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愛好者張清堂於中國犀鳥谷拍攝黑喉紅臀鵯

2021-01-08 騰訊網

張清堂:博大城黨委書記、洛陽眾志集團董事長、總裁,新文網藝術顧問,攝影愛好者。

黑喉紅臀鵯拍攝於中國犀鳥谷,是雲南盈江的一座大山深處,讓大家認識一下雲南盈江的這個在洛陽看不到的鳥!增加一些懂鳥知識,以利保護鳥類生長……

黑喉紅臀鵯(學名:Pycnonotus cafer):體長19-23釐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偏褐色鵯。額至頭頂、眼先、眼周、嘴基和頦、喉全為黑色,具羽冠,耳羽紅褐色。背暗褐到黑褐色。尾下覆羽緋紅,尾上覆羽近白,虹膜深褐色;嘴黑色;腳暗角質色至黑色。

多棲息於海拔約1900米以下開闊的山坡或平壩的次生闊葉林、灌木草叢、村寨庭園或村落附近的雜木林緣以及也見於季雨林、雨林或溝谷林緣。是典型的群棲性嘈雜鵯類。3-5隻或10餘只為群,多在果樹上覓食昆蟲。一般5月上旬築碗形巢,6月下旬產卵。每窩3枚,呈卵圓形,玫紅或粉紅色,綴暗玫紅或紫紅斑。孵化期約14天。 分布於巴基斯坦、印度、斯裡蘭卡、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中南半島、爪哇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地,印度、緬甸至中國西南。引種至斐濟等地。

攝影:張清堂

責任編輯:薛成毅

相關焦點

  • 黃山低海拔區域常見鳥類——領雀嘴鵯
    黃山低海拔區域常見鳥類——領雀嘴鵯 ( / 6)發布時間: 2017-02-20 15:53:22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方立華  |  責任編輯: 劉芳奇     每個到黃山旅遊的遊客,只要留心,總會遇見一種體長約20釐米,嘴短而粗厚、腹部橄欖綠色,能發出悅耳笛聲的鳥,這種鳥名叫「領雀嘴鵯」。
  • 紅耳鵯
    1.簡介紅耳鵯(學名:Pycnonotus jocosus),是鵯科、鵯屬的鳥類。紅耳鵯為小型鳥類,體長17-21釐米。額至頭頂黑色,頭頂有聳立的黑色羽冠,眼下後方有一鮮紅色斑,其下又有一白斑,外周圍以黑色,在頭部甚為醒目。上體褐色。尾黑褐色,外側尾羽具白色端斑。下體白色尾下覆羽紅色。顴紋黑色,胸側有黑褐色橫帶。
  • 定居南方的鳥竟現身揚州 慄背短腳鵯來到瘦西湖
    昨天,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鳴秋的蟲」等人再次在瘦西湖有了新記錄——一群慄背短腳鵯到來。據悉,它們原本是定居在南方的鳥兒,沒想到會現身揚州。慄背短腳鵯從南方「移居」到揚州的鳥兒聽說瘦西湖有寶興歌鶇,鳥友杭德泉非常感興趣,「畢竟是揚州的新鳥種,我也想去拍攝。」
  • 圖說66天《滇西川西自然生態攝影之旅》(6-4)美麗西雙版納
    地處滇西南的盈江又是中國鳥類紀錄最多的縣,達650餘種(佔全國三分之一強)!而盈江鳥類最集中的地點就是「洪崩河」,所以,稱「洪崩河」是中國的觀鳥聖地,一點都不為過。「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洪崩河」犀鳥谷「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洪崩河」沿途拍攝的「黑喉紅臀鵯」「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洪崩河」沿途拍攝的「藍喉擬啄木鳥」「洪崩河」北側有一條更窄、更陡的鋪裝路,駕車上行山路
  • 白頭鵯的生活習性,以及我們要如何去飼養
    額與頭頂黑色,嘴黑色,兩眼上方直至枕羽都為白色,老鳥的枕羽更為潔白,眼先、頦、喉和後腦勺均為白色,頰、耳羽和後頸為暗褐色,胸部有淡灰褐色寬斑帶,胸以下為白色,腹部雜有黃綠色縱紋,背部為黃綠色,翅膀和尾羽暗褐色。下體為白色,虹膜褐色,腳黑色。幼鳥則是頭為灰褐色,背部呈橄欖褐色,胸部為淺灰褐色,腹部及其尾下覆羽均灰白色,容易與成鳥區分。
  • 資料:《中國鳥類野外手冊》PDA版
    玉頭[姬]鶲 白腹[姬]鶲 銅藍鶲 大仙鶲 小仙鶲 棕腹大仙鶲 棕腹仙鶲 棕腹藍仙鶲 白尾藍仙鶲 海南藍仙鶲 灰頰仙鶲 純藍仙鶲 藍喉仙鶲 山藍仙鶲 侏藍仙鶲 方尾鶲 歐亞鴝 [日本]歌鴝 琉球歌鴝 紅尾歌鴝 新疆歌鴝 紅點頦,紅喉歌鴝 黑胸歌鴝 藍喉歌鴝[藍點頦] 棕頭歌鴝 黑喉歌鴝 金胸歌鴝 慄腹歌鴝 藍歌鴝 紅脅藍尾鴝 金色林鴝 白眉林鴝
  • 黑鵯現身揚州常仿貓叫 是名副其實「白頭翁」
    現身揚州的黑鵯紅嘴紅腿,白頭黑身黑鵯一身「打扮」堪稱經典近日,鳥友靜遠、杭德泉、小朱等人在儀徵山區觀鳥時,發現一種黑白紅特別分明的鳥兒——黑鵯。黑鵯的全名是「黑短腳鵯」,大家通常叫它黑鵯。黑鵯是鵯科大家族的一員,在這個家族中,揚州人最為熟悉的就是白頭鵯(白頭翁),另外還有不太熟悉的領雀嘴鵯。因為黑鵯大多分布在長江以南,很少到長江以北。因此,能在江北的揚州看到它,也算一個小驚喜。杭德泉說,作為白頭鵯的近親,黑鵯其實更有資格稱作「白頭翁」,這也讓鳥友戲稱,它來揚州要與白頭鵯搶名號了。當然,黑鵯也有很多自己專有的俗稱,如白山頭、紅嘴白頭黑鵯、紅嘴黑鵯等。
  • 珠海發現「最美小鳥」藍喉蜂虎
    原標題:珠海發現「最美小鳥」藍喉蜂虎   藍喉蜂虎   有著「中國最美小鳥」之美譽的藍喉蜂虎首次在珠海發現。昨日,記者從珠海市觀鳥協會獲悉,近日粵港澳大灣區珠海海島觀鳥邀請賽在外伶仃島成功舉行,19支參賽隊伍共記錄了60種鳥,並發現了藍喉蜂虎、紫背葦鳽、灰臉鵟鷹、紅頸濱鷸、慄背短腳鵯、黑翅鳶、斑頭鵂鶹等8種鳥是外伶仃島鳥類新記錄。經查閱有關文獻和資料,發現藍喉蜂虎在珠海市是首次記錄。
  • 中國最美小鳥——藍喉蜂虎,鳥類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因為體型嬌小,通體以紅、綠、藍三色為主,色彩豔麗多彩,極具觀賞價值,而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小鳥」,這就是藍喉蜂虎。藍喉蜂虎在我國非常少見,其俏麗的身影與獨特的生存習慣被廣大愛鳥人士和拍鳥愛好者追捧,成為鳥類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藍喉蜂虎體型中等,體長26~28釐米。與常見的翠鳥屬於同一個目,是佛法僧目鳥類。
  • 英國攝影愛好者拍攝到色彩斑斕的海蛞蝓(組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每日郵報》3月18日報導,英國攝影愛好者大衛和亨肖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海域水下拍攝到了一些美麗的海底蛞蝓。  也許你偶爾會在菜葉裡發現類似蝸牛的那種軟體動物,這類動物就叫蛞蝓,又稱水蜒蚰,俗稱「鼻涕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