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礦物學協會(IMA)日前評選出2019年度礦物——碲鎢礦(Tewite),該礦物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學研究院李國武教授於2014年在中國西南攀枝花—西昌地區華坪縣南陽村附近發現的新礦物,得到國際礦物學會礦物分類及命名委員會(IMA-CNMNC)國際組織的正式批准(批准號IMA2014-053),
2019年度礦物:碲鎢礦
2014年,IMA推出了「年度礦物」計劃,旨在評選和表彰每年度最鼓舞人心和令人興奮的新礦物發現。該評選活動由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和分類委員會(CNMNC)專家從每年發表的眾多新礦物中遴選出最優者,每年在全球範圍內評選出一個最新奇的新礦物。
碲鎢礦是在雲南省華坪縣境內新元古代結晶基底的半風化石英二長巖中發現的,靠近輝長巖接觸帶。伴生礦物有鹼性長石、黑雲母、斜生輝石、鈦鐵礦、鋯石、黝簾石、電氣石、獨居石(Ce)、尿石(Ce)、白鎢礦、碲鐵礦和新礦物烏木鐵礦(KAl0.33W2.67O9,IMA2017-067a),此外還有一種與WO3相對應的未確定的潛在新礦物。
2019年度礦物:碲鎢礦
碲鎢礦因具有獨特的成分和結構而備受關注。碲鎢礦以半金屬碲和鎢、鉀構成,是目前唯一種K-Te-W的天然礦物,也是世界上首次發現天然存在的新型鎢青銅型衍生結構,鎢氧八面體共頂角連接成六方環狀孔道結構。此前從未發現過類似的天然礦物及人工合成物。該發現對於研究碲的晶體化學特性及碲礦新的獨立碲礦床以及花崗巖型碲礦床新類型具有重大理論和實際意義。
李國武教授發現的新礦物——碲鎢礦能榮登榜首,充分體現了我國在礦物發現領域的研究水平和科技實力,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在國際礦物學領域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
李國武,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中國新礦物及礦物命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成因礦物與找礦礦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地質學會礦物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新礦物及礦物晶體結構與晶體化學研究,為我國礦物學的發展和學科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截止目前,李國武教授與其合作者共發現新礦物23個,是我國發現新礦物最多的學者,也是目前全世界發現新礦物最多的學者之一。
2018年,李國武教授發現了世界上首個鎢青銅結構的天然礦物——烏木石(wumuite),同樣獲得國際礦物學會礦物分類及新礦物命名委員會(IMA-CNMNC)正式批准(批准號IMA2017-067a),對鎢青銅的晶體化學特性及材料學以及礦物成因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