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是傳說中的「食鐵獸」?曾為蚩尤坐騎,如今卻以賣萌為生

2020-12-05 紫俠號

在中國上古神話中,炎黃和蚩尤之間進行的逐鹿之戰,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大決戰。這場決戰中炎帝和黃帝領導的部落取得了勝利,蚩尤戰敗後退守西南大山,從此炎黃部落開始在中原大地上繁衍聲息,並創造出了燦爛的文化。

據說在逐鹿之戰中,皇帝的坐騎是飛龍,而蚩尤的坐騎是「食鐵獸」,經過考證,「食鐵獸」就是我們現在的大熊貓。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四川的一些古籍中,就曾將熊貓視為「食鐵獸」,如果從字面意思上理解,那就是以鐵為食的獸類,但我們知道在自然界這種動物是不存在的。之所以把大熊貓叫食鐵獸,是因為大熊貓主要以竹子為食,很難補充鹽分,所以大熊貓找不到鹽的情況下,偶爾會闖入村民的家裡舔食鐵鍋中的鹽分,偶爾還會把鐵鍋咬壞。古人就因此認為大熊貓對鐵鍋感興趣,所以將它稱作了「食鐵獸」。

在古代,食鐵獸雖然很少傷人,但依然是一種令人畏懼的猛獸。試想一下,一種連鐵鍋都不放過的猛獸,牙齒該有多鋒利啊。

現代生物學研究發現,雖然大熊貓的體重只有北極熊的四分之一,但其牙齒的咬合力卻僅次於獅子。大熊貓的犬齒咬合力達到了1298.7牛,而獅子才只有1314.7牛。在缺乏掠食性猛獸的西南地區,成年大熊貓基本上沒有任何對手。

怪不得當年蚩尤的大軍要以「食鐵獸」為坐騎了。但是隨著自然的進化,大熊貓已經從雜食性動物進化成了專門以竹子為食的動物,由於竹子的營養成分很低,所以大熊貓每天必須吃大量的竹子才能維持能量消耗,而且大熊貓基本上很少劇烈運動,所以現在還想用大熊貓當坐騎,已經很難實現了。

現在的大熊貓作為國寶,靠賣萌就能過得很滋潤,曾經的食鐵獸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相關焦點

  • 傳說中蚩尤的坐騎是食鐵獸,原來是這萌貨
    先不查文獻典籍,光看這個坐騎的名字,如果是蚩尤時代就叫食鐵獸的話,那肯定是假的,蚩尤是在什麼時代,那是在上古時代,也就是在堯之前,而中國最早的鐵器大概在商朝時期出現,食鐵獸這個名字肯定是不存在的。那麼我們看看這個食鐵獸到底是何方神聖,它有沒有可能是蚩尤的坐騎呢?據史書記載,食鐵獸可能有兩種,一個是熊貓,一個是呲鐵。
  • 蚩尤的坐騎,有「食鐵獸」之稱,史前大熊貓真的這麼強嗎?
    提及大熊貓,我們總是能夠看到一些說它戰鬥力奇高的文章,將大熊貓描繪成不懼虎豹的「食鐵獸」,本有著超強悍的實力,但卻以賣萌為生。另外傳說中大熊貓還是蚩尤的坐騎,關於神話的真實性我們不作太多的討論,單單來了解下史前的大熊貓真的就那麼強嗎?
  • 呆萌的國寶大熊貓,為何在古代的時候,會被人們稱之為「食鐵獸」
    一說起大熊貓這種物種,可能人們對其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又傻又憨,作為我們國家國寶級的動物,大熊貓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因此,它們的日常工作就是賣萌,每天挑逗挑逗飼養員,挑逗挑逗前來參觀的遊客,以此來打發無聊的生活。
  • 熊貓在被人類保護之前如何躲過野獸攻擊?它的必殺技並不是賣萌
    首先要強調一點熊貓它不是貓,它是一頭熊。可能是因為熊貓太過於稀少,被人類馴化之後已經通過賣萌的方式來生存下去了,不過熊貓在沒有馴化之前卻是一種非常兇猛的野獸,當年沒有被人類收編的時候,熊貓能夠心軟一點,少殺點生已經不錯了,根本不是被其他野獸攻擊到沒處生存的情況。
  • 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
    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活化石,因為它可愛的外表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沒想到大熊貓在以前可是一種連鐵塊都能咬碎的動物,那麼從兇猛「食鐵獸」到賣萌為生的國寶,大熊貓到底經歷了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熊貓其實屬於食肉動物,毛髮為黑白兩種顏色,體型龐大,體重能達到一百八十公斤左右,所以大熊貓看起來總是圓滾滾的。
  • 大熊貓在古代卻為什麼被稱為兇猛的食鐵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在古代卻為什麼被稱為兇猛的食鐵獸? 我國古代有兩本非常出名的文化典籍,一本叫做《尚書》,一本叫做《詩經》,前者為一部多個體裁性質的文獻彙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作為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瑞獸,貔貅除了開運、闢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這裡還有一個典故,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     簡單一點就是食金吃鐵,食鐵獸這個東西在《山海經》裡邊出現過,但最出名的是這個東西還是蚩尤的坐騎,參與了蚩尤與黃帝的大戰!
  • 大熊貓暴走殺傷力驚人,網友:你以為蚩尤坐騎好欺負嗎
    但是真實的的大熊貓卻不是這樣只會賣萌賺竹子吃的萌胖子,根據化石研究的結果,證明大熊貓至少存在於世八百萬年,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從古至今延續了這麼多年都沒有被大自然淘汰,足以說明它們也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強悍生物。
  • 傳說這貨是上古蚩尤大戰黃帝時的坐騎,還有一個霸氣的名字
    這貨就是熊貓,他們以憨態可掬著稱,懶懶散散的性格,胖胖地軟軟地,一副地主家的傻兒子模樣,還有因為萌,萌,萌而被全世界的人類喜愛在最近網絡上爆出這貨是上古魔帝蚩尤的坐騎,當時它有個霸氣的名字叫食鐵獸,在蚩尤和黃帝大戰時,蚩尤就是騎著食鐵獸上戰場的(可是我根本沒法想像上古魔帝騎著這貨和皇帝大戰的風採啊
  • 故事:熊貓:蚩尤老大,對不起,我是臥底,黃帝許我後代衣食無憂
    黃帝:你讓蚩尤輸一次,我保你後世子孫世世代代享盡榮華富貴。食鐵獸:成交!蚩尤臨死前用盡僅有的力氣用雙拳轟向食鐵獸雙眼……。在首領蚩尤的帳篷裡。掌握權力的人正在討論黃帝部落擊敗炎帝部落的事情。蚩尤聽著他們大聲地討論,撫摸著自己坐騎食鐵獸柔和的毛髮。「又要打仗了。」「好啊,打仗才好。」
  • 上古四大祥瑞異獸:夕獸、腓腓、獬豸、食鐵獸
    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人們比較感興趣,而且更希望遇見的上古四大祥瑞異獸:夕獸、腓腓、獬豸、食鐵獸。首先便來說夕獸,夕獸又稱年獸,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做「夕」的怪獸,每逢年關就會從深山中跳出來傷人,所以被人們稱為「年獸」。
  • 熊貓的另一個名字,你也許沒有聽過
    說起我們國家的國寶,每個人都不陌生,它就是以賣萌為生的大熊貓。
  • 老虎和獅子為何寧願挨餓也不敢吃熊貓?專家:看下熊貓的祖先叫啥
    另外歷來都有對熊貓的文字記載,約成書於前五世紀的《尚書》,相傳其為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尚書》中,熊貓的稱謂是「貔」,魯國毛亨和趙國毛萇所輯和注的古文《毛詩》稱「白羆」,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稱「貘(mò)」,清代時創作的《峨眉山志》稱「貔貅(pí xiū)」。
  • 熊貓居然也會吃肉
    然而在熊貓可愛的外表下,居然也埋藏著一顆猛獸的心。上古時代,蚩尤一部與黃帝決戰涿鹿,而當時蚩尤的坐騎名為食鐵獸,也就是熊貓。(熊貓那麼可愛,怎麼可能變成蚩尤的坐騎呢?),可愛的熊貓似乎與蚩尤的畫風不相符。但是在熊貓可愛的外表下,確實藏著猛獸的心。首先熊貓,他是屬於熊類中的一種。現在世界上的熊分為五屬八種。熊貓屬於熊貓屬。作為熊類,熊貓的戰鬥力自然是不能小看。
  • 老虎和獅子為什麼挨餓也不吃熊貓?網友:也不看熊貓在上古時期叫啥
    大熊貓,咱中國人最愛的國寶,平時吃吃竹子、賣賣萌,就能引起大家尖叫,當年荷蘭人想要一隻熊貓養,等了16年;日本民眾想看熊貓,要排隊3小時,可只能觀看5分鐘;菲律賓等不到熊貓,甚至把鱷魚塗成了「大熊貓」,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可見熊貓在全球範圍內有多麼火。
  • 老虎和獅子為何挨餓也不吃熊貓?網友:也不看熊貓在上古時期叫啥
    大熊貓,咱中國人最愛的國寶,平時吃吃竹子、賣賣萌,就能引起大家尖叫,當年荷蘭人想要一隻熊貓養,等了16 大熊貓,和我們記憶裡愛吃竹子、蘋果的形象不一樣,它本身是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胖嘟嘟的身體中,隱藏了如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
  • 老虎和獅子為何挨餓也不吃熊貓?網友:也不看熊貓在上古時期叫啥?
    大熊貓,咱中國人最愛的國寶,平時吃吃竹子、賣賣萌,就能引起大家尖叫,當年荷蘭人想要一隻熊貓養,等了16 大熊貓,和我們記憶裡愛吃竹子、蘋果的形象不一樣,它本身是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胖嘟嘟的身體中,隱藏了如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
  • 蠢萌可愛的大熊貓居然打得過老虎鬥得過豹子,還是上古蚩尤的坐騎
    上古魔神蚩尤,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部落首領,是戰爭的代名詞。據說蚩尤三頭六臂,練就金剛不壞神功,不到戰死誓不罷休,但是你敢想像嗎,魔神蚩尤的坐騎是萌萌噠的熊貓……不要覺得這貨只能賣萌,上古時代,人家可是敢正面硬剛黃帝的大熊弟。
  • 其實它曾有一個霸氣側漏的名字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我們都知道老虎和豹子都是自然界中非常兇猛的肉食動物。尤其是老虎,他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是動物之王,它的額頭上也有一個「王」字。這樣就使得老虎的地位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