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真的有一個原始黑洞嗎?

2021-01-15 冬哥譜科

如果太陽系九號行星真的存在,這將是一項意義深遠的歷史性發現,它將重塑我們對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系統的理解。

那麼,如果它根本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一個黑洞呢?

在我們太陽系冰凍的腹地潛伏著某種巨大的東西,它似乎在拉扯著海王星軌道之外的微小世界。

該天體被假設為一個被稱為「行星9」的假想世界,它圍繞太陽的軌道極其遙遠,並在黑暗中造成各種引力混亂。

但是,隨著尋找行星9的工作繼續進行,天文學家們甚至還沒有一睹它的風採,其他研究人員正在思考這個天體還可能是什麼。

它可能根本不是一顆行星嗎?

會不會是個原始黑洞?

九號行星之謎。

太陽系是一個很大的地方,雖然我們的天文技術正在迅速進步,但太陽系外的許多微小世界還沒有被發現。

然而,九號行星被認為是一個更為實質性的世界,其質量約為5至10個地球質量,以400至800個天文單位(AU)的平均距離繞太陽旋轉。

由於一AU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平均距離,也就是冥王星繞太陽公轉軌道距離的10-20倍。

如果存在的話,九號行星需要10,000到20,000年才能完成一個軌道!

一個巨大的世界以如此巨大的距離繞太陽運行的可能性令人著迷。

如果九號行星真的存在,這將是一個深遠的歷史性發現,將重塑我們對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系統的理解。

那麼,為什麼科學家認為這顆極端的第九顆行星存在呢?

2016年,加州理工學院的行星獵人康斯坦丁·巴蒂金和邁克·布朗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組非常遙遠的跨海王星物體(TNO),這些物體都奇怪地聚集在一起,以相似的軌道排列移動。

它們的軌道排列奇怪地傾斜,所以看起來它們都被一個更大的行星體的引力相互吸引。

但該地區不存在其他大型行星體,因此巴蒂金和布朗假設那裡有一顆尚未發現的行星。

就這樣,狩獵開始了。

可以說,任何軌道如此極端的行星都很難被發現,但天文學家們正在進行紅外探測,希望能看到一個遙遠的物體在天空中緩慢爬行。

如果存在的話,九號行星應該會發出紅外線輻射--這是該行星自形成以來一直在洩漏的能量--但到目前為止,除了太陽系外的引力效應,證明九號行星存在的珍貴的直接證據很少。

進入黑洞假說。

24日,杜倫大學的天文學家Jakub Scholtz和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的James Unwin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描述了他們的另一種假設,即太陽系最遠端的引力怪異根本不是由行星引起的。

相反,他們指出了原始黑洞的存在,這一理論引起了一些轟動。

不,這種黑洞不會對太陽系的其他部分構成危險,因為它太小了,但在我們太陽系的遙遠地區,它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我們擁有的證明九號行星存在的唯一證據就是它對TNO產生的引力效應,而黑洞畢竟是宇宙中引力最大的物體。

原始黑洞是最古老的一種黑洞,據推測它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形成的。

早期宇宙中的密度波動會迅速形成各種質量的黑洞。

這些古老的物體會被拋向整個宇宙,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通過霍金輻射慢慢蒸發;較小的物體首先會突然消失。

雖然許多宇宙進化理論認為它們應該存在,但我們還沒有直接觀察到原始黑洞,儘管存在一些令人信服的間接證據。

例如,對微透鏡事件的分析表明,存在著一群小黑洞,除了它們的引力之外,沒有其他可見的線索。微透鏡事件是由一個大質量物體從前面經過,導致恆星瞬間變亮,通過時空的曲率產生一個放大鏡,導致短暫的變亮。微透鏡事件的分析表明,那裡有一群小黑洞,除了它們的引力之外,沒有其他可見的線索

通過時空的曲率造成短暫的亮化,產生了一個放大鏡--表明那裡有一群小黑洞,除了它們對時空的引力影響之外,沒有其他可見的線索。

Scholtz和Unwin重新審視了TNO的特性,並模擬了如果一個質量在5到10個地球質量之間的黑洞繞太陽運行的極端軌道會發生什麼。

果不其然,他們的模型表明,一個質量在這個範圍內的原始黑洞將在TNO群體中引起類似的軌道擾動。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九號行星的光學或紅外觀測證據很少;原始黑洞既不會產生信號也不會產生這兩種信號。

事實上,如果黑洞在附近,它也可能拖著一團可能會湮滅的暗物質雲,產生不同類型的輻射。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基於他們的發現,研究人員建議,需要擴大實驗計劃,激發「對x射線、伽馬射線和其他高能宇宙射線中移動源的專門搜索」。

原始黑洞和太空漢堡。

雖然這是一條有趣的研究途徑,但用一種假想類型的黑洞取代一顆假想的行星可能會讓九號行星的謎團變得過於複雜。

「黑洞能解釋我們在太陽系外看到的引力效應嗎?絕對可以!」邁克·布朗說。

「我們所知道的就是那裡有一個六倍地球質量的東西,我們不知道它是什麼。」

布朗指出,「行星」將是顯而易見的「某種東西」,但只要它的質量只有幾個地球,它就可能是任何東西。

布朗開玩笑地補充道:「它可能是一個6個地球質量的漢堡,或者一個玉米煎餅……但是,是的,它也可能是一個6個地球質量的黑洞。當然,物理學絲毫不關心6個地球質量的黑洞是由什麼組成的。」

「你可以同樣很好地假設,我們只能通過徑向速度方法探測到的每一顆系外行星都是黑洞。這可能嗎?是的!這在宇宙中有意義嗎?沒有。」

雖然調查可能擾亂TNO的其他引力源(無論它們多麼不可能)是一門很好的科學,但更有可能的是,九號行星是一顆行星,而不是一個原始黑洞。

天文學家只需要繼續搜索,越來越多的人一致認為,在不遠的將來,它將被發現。

來源:伊恩·奧尼爾(Ian O『Neill)

圖片:Jason Koch/HowStuffWorks。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的「後院」裡有黑洞嗎?
    編者按: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銀河系中存在黑洞,那麼,我們所處的太陽系中有黑洞嗎?第九大行星會是黑洞嗎?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有多近?本文作者Dennis Overbye,原標題為" Is There a Black Hole in Our Backyard? ",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 太陽系第9顆行星可能是一個原始黑洞
    太陽系第9顆行星可能是一個原始黑洞天文學家多年來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太陽系的最外層區域存在著一顆質量比地球大美國達勒姆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兩位研究人員雅各布·斯科茨和詹姆斯·尤溫最近進行了一項調查,探索第9號行星是原始黑洞的可能性。他們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的論文假設,5年光學引力透鏡實驗數據中觀測到的跨海王星天體軌道的異常軌道和微透鏡事件的過量可以同時被一個特定的天體群體的存在所解釋,其中一個就是第9號行星。
  • 太陽系內存在黑洞嗎?為什麼有人說第九大行星是一個黑洞?
    LAMOST在11月28日發現最大恆星型黑洞這個新聞在科學愛好者中火了一把,我們都知道恆星型黑洞都是大質量恆星在晚年時超新星爆發後內核坍縮產生的,理論上如果要誕生恆星型黑洞的話,那麼這顆恆星內核至少要3.2倍太陽的質量以上,除去超新星爆發散開的物質,原來的恆星至少要有太陽的20-30倍質量以上!太陽系裡的第九大行星是一個黑洞又是怎麼來的?
  • 太陽系的行星X?為什麼不是一個小黑洞呢?
    巧合的是,所需的質量與距離對應於觀測到的引力透鏡異常——一個看不見的物體的引力影響扭曲了遙遠恆星的光的事件。也就是說,有質量在那裡,但是看不見它,這是一個新的星球嗎?一種可能是該行星靠近太陽形成,並通過與一個或多個天然氣巨頭的相互作用而被迫跳出太陽。 但是,這個行星為了穩定在遙遠的軌道上,需要在附近有一顆恆星(或類似的東西),這似乎不太可能。剩下的選擇是我們的太陽捕獲了一個自由遊蕩的星球。但是遊蕩星球需要被逐出自己的太陽系,這意味著它們中的大多數星球以同樣的公轉速度移動。因此,在所需的軌道上捕獲這樣一顆行星的機會很低,儘管並非不可能。
  • 行星9實際上是原始黑洞嗎?
    也就是說,假設的原始黑洞(PBH)大小不大於葡萄柚,並且質量是地球的5到10倍。如何檢測到它?    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接受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合著者認為,觀察到的極端海王星天體星團表明,某種巨大的超地球型天體位於我們太陽系的外緣。距離太陽的距離有超過800天文單位(AU)(地球與太陽的距離)。
  • 科學家承認,太陽系中可能存在微小的原始黑洞
    你可能聽說過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是一顆被認為存在於太陽系外圍的假想行星。科學家認為有一種可能性是,它根本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一個小黑洞。新的研究概述了探測這個假想黑洞的潛在策略,該研究最早將於明年開始。哈佛大學天文學家阿維·勒布和阿米爾·西拉傑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一種探測太陽系外葡萄柚大小的黑洞的新策略,該論文已被《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接受並發表。利用智利尚在建設中的Vera C. Rubin天文臺,天文學家可以通過觀察黑洞吞噬其它物質,來間接發現它。認為黑洞可能潛伏在那裡的原因與一系列無法解釋的天文觀測有關。
  • 太陽系外圍的第九顆行星,如果是原始黑洞,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問題
    有行星大小能吞噬彗星的黑洞嗎?有可能。如果太陽系遠處有一個這樣的黑洞,有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會知道怎麼去尋找它。如果他們可以,我們或許最終會解決9號行星的問題。研究人員是來自哈佛大學的科學教授Avi Loeb博士和哈弗大學的本科生Amir Siraj。這篇列出他們想法的文章名為「用LSST尋找太陽系外的黑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一個原始黑洞?研究人員建議發射微型太空探測器...
    然而,還有一個更為激進的觀點。如果第九顆行星因為不是行星而沒有被觀測到呢?如果它是一個原始黑洞呢?  原始黑洞是大爆炸早期形成的假想物體。如果它們存在,它們的質量將相當於一顆行星,而不是一顆恆星。如果第九大行星是一個原始的黑洞,那麼它的大小差不多是一個蘋果。這將使它太小太暗,我們目前的望遠鏡無法觀測到。
  • 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微型黑洞
    彗星已經從奧爾特雲中寂靜的床上被撕裂出來,被送到太陽系的「腹部」,在那裡它們可能會撞擊任何行星,並在巖石表面撕開巨大的隕石坑。一個移動速度足夠快的黑洞將不受太陽引力的影響,並且不會造成更大的破壞。但是,如果太陽吸引了黑洞,一個毀滅性的故事就開始展開了。隨著黑洞的靠近,衛星軌道和行星軌道會開始混亂。
  • 太陽系內可能存在黑洞嗎?為什麼英美科學家認為第九行星是黑洞?
    LAMOST在11月28日發現最大恆星型黑洞這個新聞在科學愛好者中火了一把,我們都知道恆星型黑洞都是大質量恆星在晚年時超新星爆發後內核坍縮產生的,理論上如果要誕生恆星型黑洞的話,那麼這顆恆星內核至少要3.2倍太陽的質量以上,除去超新星爆發散開的物質,原來的恆星至少要有太陽的20-30倍質量以上!太陽系裡的第九大行星是一個黑洞又是怎麼來的?
  • 太陽系邊緣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而且它是一顆胡柚般大的黑洞嗎?
    最近有人驚呼,科學家們正在執行一個LSST搜索計劃,讓太陽第九大行星,隱藏在太陽系邊沿的黑洞現身。那麼如果這顆黑洞真的存在,地球有危險嗎?這個說法當然有些驚世駭俗。由此可以認為,即便是1毫米的黑洞,靠近地球,也會把地球吃掉,並漸漸把太陽系吃掉。現在突然有人提出太陽系有一顆黑洞,如果這個黑洞真的存在,距離我們也就1光年左右,一下子把黑洞最近距離拉近了1000倍,我們還能活命嗎?其實大家大可不必驚慌,我認為這只是一個噱頭。
  • 太陽系第九行星是黑洞?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後,太陽系現在只剩下八大行星,但是,多數科學家認為太陽系內應該存在第九顆行星。有的科學家猜測在太陽系外圍有一顆是地球五倍大的行星,有的則猜測它是一個只有蘋果大的,但是質量有地球10倍的原生黑洞。
  • 太陽系內有一個「橙子」大小的黑洞?科學家:可能是「9號行星」
    關於太陽系內的「9號行星」,一直有很多傳說,最早的時候,人們認為冥王星就是9號行星,但在大量研究的數據面前,冥王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它降級成了一顆矮行星。可是科學家發現,即便開除了冥王星的「球籍」,在海王星之外還有一個未知引力源,它質量巨大,從未現身……最近,兩位物理學家提出一個新觀點:我們應該檢查一下太陽系中是否存在一個古老的的黑洞,雖然這個黑洞小到只有一個橙子大小,但它的質量已經頂得上行星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個黑洞可能就是未知引力的來源,它就是所謂的「9號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許只是一個橘子大小的黑洞,比地球重10倍!
    哈佛大學和黑洞計劃(BHI)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來發現太陽系的黑洞,並與之一起,一勞永逸地確定假想的第九大行星真實性質,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研究強調了未來遺產時空觀測(LSST)任務觀測吸積耀斑的能力,吸積耀斑是否存在將證明或排除行星九是原始黑洞的猜想,研究基於被攔截彗星破壞產生的耀斑來搜索太陽系黑洞
  • 太陽系邊緣可能存在一顆迷你黑洞,直徑只有一個柚子那麼大?
    近些年科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中尋找一顆未知的大型天體,由於科學家發現柯伊伯帶有多個天體出現軌跡異常的現象,似乎受到一個神秘引力的影響,能產生這種影響的可能是有一顆質量較大的行星,美國科學家正在建造「時空遺產調查」(LSST)望遠鏡專用來觀察宇宙中的小型天體,未來能通過LSST
  • 太陽系會有黑洞存在嗎?事實上,即使存在人類也無法發現它
    對於黑洞,我們有著深深的恐懼感,不是因為它到底有多大,或者有多神秘,主要是它能吞掉任何物質,包括光,所以要是這種東西突然出現在太陽系,那麼不要說太陽了,連我們地球都無法避免,都會被它吸收進去,然後再也出不來了。如此,能不對它產生深深的恐懼之感嗎?
  • 「黑洞吞噬太陽」圖片刷屏:黑洞中心真有蟲洞嗎?
    2019年,發布了一個像甜甜圈的黑洞照片,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幾天前,另一幅模擬「黑洞吞噬太陽」的圖片在網上放映:一顆恆星被黑洞撕裂,質量是太陽的幾萬倍,場面十分壯觀。這引發了許多天文學愛好者和科幻愛好者的想像:黑洞中是否真的存在「蟲洞」?人類有可能通過太空飛行器到達黑洞進行探索嗎?
  • 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科學家新的猜測有可能實現嗎?
    而大星系中又有著數量不等的小星系組成,小星系的中心是一個或數個恆星。比如,太陽系就是一個由恆星太陽為中心,八大行星圍繞旋轉的一個小星系。太陽系雖然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員,但是它又是一個不平凡的星系,因為誕生了文明星球地球。曾經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這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可是我們現在都稱呼太陽系八大行星,這是怎麼回事呢?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是一個橘子大的黑洞!科學家已想出方法找它
    哈佛大學和黑洞計劃(BHI)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來發現太陽系的黑洞,並與之一起,一勞永逸地確定假想的第九大行星真實性質,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研究強調了未來遺產時空觀測(LSST)任務觀測吸積耀斑的能力,吸積耀斑是否存在將證明或排除行星九是原始黑洞的猜想,研究基於被攔截彗星破壞產生的耀斑來搜索太陽系黑洞。
  • 太陽系星體出現異常?或存在一顆迷你黑洞,只有一個柚子大小!
    科學家卻發現,宇宙中或許存在一顆迷你黑洞,只有一個柚子的大小,這是真的嗎?太陽系或存在「第九大行星」雖然如今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家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的行星。但某些體積較小的行星是非常難探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