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動漫經濟學
「那個時候東北一切都充滿希望,好像遍地都是金子,做什麼都能賺錢」。
多年以後,憑藉《野狼disco》一炮而紅的寶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依然記得90年代初長春夜生活的浮華。
90年代初,長春最大的批發集散地叫黑水路,可以輻射東三省、內蒙一帶,早期做批發生意很賺錢,賺到第一桶金的通常都會找舞廳、迪廳消費。寶石小時候家中也做著批發生意,年幼的他常跟著三十出頭的爸爸,大搖大擺的走在批發市場道路中央,噌亮的大哥大,油光水滑的皮夾克,父親的這身行頭,讓跟在身後的小不點的他覺得神氣極了。——娛樂資本論《專訪《野狼DISCO》寶石老舅:東北的蒸汽回憶,老舅的詩與遠方》
作為共和國的長子,東北地區是大陸最早進入工業化、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區,在八九十年代交替的歲月中,瀋陽、大連、哈爾濱都是全國前十的大城市;1982年,大慶是全國GDP第八高的城市;瀋陽的座機區號024,和北京010、上海021一樣同屬三位數,似乎仍在述說著這片土地過去的輝煌。
故事隨著1998年的下崗潮戛然而止。
隨著東北經濟的持續衰退,繁華的土壤開始流失,那些冬夜凌晨聚在舞廳前一起抽菸和分享烤串的年輕人變少了;「吾人文化是東北最大的說唱廠牌,他們舉辦了為期三屆的東北最大規模的說唱battle比賽問鼎關東,但是參與人數卻一年比一年少,直至辦不下去」。最後,寶石自己也離開了東北,成為了一個新成都人。
這些時代和人生閱歷,都被寶石揉進了《野狼disco》裡,伴隨他登上《中國新說唱》舞臺,最終火遍大江南北。
全世界人民都愛蒸汽波
喜歡蒸汽波的不僅僅是中國人。
2010年,一位美國電子音樂人用一次性筆名Chunk Person發行了一張專輯,由此開啟了一個屬於Vaporwave(蒸汽波)的新時代。蒸汽波音樂通過將過去的流行音樂重新混音,包括回聲、慢速、失真的效果,從而營造出新的音樂體驗。
而被蒸汽波大量剪輯的素材,則大多來自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靡一時的日本City-Pop 。
1980年代的日本,正處於經濟的巔峰,當年日本GDP總量接近美國70%,人均GDP超過美國近40%,大型企業在包括半導體、晶片、汽車等幾乎所有新興產業攻城略地,充裕的資本,富裕的國民,使得日本人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漲;
世界的目光也從冷戰重新回到東方,當他們看到電子化和高度繁榮的東京時,許多人都將其視為未來都市的樣板。1982年上映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其城市模型的混合體便取樣自東京和香港。
高度繁榮的資本主義社會和泡沫經濟,催生了City-Pop 這一音樂風格。
City-Pop 是一種改進日本本土民歌和演歌,並結合fusion、jazz、funk、soul、boogie、disco等多種美國西海岸音樂流派以及風靡西方的搖滾樂和新浪潮電子樂雜糅而成的電子樂,其核心在於描繪都市風情和度假心情的享樂主義文化。因此,City-Pop 的專輯封面大量描繪了酒吧、棕櫚樹、沙灘、連綿到落日盡頭的公路等景色,也被後來的蒸汽波音樂所沿用。
City-Pop 時代流行的唱片封面
某種意義上,蒸汽波本身亦可視為City-Pop 的文藝復興,一種寄託於八九十年代平行宇宙的幻想。
很快,蒸汽波作為一種音樂流派在歐美開始興起,並快速演變為一種獨特的美學風格。在美學邏輯上,這個結論同樣成立。低保真、故障的電視機畫面、windows 95系統、重複出現的對話框、像素風和80年代街機風格是蒸汽波的典型特色。
不論是音樂還是視覺風格,蒸汽波都與千禧年前後風靡一時的賽博朋克具有高度相似性,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在中國,由於八九十年代的物質生活仍舊相對困苦,因此中國的蒸汽波文化的回味時間有所滯後,大多局限在90年代至2000年初期,同時自帶自成一派的土味風格。比如現在被歸為鬼畜的《改革吹風吹滿地》,其實已經具備了中華蒸汽波的雛形;比如這張網上廣為流傳的蒸汽波海報,其人物元素便取自90年代初的熱門電視劇《我愛我家》。
從民間自發,到之後rap音樂吸納產出,再到《野狼disco》火遍大江南北,中華蒸汽波大有後來居上,開宗立派的野心。
蒸汽波文化的內核:過去的比今天好
2017年,寶石發布了專輯《你的老舅》。
這是一張風格並不統一的專輯,其中既有對於過去輝煌年代的緬懷,如《野狼disco》、《你的老舅》;也有對於底層小人物生活狀態的刻畫,比如在《夏日髮廊》中,歌曲敘述的便是一個漂在廣東茫然的打工仔的故事。當然,更多是對東北本土樂觀生活主義的歌頌,比如《社會老舅搖》和《浪漫男銀》。
正是在這種多維的探索中,寶石一步一步完成了對於蒸汽波文化的本土化工作。
在中國,蒸汽波率先與東北地域文化結合,絕不是巧合。
事實上,蒸汽波現象的文化內核,充斥著用過去反對當下的荒誕感。時尚是個圈,當下的年輕一代試圖在文化審美上穿越回過去,用當時最好的文化想像反諷當下潮流文化的淺薄。這種現象的內涵在於,人們試圖表達「過去的歲月比今天好,我們現在在走下坡路」。
事實也的確如此。蒸汽波中剪輯的元素大多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新興和最時尚的,City-Pop 擁有浮華的不得了的曲風,MV中習慣引用的80年代日本可口可樂廣告,《EVA》《美少女戰士》和《a kite》也是大師手筆,Win95開創了桌面作業系統的新時代。
不論是日本人懷念的80年代,美國人懷念的90年代,世界都處於新興產業革命的增量時期,快速發展的生產力普惠了人民的生活,處於上升期的國民自信心爆棚,這種物質與精神,速度與加速度的多重反饋,刺激日美兩國文化的極大繁榮。如今,隨著日本經濟踏入「失去的三十年」,美國重陷經濟危機陰霾,輝煌不再。
在中國,東北同樣成為了被時代車輪重重甩下的那位。雖然GDP仍在增長,但東北三省佔據國內經濟版圖的比重日益下降;新經濟結構缺失的現狀,也使得年輕人大量外流。以2017年的統計為樣本,其中黑龍江人口淨增量為負10.5萬人,吉林人口淨增量負15.6萬人,遼寧人口淨增量負8.9萬人。三省共計淨增長為負35萬人。
除了低生育率造成的人口減少,外流現象也不可忽視,其中尤以年輕人居多。在經歷走南闖北之後,寶石曾經寫下《夏日髮廊》,日後的他也因為追隨妻子來到成都成為了新成都人。
東北是中國的鐵鏽帶。這裡是中國最早的工業區,城市化率極高,在崇尚集體主義的時代這裡曾經鑄就過輝煌的經濟成就。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仍舊懷念著那個雙職工,鐵飯碗,紡織女工和鋼鐵工人合唱《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歲月。如今,這一切都一去不復返了。
相比於中國經濟的大盤,東北經濟的相對重要性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達了頂峰,這與日美的國運期是一致的。因此,你在東北蒸汽波風格的歌曲中,經常能夠發掘許多充滿時代感的名詞:BP機,大哥大,燈球,遊戲廳,錄像廳,這些能夠激發人們共情的元素都來自30年前。
從這個角度看,東北Rapper們懷念的,和日美同好們所緬懷的,其實是同一時間軸。過去的比今天好,是所有蒸汽波文化娓娓闡述的永恆命題。
在更為激進的當代青年看來,蒸汽波文化常常被用來反諷當代消費主義——他們試圖證明,過去的作品比當代快餐文化更有優秀,以此來對抗消費主義的洗腦。
這一想法顯然是拳頭打在了棉花上。相比於粉絲們的自嗨,淘寶製作了一批更為精良的蒸汽波風格海報,電商轉化效果不錯;蒸汽波風格拼圖和濾鏡成為了個性化相機們的新功能,豬豬女孩們也熱衷追逐。
蒸汽波成為了新的復古潮流,被消費主義巨頭們吸收轉化,不能不說是另一種諷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