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表示,太陽系沒有上下之分!那我們怎麼看太陽系?

2020-08-30 小柯——青澀

宇宙物質是非常複雜的,除了輻射、粒子等物質以外,宇宙是由各種各樣的星系構成的,目前人類可觀測的宇宙只有930億光年,光在這個空間內就有太陽系、銀河系、 奧爾特雲、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等星系,可想而知整個宇宙的物質有多複雜了。

一個太陽系就足夠人類探索了,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行星,那麼在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又有什麼呢?科學家表示:太陽系是沒有上下之分的!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所謂的上下,主要是因為地球有引力的作用,所以會有上下的區分,而宇宙是沒有引力的,宇宙是一個真空的環境,所有物體都是漂浮的,所以宇宙空間是沒有上下之分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宇宙的方位呢?

地球就是最好的例子,地層包圍的,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以太陽的巨大引力吸引著周邊行星、衛星、小行星和彗星,並圍繞著它進行運轉,太陽系距銀河系中心(銀心)約2.7萬光年。

太陽系的物質也很複雜,截止2019年,太陽系包括太陽、8大行星、205個衛星和至少50萬個小行星,還有矮行星和少量彗星。據悉太陽系直徑大約為90億千米。在這個宇宙空間內,科學家還在進行探索,在未來太陽系或許會有更多的發現。

太陽系是沒有上下之分的,所以在探索的過程中也是比較艱難的,一般科學家都會藉助科學儀器來觀測宇宙。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沒有上下之分,那麼我們如何判斷方位?地球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個太陽系就足夠人類探索了,在太陽系中除了八大行星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行星,那麼在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又有什麼呢?科學家表示:太陽系是沒有上下之分的!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所謂的上下,主要是因為地球有引力的作用,所以會有上下的區分,而宇宙是沒有引力的,宇宙是一個真空的環境,所有物體都是漂浮的,所以宇宙空間是沒有上下之分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宇宙的方位呢?
  • 宇宙沒有上下之分,但是在人類認知裡卻有上下,為什麼會這樣?
    宇宙是沒有上下之分的,因為宇宙並沒有一個固定的衡量標準,包括我們的太陽系以及銀河系都是處於運動狀態的,但是當人類文明誕生以後,宇宙就自然而然的有了上下之分,那麼到底是如何區分的,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 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到底是什麼?科學家的發現,讓人類深思
    宇宙中到底是怎麼區分上下的?相信很多作者都會告訴你,宇宙中是沒有上下左右之分的!在地表由於存地球對萬物的引力作用(包括人類),因此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上下,物體下落、指向地心方向的就是下,反方向則就是上,而左右就是以人當時站立的姿態來區分左右的,它沒有確定的方向!
  • 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到底是什麼?科學家的發現,讓人類深思!
    宇宙中到底是怎麼區分上下的?相信很多作者都會告訴你,宇宙中是沒有上下左右之分的!在地表由於存地球對萬物的引力作用(包括人類),因此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上下,物體下落、指向地心方向的就是下,反方向則就是上,而左右就是以人當時站立的姿態來區分左右的,它沒有確定的方向!
  • 太陽系都沒有觀察明白,科學家又怎麼能觀察到太陽系外的外星人呢
    到現在,有人都還相信第九行星的存在,只是由於天文望遠鏡的局限性,無法清楚的觀察到整個太陽系,因此,對於第九大行星,科學家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證明。除了行星問題,在太陽系有多大的這個問題上,科學家也很難回答,理論上,太陽引力能影響2光年範圍內的天體,也就是太陽系應該有2光年的範圍,但天文學家通過望遠鏡。
  • 太陽系模型是人類建立的,那更精美的太陽系,是誰建立的呢?
    當然這些神話虛無縹緲,也只是一些傳說而已,並沒有任何的科學證據可以證明。有人卻提出,甚至根本就不需要科學進行,正是因為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兩個本來應該是成為對立面的東西,兩者之間又有怎樣的關聯呢?曾經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在晚年就將自己的科學研究轉向了神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太陽系是一個巨大的盤子嗎?它的上方和下方有什麼?
    真實的太陽系可比我們網上看到的要複雜和神秘。既然太陽系是一個三維立體空間,那為什麼不少天文學家經常會說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如果太陽系有上方和下方之分,那上方和下方有什麼?其實,站在宇宙的角度來看,整個宇宙三維空間是沒有前後左右,上方之分的。可是我們要探索研究太陽系,探索研究宇宙,如果沒有一定的方向來參考,那就會非常亂,無法形成有效的實驗數據。
  • 太陽系像一個飛碟,飛船往上下方向飛,豈不是更快離開太陽系?
    引言: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太陽系的外型就像一個飛碟一樣,中間厚,邊緣薄。以目前的科學技術,美國NASA發射的旅行者號經過了40年的漫長飛行,還沒有飛出太陽系。我們不禁會想,如果往太陽系的上下方向飛行,豈不是很快就飛出去了?
  • 太陽系的四大未解之謎,我們有希望破解嗎?
    當我們人類能夠走出地球,看到更為廣闊的太空時,對浩大的宇宙充嚮往,但由於人類科技水平的限制,不僅浩大的宇宙,我們只能看清一丁點,,就連我們的太陽系,也還太多未解之謎。我們人類就像一個小孩子,打開門往外看了一眼,未知的東西太多了,也太奇怪了。
  • 太陽系有什麼特別,是精心設計出來的嗎?你怎麼看?
    常有人打著科學家旗號,說科學家認為太陽系是設計出來的。這類問題我已經有過多次闡述,今天再系統的說一下。沒有哪位真正的科學家說過這樣的話。說太陽是被設計出來的,不是科學家,而是一些連基本科學素養都沒有,甚至連望遠鏡都沒有看過的自以為「聰明」的人,還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陰謀論者。這個所謂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論調就是臭名昭著的太陽系皮殼論翻版。
  • 人類要怎麼飛出太陽系?別想了,我們或永遠被禁錮在太陽系中!
    宇宙是非常廣闊的,在茫茫的宇宙中,太陽系都顯得微不足道,更別提地球了。在人類的不斷發展過程中,我們觀測到的宇宙範圍也越來越廣了,目前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範圍有930億光年,在930億光年以外的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 太陽系什麼樣?失真的太陽系圖片,讓我們誤會了太陽系真正的樣子
    其實,對於太陽系的大致樣子並不需要贅述,因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畢竟我們經常會看到描繪太陽系的圖片。先說太陽吧,太陽是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它自己就佔據了太陽系物質總量的99.86%,也就是說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再加上小行星、行星的衛星以及其它宇宙物質,總共才佔0.14%,所以太陽之大可想而知。
  • 上帝視角:看我們的太陽系和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在一個晴朗寂靜的夜晚,當你一個人站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山腳下,抬頭仰望星空,看到繁星點點;你可能會想:這麼多的星星,它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地球、太陽、月亮,又是誰創造了它們;現在,我帶你用上帝視角,看看我們的地球和太陽系,是怎麼形成的;回到50億年之前,一顆在現在太陽系位置附近的超大質量恆星,因內部燃料耗盡,內核壓力無法抵禦自身引力而出現坍塌,進而發生超新星爆發,恆星的身體被炸得七零八碎;
  • 我們是怎麼知道太陽系年齡的?進來我告訴你
    其中一個是相對孤立地形成的,在它周圍的一個原行星盤中收集物質,最終形成的太陽,八顆行星,以及太陽系的其餘部分。今天科學家們宣稱太陽系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這是怎麼知道的?比如說地球和太陽的年齡是一樣的嗎?如何知道太陽系的歷史及年齡?45億年前Theia(泰亞)撞擊原始地球,使大量的物質融化。
  • 科學家發現另一個太陽系?位置在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怎麼回事?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科學家發現另一個太陽系?位置在距離地球2000多光年,怎麼回事?眾所周知,我們地球是處於太陽系當中的,太陽系中心是太陽,剩下的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作有規律的公轉,其實仔細想一想,這種現象也是非常的神奇又有趣的。宇宙是非常浩瀚的,存在著無數的星系,對於宇宙到底有多大?
  • 你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顛覆你的認知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疑惑,我們的太陽系不是扁平的嗎,為什麼旅行者1號要捨近求遠沿著太陽系的平面飛行,花費40多年才飛出太陽系,如果旅行者1號朝著太陽系上下兩個方向飛行,不是可以更快的飛出太陽系嗎?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太陽系其實這個觀點太過於片面了,因為只憑藉我們教科書中的太陽系平面圖,就片面地認為旅行者1往下或許往上飛行,就可以很快飛出太陽系,其實真實的情況是不管旅行者1號是往下還是往上飛行,都不能很快地飛出太陽系,甚至比從「平面」飛出太陽系還要慢,為什麼這麼說呢?
  • ...太陽系邊緣,為什麼沒有給我們傳回一張「太陽系八大行星全家福」?
    不同的是旅行者2號循一個較慢的飛行軌跡,使它能夠保持在黃道(即太陽系眾行星的軌道水平面)之中,藉此在1981年的時候透過土星的引力加速飛往天王星和海王星。正因如此,它並沒有像它的姊妹旅行者1號一樣能夠如此靠近土衛六。但它因此而成為了第一艘造訪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宇宙飛船,完成了藉這個176年一遇的行星幾何排陣而造訪四顆氣態巨行星的機會。
  • 太陽系裡可能有一個黑洞,3年以後,我們或許就可以「看」到它
    太陽系裡可能有一個黑洞,3年以後,我們或許就可以「看」到它,具體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早在19世紀,天文學們就發現海王星的運行軌道存在著異常情況,它似乎受到了某個未知引力源的幹擾,於是人們推測在海王星的軌道之外,還有一顆巨大的行星,並將其稱為為「第9行星」(也稱「X行星」)。
  • 看完太陽系的真實比例,才發現我們對天文尺度的認知太淺顯了!
    稍等,我們的地球是不是還沒說?還只剩下約0.0014%太陽系質量啊!哪裡夠分?!還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還有各種衛星、小行星、彗星、矮行星、彗星什麼的都在排隊等著呢!不好意思,能分給以上各位的都太少了,真的沒眼看。我們來看下地球的質量數據吧,地球質量5.965*10^24千克,佔太陽系總質量的比值0.000299714%,看到這真是驚掉下巴,刷新三觀啊!
  • 是誰「創造」了太陽系?科學家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母親」是它!
    是誰「創造」了太陽系?科學家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母親」是它!關於太陽系的起源沒有爭論,因為所有的恆星都出生在一個星雲中,但是星雲在哪裡產生了我們的太陽系?最近,美國媒體報導說,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產生太陽系的星雲的來源,或者發現了它。太陽系的母親。那麼這裡發生了什麼?當科學家研究隕石時,他們發現了一種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