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攝影愛好者拍攝到色彩斑斕的海蛞蝓(組圖)

2021-01-09 搜狐網

  國際在線專稿:據《每日郵報》3月18日報導,英國攝影愛好者大衛和亨肖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海域水下拍攝到了一些美麗的海底蛞蝓。

  也許你偶爾會在菜葉裡發現類似蝸牛的那種軟體動物,這類動物就叫蛞蝓,又稱水蜒蚰,俗稱「鼻涕蟲」。它們像沒有殼的蝸牛,多生活於陰暗潮溼的溫室、菜窖、住宅附近、農田等多腐殖的石塊落葉下、草叢中以及下水道旁。此番兩位英國攝影愛好者拍攝的海蛞蝓可是它的「遠親」。 海蛞蝓,屬裸鰓類,它們生存環境是鹽水海域。成年的裸鰓類長2-60釐米,沒有外殼或蓋。

  一些海蛞蝓和其他裸鰓類動物一樣,具有鮮豔的色彩。大部份裸鰓類都是肉食性的:有些會吃海綿動物,有些會吃水螅,另外有些會吃外肛動物,一些甚至是同類相食。同陸生蛞蝓一樣,他們也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海蛞蝓壽命很短暫,存活期大約為一年。現已發現3000種裸鰓類動物,每年仍有很多新的品種被發現。海蛞蝓行動緩慢,鮮豔的色澤屬於它們的保護色,同時也給了潛水者視覺上的享受。(海瀾)

  

相關焦點

  • 《色彩斑斕的海葵》金眼彪-協助拍攝
    色彩斑斕的海葵【第1幅圖】此作品由四川攝影愛好者甄先生在著名的湖南地區拍攝色彩斑斕的海葵【第3幅圖】此作品由廈門攝影愛好者扈先生在著名的遂寧地區拍攝色彩斑斕的海葵【第4幅圖】此作品由德州攝影愛好者溫先生在著名的瀋陽地區拍攝色彩斑斕的海葵
  • 攝影師拍到海蛞蝓圖片
    海蛞蝓常常很難被發現,因為它們的體表顏色和紋理跟周圍環境很相近。 這些顏色鮮豔的海蛞蝓只有約5釐米長,絢麗的顏色向敵人暗示自己是有毒的。 海蛞蝓分布於世界各地海域中,廣泛產於暖海區域。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從海裡看,這些顏色絢麗光彩奪目的海蛞蝓看上去像一個個令人恐怖的巨型怪物, 但實際上他們都只有2.5釐米長。
  • 《英國巨石陣》喪門神-協助拍攝
    英國巨石陣【第1幅圖】此作品由太原攝影愛好者閔先生在著名的揚州地區拍攝英國巨石陣【第3幅圖】此作品由海口攝影愛好者都先生在著名的黑龍江地區拍攝英國巨石陣【第4幅圖】此作品由太原攝影愛好者東先生在著名的合肥地區拍攝
  • 《不同角度的英國大本鐘》神行太保-協助拍攝
    不同角度的英國大本鐘【第4幅圖】此作品由保定攝影愛好者焦先生在著名的湖州地區拍攝不同角度的英國大本鐘【第5幅圖】此作品由哈爾濱攝影愛好者柯先生在著名的中山地區拍攝不同角度的英國大本鐘【第6幅圖】此作品由重慶攝影愛好者農先生在著名的保定地區拍攝
  • 《英國倫敦大本鐘建築風景》小霸王-協助拍攝
    英國倫敦大本鐘建築風景【第5幅圖】此作品由東莞攝影愛好者靳先生在著名的邯鄲地區拍攝英國倫敦大本鐘建築風景【第6幅圖】此作品由南陽攝影愛好者濮先生在著名的徐州地區拍攝英國倫敦大本鐘建築風景【第7幅圖】此作品由嘉興攝影愛好者陽先生在著名的秦皇島地區拍攝
  • 攝影師潛水時拍到海蛞蝓 顏色鮮豔可釋放毒液
    某些只有兩英寸長的海蛞蝓擁有鮮豔的顏色,以警告捕食者它們可能是有毒的。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攝影師在潛水時拍到了一些顏色異常鮮豔的生物,這些生物看起來像深海裡可怕的怪物,實際上它們只是1英寸長。
  • 《英國倫敦大本鐘建築風景》病尉遲-協助拍攝
    英國倫敦大本鐘建築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聊城攝影愛好者莫先生在著名的蕪湖地區拍攝英國倫敦大本鐘建築風景【第5幅圖】此作品由鎮江攝影愛好者養先生在著名的黑龍江地區拍攝英國倫敦大本鐘建築風景【第6幅圖】此作品由棗莊攝影愛好者成先生在著名的昆明地區拍攝英國倫敦大本鐘建築風景【第7幅圖】此作品由肇慶攝影愛好者羿先生在著名的廊坊地區拍攝
  • 色彩斑斕的海底動物,你絕對沒有見過.
    總是有很多的潛水愛好者喜歡到海洋底下去觀賞拍攝海底的奇妙世界。中國臺灣的業餘攝影師吳林恩也是一枚潛水愛好者,同時也是一位攝影師。她喜歡潛水到海洋中去拍攝色彩斑斕的海底世界。而她在太平洋海底拍攝的一組海底動物的近距離圖片,海底動物們模樣精巧,色彩多樣,如萬花筒般色彩斑斕,引人注目。 一隻龍蝦正在珊瑚礁上休息。
  • 加拿大攝影愛好者拍到奇特「人臉」雲團(圖)
    尖鼻子、眼睛和咧著的嘴,儼然是一張輪廓清晰的側臉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3日報導,加拿大攝影愛好者丹尼斯·法默近日在該國新不倫瑞克省拍到一團形狀奇特的雲,其輪廓很像人的側臉。法默住在加拿大紐芬蘭島東岸的大瀑布城,視頻是在他家後院裡拍到的。當時天有些陰,風很大,這團雲隨著風快速地在天空中移動。突然,雲團中顯現出尖鼻子、眼睛和咧著的嘴,看起來儼然是一張輪廓清晰但略顯陰沉的人的側臉。拍攝過程中,法默手中的相機不小心抖了一下,等他再次對準這個神奇「人臉」時,雲團很快就消散了。
  • 峇里島水下現奇特海兔 外形可愛如卡通奶牛(組圖)
    原標題:峇里島水下現奇特海兔 外形可愛如卡通奶牛(組圖) 攝影師吳林恩在峇里島潛水時拍攝到了一隻可愛的海兔。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9日報導,中國臺灣業餘攝影師吳林恩(Lynn   Wu)近日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潛水時拍攝到了一隻罕見的海兔,背著綠色的枝葉樣式的殼,睜著兩隻小黑豆眼,神情困惑,它的臉像極了動畫片《神奇的旋轉木馬》中的奶牛「歐米特魯德」(Ermintrude)。   海洋生物學家將這隻海兔命名為「ìCostasiella」。
  • 馬來西亞發現首隻雙頭海蛞蝓(高清組圖)
    據英國《鏡報》8月15日報導,一隊電影製作人在東馬來西亞婆羅洲沙巴州海岸的一個沙洲發現世界上第一隻雙頭海蛞蝓。   這種生物長約25毫米,同其他海蛞蝓一樣,雌雄同體。裸鰓亞目動物專家和海洋生物學家克萊·布萊斯(Clay Brycethe)稱:「我已經在深海研究裸鰓亞目動物1萬個小時,從未見過像這樣的雙頭海蛞蝓。」   布萊斯認為它是先天畸形,有可能是基因混合或海洋汙染造成的。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隨隊的亞倫·伯蒂·傑寇斯基(Aaron "Bertie" Gekoski)稱:「為了拍一個面部特寫,我等了將近一個小時。
  • 《瓢蟲微距攝影》母夜叉-協助拍攝
    瓢蟲微距攝影【第4幅圖】此作品由鎮江攝影愛好者魯先生在著名的秦皇島地區拍攝瓢蟲微距攝影【第5幅圖】此作品由肇慶攝影愛好者沈先生在著名的紹興地區拍攝瓢蟲微距攝影【第6幅圖】此作品由漳州攝影愛好者水先生在著名的南陽地區拍攝
  • 《蒼蠅微距攝影》急先鋒-協助拍攝
    蒼蠅微距攝影【第1幅圖】此作品由泰安攝影愛好者黨先生在著名的吉林地區拍攝蒼蠅微距攝影【第2幅圖】此作品由海口攝影愛好者殷先生在著名的天津地區拍攝蒼蠅微距攝影【第5幅圖】此作品由昆明攝影愛好者豐先生在著名的江西地區拍攝蒼蠅微距攝影【第6幅圖】
  • 攝影愛好者張清堂於中國犀鳥谷拍攝黑喉紅臀鵯
    張清堂:博大城黨委書記、洛陽眾志集團董事長、總裁,新文網藝術顧問,攝影愛好者。 黑喉紅臀鵯拍攝於中國犀鳥谷,是雲南盈江的一座大山深處,讓大家認識一下雲南盈江的這個在洛陽看不到的鳥!
  • 攝蝶二十載:從攝影愛好者到生態記錄者
    中新網貴陽3月18日電 題:攝蝶二十載:從攝影愛好者到生態記錄者  作者 周燕玲 黃蕾瑾  「瘋子」,坐在一張黑色椅子上的陳正軍,這樣形容自己二十載行攝貴州的蝴蝶之旅。  「我朋友和家人都說我是瘋子,為了拍到清晰的蝴蝶我確實是一個瘋子」。陳正軍笑著說到。
  • 《蚱蜢微距攝影》拚命三郎-協助拍攝
    蚱蜢微距攝影【第4幅圖】此作品由黑龍江攝影愛好者麻先生在著名的四川地區拍攝蚱蜢微距攝影【第5幅圖】此作品由銀川攝影愛好者鍾先生在著名的鎮江地區拍攝蚱蜢微距攝影【第6幅圖】此作品由四川攝影愛好者芮先生在著名的河北地區拍攝
  • 《蚱蜢微距攝影》雙槍將-協助拍攝
    蚱蜢微距攝影【第1幅圖】此作品由莆田攝影愛好者屈先生在著名的安陽地區拍攝蚱蜢微距攝影【第4幅圖】此作品由湛江攝影愛好者林先生在著名的濰坊地區拍攝蚱蜢微距攝影【第5幅圖】此作品由南陽攝影愛好者蔚先生在著名的菏澤地區拍攝蚱蜢微距攝影【第6幅圖】此作品由溫州攝影愛好者施先生在著名的溫州地區拍攝
  • 《蚱蜢微距攝影》翻江蜃-協助拍攝
    蚱蜢微距攝影【第1幅圖】此作品由威海攝影愛好者邰先生在著名的眉山地區拍攝蚱蜢微距攝影【第2幅圖】此作品由南通攝影愛好者烏先生在著名的西安地區拍攝蚱蜢微距攝影【第3幅圖】此作品由蕪湖攝影愛好者鄂先生在著名的唐山地區拍攝
  • 醫學攝影展示人體細微之美(組圖)
    令人色變的腫瘤細胞,仿佛又是色彩斑斕的孔雀開屏;一束束血管,仿佛又是根深葉茂的參天大樹……這就是醫學攝影。當我們身體的器官或組織被放大,人們發現,科技不僅僅給疾病的診療帶來方便,更將一種前所未見的美展示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