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展臺上,一見鍾情:《這裡是中國》
16開本,365張精選美圖,30幾萬文字。
青藏高原研究會、中信出版。
終於在書店二次補貨時,如願收入囊中。
封面如此誘人
封面是中國地形圖,帶著凹凸的立體美妙手感,配色典雅。
路上的風景
很喜歡作者序言裡的想法:
「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
有一天,要將中國的雪山看遍;
有一天,要將中國的江河看遍;
有一天,要將中國的城市看遍;
……」
就像作者說的,也許這種將是一個不能完成的夢想。
我們多數的夢想也終將會是這樣,窮極一生,也許走不到夢想的終點。
然而,一步一步,鍥而不捨,想著夢想前行的路途,也是美麗的紀念。
到年華逝去,或者某一個人生的終點,回首過往,曾經向著夢想前行的每一天,路上的每片記憶,都會是美麗的風景。
山
東北的山,江南的山,西南的山,雪域的山,塞外的山,中原的山。
置身不同的地域,親眼看那些山巍峨在眼前,才會切身體會,同是山,卻姿態萬千。
某一刻,看著眼前實實在在的山,忽然領悟到,原來古人們的畫中,山的各種描繪,不僅僅是技法,原來真的是師法自然。忽然領悟到,原來曾經出現在作家筆下的文字,竟然確實當得「栩栩如生」。
書裡有第三階梯上的山,冷冽神秘的山;有第二階梯上,蒼翠秀美的山;有第三階梯上,靈動精緻的山。
眾多圖片,各種視角,各種時節,各種光線,各種色彩,各種風情。
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山的風景各異,想要看遍每一座山。
水
生活中日常可見的河,或許從出生有記憶開始,就熟悉了身邊的河。
也許它是村裡流過的一條小河,你還記得,小時候,夏天的午後,不管不顧師長的再三叮囑嚴令,就只為了享受和小夥伴們跳水嬉戲的清涼痛快,或者精於此道的夥伴,還會樂於徒手捉一條小魚,成為日後回憶裡難以忘懷的風景。
也許它是經過了河道休整的小城裡的護城河,被規整了的河堤有些蒼白古板,河上後來修的橋有些缺乏審美卻是實用。如果水質還好,白日裡路過,或許能看到沿河垂釣的人們,是車窗裡一閃而過的日常,偶爾會勾起羨慕,一閃而過的念頭,哪一天也會有此閒暇。小河的沿岸,有規劃了的步行道,間或點綴著健身器材。華燈初上,河邊各色的燈光,水上細碎溫柔的燈影,輕緩的流水聲,習習微風,若小河離得近,或者踩著夕陽餘暉漫步,恰是你的飯後日常。
有一天,見到不熟悉的河,見了更多不熟悉的河,某一刻,後知後覺,原來人們的生活與河有多親密。你才發現,原來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自己密不可分的河,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日常熟悉的河。你才想起來,歷史書裡,人類最初的歷史、城市最初的開始,確實總是從河開始。
等你終於如願以償,既見過了不同城市的河,也見過了更多野外大自然中的河,你更清楚,每一條河有各自地域的風景。有一個夢想,想要看遍每一條河。
動物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寵物們,除了餐桌上變成美食的動物們,你熟悉的動物還有哪些?
當人類第一次離開地球引力的束縛,第一次從空中拍下我們的星球,或者那一刻,人們才更切身體會到,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人類從最初棲身於某個河谷,作為地球居民中渺小弱勢的族群,一步步歷經幾十萬年的光陰,憑著靈長類高超的學習能力,成為地球居民中金字塔頂端的物種,其他和我們分享同一個星球的動物們,只能成為我們欣賞或觀賞的對象。
宜居,我們佔據了陸地上最廣闊的空間,還在努力著把原本不那麼宜居的地方變成我們的生活範圍,還有沒有一個地域,是安心的遠離人類,供動物們生存的樂園?
中國最後一片荒野,之所以是荒野,實在是因為人類真的暫時還找不到徵服的有效率的辦法。在這片最後的荒野上,倖存的動物們終於保有一份不被人類打擾的空間。
最荒涼惡劣的環境中,也生活著各種可愛勇猛自在生活的動物們。它們是大多數人類終其一生只能藉助專業人士的影像才能見到的生命。
書中的圖片裡,有活潑可愛的小熊貓、有憨傻蠢萌的棕熊母子,有冷淡高傲的雪豹……
看書裡對某個地域的描述,了解那裡的地貌氣候,再看那些生活在其中的動物,離開人類,也是生機蓬勃的風景。
植物
你知道自己城市的市花嗎?你的城市有什麼代表植物嗎?
我們的日常離不開植物,除了植物愛好者和專家們,多數人恐怕連所在小區裡的植物們都叫不上全名吧。
離開日常宜居的生活空間,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還有各種各樣異彩紛呈的植物們。
難得不宜居的國土上,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不會涉足的土地上,還有各自忠於使命的植物們。即便生命只有一季,也在努力生根、發芽、成長、繁衍,環境惡劣的荒野,也有姿態妍麗的花朵。
書裡的圖片,展示了不同地域中代表性的一些植物,總共三百多張圖片,分給植物的鏡頭有限,並不妨礙通過這些圖片,感受生命的奇妙。
人文
我們有著世界第一多的居民。我們是歷史最悠久的國度之一。上下幾千年裡,我們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留下了各式各樣的風景。羅布泊裡神秘的樓蘭、塞上山間的巖畫、大同石窟裡的造像、白山黑水間的王城、江南煙雨裡的瘦西湖、嶺南河畔的小蠻腰……
不管是六朝古都,還是新興城市,細數總有無盡人文風情。
每一城都有各自的風景,才會想要看遍每一座城。
2020
網友們戲說2020年打開的方式不對。這一刻,全國大多數的同胞和我一樣,都在居家隔離為我們的國做貢獻。告別學生時代,這是第一個如此悠長的假期,如果在平時,有這樣的長假,肯定迫不及待的出行,去探訪旅行名單第一位的風景,奈何只能足不出戶,體驗一回宅居生活。
身不能至,心嚮往之。《這裡是中國》,給宅居生活帶來了風景和快樂,書中的風景和文字,助長了想要踏上旅途的嚮往。疫情總會過去,春暖花開就在眼前,錦繡中華,萬裡河山,終會再次背上行囊,去看下一場風景。
加油,我們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