈,「真人劇本殺」式的結構,讓讀者常常在不知不覺中一步步踏入作者構思的迷局。
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13位著名文學評論家對《腦控》在題材的獨特性、故事的突破性和情節的懸疑性等方面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和肯定,大讚其燒腦和精彩。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安徽大學大師講席教授歐陽友權認為,《腦控》不同於一般的網絡科幻小說,也不同於常見的網絡懸疑小說,《腦控》本質上是一部懸疑式的軟科幻網絡小說,如果懸疑是這部小說的一大看點,那麼科幻就是構建其上的外衣,而這兩者間的應和正是滲透在其中的人文倫理的價值觀。
《腦控》的科幻倫理是通過小說中一系列性格各異的人物塑造,以及複雜人物關係來表現的。
相比之前《網絡英雄傳》裡的郭天宇和劉帥,這部作品的主角光環可能沒有之前人物的亮眼,但《腦控》中複雜人物關係形成或縱向或橫向的多重連接,其內置的藝術緊張關係,十分燒腦。
「在我看來,《腦控》是一部令人驚喜的高質量作品,在當下的科幻小說中,它屬於硬核的新派科幻小說。」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表示:「《腦控》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懸疑叢生,而每一章節又會給讀者帶來一次次意外,尤其是小說中的『腦流』病毒,竟然是通過音樂擴散的,這一點可謂是神來之筆,小說中雖然出現了眾多人物,但並沒有像傳統小說那樣劃分出主角和配角,它更多描寫的是精英科學家群像而不是個人,同時小說也表達了科學探求的多向性和人性的複雜性。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腦控》更像是一部科幻現實主義跨界寫作的成功案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理論研究室主任陳定家表示:「整部小說以科技、市場、藝術這三個支點為依託,以腦科學為背景,加入了人工智慧等前沿概念,在立足現實主義的基礎上,又一直圍繞著懸疑、推理、科幻等元素,這對作者的創作要求極高。」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研究員、一級作家馬季認為,《腦控》這部小說與以往科幻小說最大的不同是,以往的科幻小說大多聚焦於機器人題材,時空摺疊以及宇宙奧秘等領域。《腦控》的題材本身就是對科幻小說的全新突破。
小說不僅涉及到科幻和生理的命題,更關乎於倫理和道德的探討。以進化人腦為目的的優勝劣汰本質也是給人類科學帶來的一種反思。
「這是由《網絡英雄傳》開創的1.0時代的轉型升級,是上一系列創作步入了又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進入了2.0時代。」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肖驚鴻表示,目前人類科技發展中的戰鬥機,腦神經科學一直以其神秘的高尖技術領跑時代。這部小說將創作視野投向腦科學領域,題材充滿時代特質,體現出創作者的時代擔當。
2.0時代的《腦控》不僅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也具有先天性劇本式創作和改編的基礎,在敘事結構和故事推進上會有更為突出的表現。
杭州師範大學教授、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夏烈認為,《腦控》是一部高品質的、文學性很強的一個硬核的科幻小說。「它給大家留下了很廣闊的可供參考空間。從大家探討的關鍵詞來說,有時代性、有科幻現實主義、科幻倫理主義、社會派科幻、上帝困境、災難敘事、危機預言、精神之根、震後分析、後人類空間、後人類的生存、想像力的爆發、科技探求的多向性和人性複雜性的交融。」
在夏烈看來,儘管《腦控》的篇幅僅16萬字,但它所呈現出的簡潔和乾淨,是所有文學作品中的嶄新家園,是人類在賽博空間裡的一次文藝引渡和生命力的分泌,小說本身即擁有著文學、科幻以及網絡小說等多個交叉優勢。
此外,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安徽大學網絡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周志雄,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基地副主任禹建湘,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山東省作協主席黃髮有,貴州財經大學教授、文法學院副院長周興傑,西南科技大學教授、文學與藝術學院副院長周冰,副教授、作家、評論家、安徽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吳長青,浙江文藝出版社副總編柳明曄均對小說做出了高度的評價與認可。同時就小說中對人物刻畫方面如何提升給予了中肯的建議。
最後兩位作者郭羽、溢青也在線上談及到了本書的創作靈感,以及故事背後的深思。兩位作者表示將汲取眾多專業人士的意見,繼續努力,修改出更加完善的紙質書作品。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