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眼球脫臼伴視神經斷裂

2020-11-23 醫脈通

作者:孫超 盧欣陽 張勝男等
作者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眼科


【引言】


       外傷、出血、腫瘤等眶壓增高,驅使眼球向前脫出於瞼裂之外,稱為眼球脫位,亦稱眼球脫臼。臨床上眼球脫臼不常見,現將我院1例外傷致眼球脫臼伴視神經斷裂報告如下。


【病例報告】


主訴及病史:
       患者,男,26歲,被重物砸傷頭部4h,來我院急診就診。

       患者4h前工作時被高空墜落重物砸傷頭部,傷後短暫昏迷、額部及鼻出血,右眼球脫出於眼眶外,無頭痛,無噁心嘔吐,無呼吸困難。

檢查:
       全身體格檢查:患者神志清,語利,無昏迷,額部可見一長約3cm皮膚裂口,深達骨面,右眼球脫出於眼眶外,鼻背斜形傷口,自左鼻背經鼻中隔至右側鼻閾,長約4cm,鼻部出血。
       神經系統體格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眼科檢查:右眼球脫臼於眶外,溼房保護中,光感(-),可見眼球尚完整,角膜完整,前方積血,餘窺不清。左眼眼前節未見異常(圖1)。
       頭部CT:腦實質未見確切異常,頂部軟組織略顯腫脹。顏面骨多發骨折,右眼球及眶內改變,考慮損傷,不除外多發植物性異物可能,請結合眶部檢查。
       雙眶三維CT:(1)顏面部多發骨折。(2)顏面部軟組織腫脹,局部破損、積氣;鼻骨周圍軟組織內高密度影,異物?(3)右眼球外突,考慮存在右眼肌群及視神經損傷。(4)右側玻璃體內稍高密度影,出血可能性大。(5)雙側上領竇、篩竇、蝶竇及右側額竇內積液。

診斷:
       頭面部外傷,右眼外傷,右眼球脫臼,右眼視神經離斷不除外,右眼眼肌斷裂不除外,右眼瞼結膜裂傷,右眶壁骨折,鼻外傷,鼻骨骨折(圖2)。

治療:
       患者全身情況平穩,心肺功能正常,於當日急診全身麻醉下聯合其他相關科室同時手術,術中探查可見右眼球結膜完全撕脫,眼球結構尚完整,未見角鞏膜裂口,各眼外肌及視神經均不同程度離斷,因眼球還納困難且眼外肌及視神經不同程度離斷,行右眼球摘除+清創縫合術。眼球完整送病理。

圖2 雙眶三維CT

A:右眼球外突,考慮存在右眼肌群及視神經損傷。右側玻璃體內稍高密度影,出血可能性大。雙側上頜竇、篩竇、蝶竇及右側額竇內積液;
B:右眼眶下壁骨折。


【討論】

       眼球脫臼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眶壓增高,驅使眼球向前脫出於瞼裂之外。眼球脫臼根據程度不同分為眼球半脫臼和眼球全脫臼。其原因包括外傷、眶內出血、血管瘤及額竇的腫瘤,甚至胸腔腹部壓力急劇增高也可引起眼球脫臼。

       外傷性眼球脫臼臨床上較少報導,常常是由於眼眶突然遭受劇烈震動、暴力打擊或有粗大異物作用於眼球和眼眶之間,加上頭部反射性突然的反方向運動,使空氣由眼眶組織間隙或眼眶骨折部位進入眶內,眶壓突然增高,使限制眼球的肌肉、神經及其他組織突然斷裂或失去張力,從而使眼球向眶口脫出。胸腔壓力突然增大,造成眶內壓急劇升高,也可將眼球擠出眶外。

       視神經撕脫或斷裂系視神經直接受傷引起,可見於下列各種情況:(1) 炮彈傷、炸彈傷或子彈傷,彈片通過雙眼,切斷雙側視神經,眼球突出。(2)異物埋藏在視乳頭內,產生視野缺損。(3)眼球遭受嚴重擠壓傷時,視神經撕脫,視乳頭受傷。偶爾視神經被強迫扭轉,以致一部分神經被抽出。這類創傷常伴有眼外肌撕裂,甚至眼球脫出。(4)銳器或鈍器所致之眼眶穿通傷。(5)視神經孔骨壁脫落,碎骨片直接損傷視神經,臨床上少見。該患者CT檢查及術中均未發現明顯異物,考慮為重物突然墜落砸傷頭部使眶內壓突然急劇升高,眶內組織嚴重擠壓眼球,使眼外肌及視神經撕脫斷裂,導致眼球完全脫臼。


       治療上,目前認為預防性眼球摘除不能保證不發生交感性眼炎,外傷性眼球脫臼治療的原則:
       首先積極處理合併的角鞏膜裂傷,恢復眼球的完整性;
       其次將眼球還納,恢復其解剖復位,以減輕組織水腫及對視神經的損傷;
       最後是視功能和外觀的恢復(如處理斜視、眶壁骨折、眼瞼畸形、淚小管斷裂等)。

       眼球脫臼因眼球高度突出,眼表失去眼瞼保護,術前術中應注意保護角膜,術前眼球表面塗大量眼膏並溼房保護,以免角膜乾燥混濁,或加重損傷,術中仔細清洗眼球表面,去除異物並注意保護角膜。

       眼球脫臼不可暴力還納,應考慮以下還納技巧:外眥切開復位,有時需切斷外眥韌帶,必要時外側結膜切口進人眼眶排除部分積血。但如果視功能完全喪失,眼內破壞嚴重且有3條以上眼外肌斷裂,這種眼外傷即使使眼球復位也不可避免出現眼球前段的缺血,已無保存可能,應儘早摘除受傷眼球。本例患者眼球脫臼伴視神經完全性離斷,視功能巳無恢復希望,雖眼球結構尚完整,但各條眼外肌均不同程度離斷,因此我們為患者實施了右眼球摘除手術,為解決外觀美容問題,可二期行眶壁骨折修復術+義眼臺植入術。

本文已發表於《國際眼科雜誌》2012年第12卷第3期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科普小課堂」生活中最常見之「脫臼」
    人們在運動的時候過度的力道或是不正確的姿勢很容易引起人體關節的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脫臼現象。身體關節出現脫臼極為影響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所以一旦發現這一現象就要及時進行治療。(一)脫臼的性質分為三種:①外傷性脫臼;②病理性脫臼;③先天性脫臼。脫位後,關節面完全喪失對合關係者為完全脫位;部分喪失者為半脫位。外傷性脫位較多見,且多發生在青壯年。
  • 眼球突出怎麼辦?
    正常人眼球突出度一般在12~14毫米,雙眼突出差值小於2毫米,若眼球突出度超過16毫米,雙眼突出差值大於2毫米,可考慮為眼球突出。引起眼球突出的病因很多,若發現有眼球突出要積極地查找病因,以得到有效的治療,常見病因有以下幾種:(1)炎症性突眼多因局部,鄰近組織及全身炎症所引起,眼部炎性假瘤,眼球筋膜炎,眶蜂窩組織炎,海綿竇血栓、全眼球炎等。
  • 在三維空間內控制雙眼眼球運動的新神經元群被發現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之前未被描述過的神經元群,這些神經元能夠幫助我們在三維空間中視物時,控制我們的眼球運動。在正常的視物過程中,我們每分鐘會多次將眼睛對準三維空間中的不同物體。隨著每一次的變化,左眼球和右眼球都會發生旋轉。雙眼眼球一般是向同一方向旋轉的,但是旋轉的角度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同的。這些不均等的眼球運動被稱為分離性眼跳。分離性眼跳與其他兩種眼球運動不同:一種稱為共軛眼跳,是指眼睛的同步旋轉;另一種稱為對稱性轉斜眼球運動,在這種眼球運動中,眼睛是以相等但相反的方向旋轉的。目前,分離性眼跳的基本機制我們尚不清楚。
  • 陶勇傷後近8月未恢復觸覺,尺神經斷裂是什麼體驗
    後經診治,陶勇左手骨折、神經肌肉血管斷裂、顱腦外傷、枕骨骨折,兩周後才得以脫離生命危險。從鬼門關裡逃出來後,陶勇5月13日再次穿起白大褂,回到朝陽醫院的眼科出診。但是,陶勇左手的「尺神經」斷了,最多一處縫了四十多針,至今仍未恢復觸覺,能否重回手術臺,依舊是未知數。當記者問他「如果不能繼續做醫生,會做什麼?」
  • 男子40年前摸骨復位如今手變「雞爪」 尺神經損傷如何診斷
    原來,覃先生4歲時不慎摔傷了左側胳膊肘,當時被爺爺帶到一家小診所,診所醫生認為覃先生肱骨有斷裂,用「摸骨復位」法為其接骨。據該院手外科主任邢丹謀分析,當年覃先生接骨後感覺胳膊肘好了,其實沒有治好,這直接導致他後來關節發育障礙、肘外翻畸形,使尺神經受到牽拉,神經長期在肘關節活動時摩擦,便導致了左手萎縮,最後變成「爪形」手,甚至喪失勞動能力。目前經過手術治療,覃先生的病情已好轉。
  • 得了外傷性低顱內壓症候群吃什麼好?
    如果不幸患了外傷性低顱內壓症候群的話,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多選擇如下這幾樣食材:辣椒的介紹辣椒,為茄科草本植物辣椒及共變種的果實。辣椒的果實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進食慾。辣椒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果實通常成圓錐形或長圓形,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後變成鮮紅色、黃色或紫色,以紅色最為常見。
  • 眼球
    眼球的功能是接受光波刺激,將光刺激轉變為神經衝動,經視覺傳導通路傳至大腦視覺中樞,產生視覺。眼副器位於眼球周圍或附近,包括眼瞼、結膜、淚器、眼球外肌、眶脂體和眶筋膜等,對眼球起支持、保護和運動作用。眼球眼球eyeball是視器的主要部分,近似球形,位於眶內。兩眼眶各呈四稜錐形,內側壁幾乎平行,外側壁向後相交成90°角。
  • 山西晉中11歲女孩在校受傷,右手尺動脈和尺神經斷裂
    晉中市壽陽縣張師傅的女兒年僅11歲,近日竟在學校裡發生了意外,右手的動脈和神經都斷裂了,受傷嚴重。經診斷,孩子右手的尺動脈、尺神經斷裂,由於情況緊急,醫生立即進行了手術。
  • 得了外傷性白內障不要拖 五旬男子視力猛降幾近失明
    醫生提醒,對於外傷性的白內障患者,手術越早,視力恢復得越好。據了解,去年7月,從事石材安裝的滕先生正在工作時,石塊崩裂彈傷左眼,造成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好在治療及時,視力恢復良好。可是最近幾個月,滕先生發現左眼日漸模糊,考慮到眼睛先前受過外傷,於是急忙去醫院就診。經過檢查,滕先生才知道自己又患上了白內障,需要手術才能改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