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我國上古時期,那裡遍地都是奇珍異寶,各種珍奇異獸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充滿了神秘。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人們比較感興趣,而且更希望遇見的上古四大祥瑞異獸:夕獸、腓腓、獬豸、食鐵獸。
首先便來說夕獸,夕獸又稱年獸,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做「夕」的怪獸,每逢年關就會從深山中跳出來傷人,所以被人們稱為「年獸」。
起初百姓也對其束手無策,但久而久之人們發現夕懼怕紅綢,和竹子燃燒的火光還有噼啪聲,於是每逢年關在夕到來之際,人們就會聚到一起貼紅紙、掛燈籠、放鞭炮以驅趕年獸,並把農曆每年的最後一天叫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過年。
其實在古文記載中並沒有年獸一說,年獸只是民間傳說的故事,對聯和爆竹也並不是驅趕所謂的怪獸,但可以將這種怪獸理解為去年的不如意,不稱心,以及所有的負面情緒,爆竹一響猶如怪獸一般煙消雲散,用喜悅去迎接新的一年。
接著便要說到腓腓了,《山海經》中記載:「霍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腓腓,養之可以已憂。」這是說在霍山上有一種奇特的神獸,它長得像狸,身披鬣毛。通常動物頭頸部長毛為鬣毛,比如獅子頸部的長毛。
腓腓還有著一條白色的尾巴,最奇特的是飼養它的人會沒有憂愁,如果現在還有這種神獸就好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是毛,其實很多人也絕對腓腓便是古人對貓的稱呼。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山海經》中的動物都是真實存在過的嗎?這個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如果拋去神話色彩,就會發現好多《山海經》中記載的神獸,現實中都能找到其形象。
然後便要聊到獬豸了。獬豸又稱法獸,身型大者似牛,小者似羊,渾身長滿黑毛,頭上只有一隻獨角。將其稱為法獸是有原因的,因為傳言獬豸有分辨是非曲直、善惡忠奸的作用。
獬豸是一頭嫉惡如仇的神獸,若發現不守法紀的人或奸邪的官員,就用角將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也尹偉這種特性獬豸成為大公無私的象徵。它的形象也成為宮中和官衙內不可缺少的飾物。
古代執法御史和監察司法的官員都一律需要戴獬豸冠,稱為法冠,穿帶有「獬豸」圖案的補服。即便是到了現代,也有很多法院的門口依然有獬豸像的存在。寓意著明辨是非,正直公正。
最後就想談談大家最喜歡的食鐵獸了。相傳它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八百萬年,被譽為動物界的活化石,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傳說它曾是蚩尤坐騎,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已經猜到了,它就是咱們的國寶:大熊貓。但是,請不要因為現在的大熊貓萌萌噠的形象,就忽視了它的實力。
大熊貓其實早期是食肉動物,它擁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咬合力和棕熊齊平。它山地的奔跑速度能超過劉翔平底最高速度,還能爬上二十米以上的樹,把三四頭狼當零食。這些數據皆為專家結論。
大熊貓雖然擁有近乎無敵的實力,但是領地內並沒有大型野獸,無奈之下只能吃素、啃竹子。雖然沒有天敵,但是依然憑藉自己的努力,給自己完成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而且還懂得以計劃生育來鞏固自己的社會地位,不遇到自己喜歡的熊貓絕不交配。
好了,夕獸、腓腓、獬豸、食鐵獸就為大家介紹到此,不知道你們最喜歡哪一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