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是一個巨大的盤子嗎?它的上方和下方有什麼?

2020-08-28 AriaAndBrandon2

自從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對於星空的探索就充滿了各種嚮往。除了科學家不斷對宇宙進行各種探索研究之外,我們普通的吃瓜群眾,對於宇宙自然也是興趣非常大的。

只不過相對於太空人來說,我們普通人要了解宇宙,只能通過網絡。而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地球所在的太陽系。而我們對太陽系的了解和認知基本也是通過一些網絡視頻和圖片,其中圖片是最主要的渠道。

我們通過網上的相關圖片,會看到太陽系似乎就是一個巨大的圓盤,八大行星以及各種小行星,慧星等天體都在這個盤子內運動。而圖片中的太陽系是一個平面的圓盤結構,所以不少人誤以為太陽系八大行星都在一個平面運動。

可事實上,我們生存的空間是三維結構,宇宙自然也是一個三維宇宙,我們通過圖片看到的太陽系根本不是真實的太陽系情景,那只不過是人們為了方便研究,畫出來的太陽系平面圖。真實的太陽系可比我們網上看到的要複雜和神秘。

既然太陽系是一個三維立體空間,那為什麼不少天文學家經常會說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如果太陽系有上方和下方之分,那上方和下方有什麼?其實,站在宇宙的角度來看,整個宇宙三維空間是沒有前後左右,上方之分的。

可是我們要探索研究太陽系,探索研究宇宙,如果沒有一定的方向來參考,那就會非常亂,無法形成有效的實驗數據。所以,為了更好地研究探索太陽系的奧秘,科學家自定義了一個平面,這個平面就是黃道面。

所謂的黃道面就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所在的平面,我們都知道行星圍繞恆星進行公轉運動,而不同的行星它們都有自己的公轉軌道。既然太陽系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而人類又生存在地球上,那我們研究探索太陽系,自然就要以地球為參照物來進行了。

確定了黃道面,以黃道面為參照物,太陽系自然就有了上下之分。我們可以將黃道面定義為太陽系這個盤子的&34;,再根據&34;的原則,將地球北部所對應的方向定義為&34;,而將其反方向定義為&34;。

黃道面確定了之後,我們再以此為標準來探索太陽系,就能夠得到很多有用的數據。那麼黃道面的上下都有什麼?又有什麼樣的不同呢?其實整個宇宙空間以天體為主導,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自然也是差不多的宇宙空間,有著不同的天體存在。

只不過太陽系黃道面的上方和下方區別還是比較大的,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是以太陽為老大,整個星系的引力主要來源於太陽,它的質量佔到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所以離太陽越近的地方,行星受到的引力自然也越強。

正是在這種引力的影響之下,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有著非常穩定的公轉軌道,它們的運行軌道都是緊靠黃道面的。而遠離太陽的天體,比如冥王星,它的運行軌道相對於黃道面的傾角就有17度。

以黃道面為參照中軌,科學家發現了不少遠離黃道面的太陽系邊緣天體,而且根據黃道面,我們也可以更輕鬆地計算出太陽系邊緣很多天體的運行軌道和參數。科學家正是通過研究這些參數,才發現了太陽系邊緣不少天體運行軌道的異常。

通過這些異常,科學家猜測,太陽系邊緣很可能還有一顆行星,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這顆行星,那麼太陽系將再次回歸到九大行星之說,而不是現在的八大行星。當然,要觀測到太陽系邊緣的第九行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裡的光線非常暗,而且還是柯伊伯帶的阻擋,天文望遠鏡很難觀測到這樣的行星。

站在太陽系的角度,我們設定了黃道面,能夠更好地研究探索太陽系。而當我們將目光放在太陽系之外後,我們同樣需要一個參照物,而這個參照物就是太陽系。以太陽係為中心,科學家確定了人類目前可觀測的宇宙半徑為460億光年。

而我們研究探索太陽系之外的星空,也是以太陽係為中心進行觀測和統計。太陽系以黃道面有上下之分,而走出太陽系之外,同樣有以太陽係為中心的上下之分。而太陽系外的上下可比太陽系內的上下精彩多了,根據科學家的觀測發現,太陽系的上方基本沒有什麼恆星系

反而是太陽系的下方則比較精彩,恆星系比較多,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半人馬座α星,這是一個三合星系統,三顆恆星的編號分別是A、B、C星,這個C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半人馬座α星雖然由三顆恆星構成,但是並不是所謂&34;,實際上它們是這樣組合的:半人馬座α星A和B是一個穩定的雙星系統,而比鄰星則是運行在這個雙星系統外圍的伴星,它們之間大約有1.3萬個天文單位的距離。

由此可見,宇宙這個三維空間雖然沒有確定的上下左右之分,可是為了探索和研究的需要,我們都需要一個參照物,以這個參照物為標準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宇宙,收集各種數據。而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未來會成為星際文明,那個時候,我們就能夠在各個星際間縱橫,探索整個銀河系,甚至是整個宇宙。

而當我們進行星際航行的時候,如果沒有參照物來確定方位,那麼很容易迷失在太空中,從而徹底回不了家。如果是在地球上,你迷路了,或許還可以慢慢找到回家的路。可是宇宙太大了,一旦在某一個星空迷失了方向,那可能將永遠迷失在星空中。

所以,星際航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制定星空圖,而這個星空圖的重要參照物可不是地球,也不是太陽系,而是宇宙中特殊神秘的脈衝星。相信大家都知道脈衝星,它可是宇宙中的信號播放器,人類早期探尋外星文明的時候,接收到不少的有規律的無線信號,最初還以為是外星文明的信號,讓科學家激動不已。

可是後來通過探索才發現,原來是脈衝星,從此脈衝星就進入了人類的視野。可以說脈衝星發出的信號強度是非常強大的,能夠穿透非常遙遠的星空,而脈衝星在宇宙的分布也非常廣泛。每一顆脈衝星發出的信號都有不同,於是科學家想到了利用脈衝星來制定星空圖。

只要我們以脈衝星為信號塔,建立了星空網絡,那麼只要星際航行的範圍沒有跑出人類已發現的脈衝星範圍之外,我們就不會迷路。當然,這樣的事情距離我們還太遙遠,人類要成為星際文明,還需要漫長的路要走。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是什麼?
    從太陽的南北極延伸出去,可以視為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圖示:太陽系和它附近的星系    紅字代表我們的太陽系。這張圖代表太陽系附近的其它星系,我們可以把它安排在一個二維平面上。此時上方代表從地球北半球仰望到的星空,下方則代表從南半球仰望到的星空。
  • 太陽係為什麼有個黃道面,其上方和下方到底有什麼?
    ,因此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要首先解決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問題。簡單來說,太陽系沒有上方和下方。太陽系不但沒有上方和下方,也沒有左方和右方。因為上下左右是地球人類在地球上的概念。地心有引力,把人類牢牢固定在地球上,人們腳踏實地就把它叫下,而相反的天空就叫上,把自己的左手叫左邊,把右手叫右邊。
  • 太陽係為什麼有個黃道面,其上方和下方到底有什麼?
    老有人問太陽系的上方下方等問題,因此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要首先解決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問題。簡單來說,太陽系沒有上方和下方。太陽系不但沒有上方和下方,也沒有左方和右方。因為上下左右是地球人類在地球上的概念。
  • 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到底是什麼?科學家的發現,讓人類深思
    教科書上的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有一個繞行的軌道平面,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但事實上這卻是一個上帝的角度觀察太陽系,而且當年NASA還專門為此發射了一顆衛星,它的發現讓人類深思!難道宇宙中真的就沒有上下之分了嗎?宇宙中的上下是什麼標準?準確的說,如果是一個空蕩蕩的宇宙,那麼還真沒有什麼標準定義上下,但宇宙並非空無一物,而是熱鬧非凡,比如在太陽系,就有八大行星和十幾顆矮行星以及數不清的小行星!那麼我們就有了定義的標準!比如地球的就有一個南北極的磁場,N是北極,S南極(其實北極是S,南極是N,但磁針的N指向北極,也就約定俗成了)!
  • 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到底是什麼?科學家的發現,讓人類深思!
    教科書上的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有一個繞行的軌道平面,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但事實上這卻是一個上帝的角度觀察太陽系,而且當年NASA還專門為此發射了一顆衛星,它的發現讓人類深思!難道宇宙中真的就沒有上下之分了嗎?宇宙中的上下是什麼標準?準確的說,如果是一個空蕩蕩的宇宙,那麼還真沒有什麼標準定義上下,但宇宙並非空無一物,而是熱鬧非凡,比如在太陽系,就有八大行星和十幾顆矮行星以及數不清的小行星!那麼我們就有了定義的標準!比如地球的就有一個南北極的磁場,N是北極,S南極(其實北極是S,南極是N,但磁針的N指向北極,也就約定俗成了)!
  •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保護罩」,將太陽系包圍,它是什麼?
    人類想要探索宇宙,第一步先要將太陽系探測清楚,雖然人類對太陽系八大行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太陽系邊緣的情況了解極少,那裡對於人類來說還是一個探測盲區。曾經偉大的科學家特斯拉做出一個預測:他預測太陽系邊緣存在一個巨大的保護罩,將太陽系包圍。特斯拉預測太陽系邊緣的這個保護罩可能是人為的。
  •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保護罩,它是什麼東西?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保護罩,它是什麼東西?引言: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面,地球上除了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生命存在,比如說動物,植物,魚類等等,地球能夠誕生生命,其實和太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最大的就是太陽,如果沒有太陽,那麼太陽系也不可能形成,就是因為太陽的出現,所以太陽系才有了現在的樣子,人類走出地球之後就不斷的探索太陽系的奧秘,經過多年的探索,人類發現太陽系真的是很大,而且太陽系的邊緣有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保護罩
  • 宇宙的上方和下方是怎麼樣的?
    在地球上,我們有上下的方向感,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置可以分為上方和下方。這是因為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所有的事物都有被拉向地心的趨勢,我們把地心引力的方向認為是「下」。由於地球是球體,物體在不同位置所受地心引力的方向並不一致,所以地球上的上下方向概念不是絕對的。
  • 每日科學探索: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結界,它是什麼?
    今天小編跟大家討論的是: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結界,它是什麼?人類自從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之後,發現到了宇宙的浩瀚。大家都知道,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而太陽是有一個引力場的,所覆蓋的範圍這是我的太陽系,那麼在邊緣地帶是太陽引力接收的最小的地方,也就是說,太陽風的力度也就是最小的,也會有很多的星際物質,不過對於這一個巨大的結界到底是什麼?
  • 太陽系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原子嗎?
    有人甚至異想天開,太陽系會不會就是一個巨大的原子?我們的宇宙會不會就是一個巨大生物體的細胞?如果太陽系是一個巨大的原子,那麼繞太陽轉動的行星就是電子。電子帶負電,和原子核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應該是電磁相互作用。而實際上行星和太陽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萬有引力相互作用。
  • 太陽系真的有一個原始黑洞嗎?
    如果太陽系九號行星真的存在,這將是一項意義深遠的歷史性發現,它將重塑我們對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系統的理解。那麼,如果它根本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一個黑洞呢?在我們太陽系冰凍的腹地潛伏著某種巨大的東西,它似乎在拉扯著海王星軌道之外的微小世界。
  • 太陽系是地球的母星系,它有四大特別之處,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一、地球在太陽系的位置太好了,我們都知道,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和人類,跟它在處在宜居帶內有巨大的關係,可是太陽系處在宜居帶內的行星有三個,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可是金星和火星並沒有成為生命星球,也沒有誕生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只有夾在中間的地球誕生了生命,這是巧合嗎?
  • 宇宙有多大?行星,太陽系,銀河系和超星系團的之外是什麼?
    儘管已經有數不清的人對宇宙的尺度有準確和非常詳盡的描述,我還是想在這裡分享一些圖片,以便大家直觀的感受宇宙的巨大尺度。首先是地球:太陽系:太陽系星際鄰域(本圖中每顆星都代表一個太陽系,都像我們的太陽系一樣包含一系列行星):銀河系(大約有一千億顆星星--即100,000,000,000--許多的恆星都有像我們太陽系一樣的行星系統):
  • 汽車方向盤下方有兩個小洞,你知道嗎?作用又是什麼?
    汽車方向盤下方有兩個小洞,你知道嗎?作用又是什麼?隨著國內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生活水平也要提高不少,而近幾年,我國的汽車是越來越多了,很多家庭都已經購買了小汽車作為代步工具。汽車給生活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相對應的困擾。
  • 為什麼天王星是太陽系最冷的行星?它是被「撞翻」的嗎?
    存在於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各有各的特色,比如金星雖然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但是確實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而位於第三的地球則是整個太陽系中唯一一個生存著大量生命的星球,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因此擁有的衛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多的行星。
  • 月球南極的「巨大質量異常區」,會有什麼驚人發現嗎?
    研究指出,這個「巨大質量異常區」在月球南極的艾託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下方 290 公裡處。艾託肯盆地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隕石撞擊盆地,寬度約 2500 公裡,和中國差不多大。
  • 地球漂浮在宇宙中嗎?上下怎麼來區分?它的下方又是什麼?
    我們在地面上的方位感知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地球的引力給了我們一個垂直向下的作用力,我們能站在堅實的地面上就是引力的作用,而我們的視覺和前庭器官綜合感知下,將會對自身所處的方位與狀態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大部分國家都在北半球天文學早期是從北半球發展起來的早期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結果,而後期則演化成了一個赤道坐標系,它包括的關鍵元素有如下兩個:赤緯:δ赤經:α赤道指標系和地理坐標系幾乎就一樣,它們共用一個基準平面
  • 科學家表示,太陽系沒有上下之分!那我們怎麼看太陽系?
    ,那麼在太陽系的上方和下方又有什麼呢?我們所謂的上下,主要是因為地球有引力的作用,所以會有上下的區分,而宇宙是沒有引力的,宇宙是一個真空的環境,所有物體都是漂浮的,所以宇宙空間是沒有上下之分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宇宙的方位呢
  • 哪一個是最有價值的盤子?
    時間回到今天,當我們驚嘆於人類曾經創造的各種天價的盤子的時候,也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人類的需要已經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是否需要窮奢極欲地製作各種稀世珍寶,僅僅是為了裝載實物?眼尖的朋友早已發現,肯德基餐廳裡正在用一種黑色的可以反覆使用的餐籃,代替以往的紙質餐盒。這個餐籃造型很漂亮,優雅的曲線環抱出一個恰到好處的承載空間。
  • 太陽系和銀河系有什麼不同?
    太陽系和銀河系是從屬關係,銀河系包含著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