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微型黑洞

2020-12-04 老胡說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一個藝術家的印象,一個像木星一樣的氣體巨星會變成一個黑洞。一開始只有溫和的跡象。外層行星會偏離它們原來的軌道,在地球上,我們會注意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夜空中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彗星發出的金屬閃光。彗星已經從奧爾特雲中寂靜的床上被撕裂出來,被送到太陽系的「腹部」,在那裡它們可能會撞擊任何行星,並在巖石表面撕開巨大的隕石坑。一個移動速度足夠快的黑洞將不受太陽引力的影響,並且不會造成更大的破壞。但是,如果太陽吸引了黑洞,一個毀滅性的故事就開始展開了。

隨著黑洞的靠近,衛星軌道和行星軌道會開始混亂。引力效應改變了我們周圍的景觀,地球在極端地震和火山噴發的熔巖中分裂。隨著我們圍繞太陽的路徑變得越來越近或越來越遠,季節變得極端。潮汐變化;我們被束縛在我地球上。地球可能會被推入宇宙的空虛、奇異的黑暗中,在那裡,沒有太陽的熱量,我們的命運將是一場石質的、令人窒息的凍結。木星比黑洞大,但質量小,它的厚的、黃銅色的雲會被吸走,並形成一個熱的、發光的圓盤。

黑洞繼續延伸到小行星帶。

如果生命還在,我們現在就能看到接近的怪物和它周圍彎曲的光暈。黑洞浸透在木星氣體盤的x射線輻射中。如果地球沒有流入太陽或太空,我們將被黑洞吞噬,無法看到它與太陽的最後會合。我們的恆星的氣體和光被偷入事件視界,這標誌著我們太陽系最後的創傷和死亡。

模擬顯示了黑洞通過星系前的引力透鏡效應,並扭曲了星系的光線。雖然黑洞可以穿越銀河系,並在其路徑上破壞任何恆星系統,但幸運的是,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很小。這是真的,特別是在我們所在的星系邊緣,那裡黑洞的數量大大減少。像上面這樣的噩夢般的場景自然是聳人聽聞的,但不太可能。相反,可能存在於我們太陽系的黑洞呈現出一種非常不同的形狀。

五年的光學引力透鏡實驗數據揭示了大量的透鏡現象。在這些事件中,前面的物體被大質量的物體放大,這使天文學家能更好地觀察後面更遠的物體。這項調查試圖探測來自遙遠恆星和星系的亮度變化。它揭示了銀河系中一個奇怪的小群體,其質量是地球的0.5到20倍。這與行星九的預測完全一致。新的研究表明,第九行星和它在我們太陽系中所造成的一切破壞可能根本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一種更罕見的東西。

尋找被稱為「第九大行星」主要依據是海王星的行為。在這裡可以看到第九行星的假想軌道。

第九大行星可以通過三種方式進入我們的太陽系:它可能是在目前的軌道上按原樣形成的,也可能是在被排斥到距太陽1200億公裡的位置,在太陽系內部形成的。在這個距離的任何星光都很難看到。這兩種可能性都不大。最有利的情況是第九大行星在被太陽引力吸引之前,在太陽系外形成一個自由漂浮的行星。然而,有人推測,太陽捕獲的是一種罕見的黑洞。

太陽捕獲自由漂浮的行星的機率與捕獲原始黑洞的機率大致相同。它不僅可以解釋TNO的聚類,而且可以解釋OGLE調查的透鏡事件。

原始黑洞仍然只是一種假設,但人們相信它是在宇宙大爆炸後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形成的。在這個早期和暫時的時間裡,量子漲落會導致物質分布不均勻,密度更大的區域會坍塌,讓位於第一批古代黑洞。早在恆星出現之前,早在任何閃光的星系出現之前,它們就已經裝飾了整個宇宙。直到今天,它們仍保持緊密和無數,但由於它們的距離和缺乏光線而難以找到。

一個第九大行星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9釐米。這多虧了黑洞的巨大密度,使得它即使在棒球大小的時候也能產生可見的引力效應。畢竟,計算和計算機模擬只能告訴我們造成TNO異常的任何物體的質量,而不是它們的組成。要找到這個原始黑洞是可能的,但需要一條與我們目前所走的路線截然不同的路線。尋找行星包括紅外線和微波勘測;尋找黑洞更像是一個實驗。當暗物質和它的反物質對在黑洞周圍相遇並湮滅時,它們將形成一個由伽瑪射線閃光照亮的獨特的光暈。日冕會向四面八方延伸10億公裡。這是地球和土星之間的距離。這些伽馬射線可能會被像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這樣的現代技術捕捉到,儘管任何移動的x射線源和高能宇宙射線也應該被考慮。

還有一些更奇特的理論,關於到底是什麼讓TNOs走上了他們獨特的道路。位於我們太陽系邊緣的可能是像玻色星一樣奇怪的東西,是一顆奇異的恆星還是一顆未被發現的超級地球——都將是某種新的、革命性的東西。這樣,第九大行星的故事就像一個正在逼近的黑洞的故事一樣展開,它的廣泛存在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有機會成為某種巨大事物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一個原始黑洞?研究人員建議發射微型太空探測器...
    這顆第九大行星被認為是一個「超級地球」,質量大約是我們星球的五倍,尺寸相當於地球的兩倍。但是儘管對這顆行星進行了幾次搜索,它仍然沒有被發現。  也許我們沒有發現第九大行星,是因為它不存在。這顆行星存在的證據不是很充分。它源於對太陽系外圍小天體軌道的統計分析。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目前太陽系被認為的八大行星有金星、水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發現最晚的是海王星,在1846年被發現。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是黑洞,而且是個原生黑洞
    在冥王星被剔除出九大行星的行列後,對於太陽系中是否存在第九行星、天文學界一直存在爭論。有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只有蘋果大小,質量是地球5-10倍的原生黑洞。,而少部分原生黑洞則可能長大為巨型黑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竟然是黑洞?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7月12日消息稱,美國哈佛大學和黑洞倡議組織(BHI)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方法,用於搜索太陽系外圍區域的黑洞蹤跡,並以此一次性確定理論假設中的第九大行星的真實性質。這篇日前被《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接收的研究論文強調了「未來時空遺產調查」(LSST)任務對吸積耀斑的觀測能力:耀斑的存在有可能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否是黑洞」提供答案。
  • 太陽系內存在黑洞嗎?為什麼有人說第九大行星是一個黑洞?
    LAMOST在11月28日發現最大恆星型黑洞這個新聞在科學愛好者中火了一把,我們都知道恆星型黑洞都是大質量恆星在晚年時超新星爆發後內核坍縮產生的,理論上如果要誕生恆星型黑洞的話,那麼這顆恆星內核至少要3.2倍太陽的質量以上,除去超新星爆發散開的物質,原來的恆星至少要有太陽的20-30倍質量以上!太陽系裡的第九大行星是一個黑洞又是怎麼來的?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從「行星」之列中除名。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從「行星」之列中除名。
  • 太陽系隱藏的第九大行星是黑洞?真相在這裡!
    因為黑洞的巨大引力,它不能發出和反射光線,在外面是不能直接觀測到的,只能通過周圍物體的相對運動,來進行間接觀測。目前應用的有效方法是光線偏移法,外界光線在通過黑洞時,有一部分被黑洞直接吸收,另一部分在黑洞引力引發的時空彎曲影響下,偏離原來行進方向繞過黑洞,形成一個光線的「空洞」。三是黑洞也有壽命。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竟可能是一個黑洞?
    在冥王星被剔除出九大行星的行列後,對於太陽系中是否存在第九行星、如果存在,這顆星體又是什麼來頭,天文學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一項近期發表於預印本網站的研究中,英國杜倫大學的物理學家雅各布·舒爾茨(Jakub Scholtz)與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傑姆斯·恩溫(James Unwin)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顆原初黑洞。
  • 第九大行星被找到了?科學家有了新發現:它可能是一個原生黑洞
    因為冥王星的降級,導致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位置空缺,所以近幾年來,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著另一個「第九大行星」。因此提出「第九大行星」可能不是行星,而是一個原生黑洞。,一個原生黑洞的質量與第九大行星的預測質量基本相同,因此也開始認為第九大行星可能實際上是一個原始黑洞的可能性。
  • 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原生黑洞?只有原子那麼大,卻重達10億噸
    在2006年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冥王星慘遭降級,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因為冥王星的降級,導致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位置空缺,所以近幾年來,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著另一個「第九大行星」。
  • 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原生黑洞?只有原子那麼大,卻重達10億噸
    在2006年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冥王星慘遭降級,被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 因為冥王星的降級,導致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位置空缺,所以近幾年來,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尋找著另一個「第九大行星」。
  • 第九大行星是一個黑洞!這是逗我玩嗎?
    關於第九大行星各位應該聽到耳朵長繭了,每次都宣布找到了第九大行星,但很可惜都不了了之,次數多了大家有些審美就疲勞,但這次有相關領域的科學關於第九大行星是一個黑洞的推測著實嚇了種花家一大跳,這自家後院裡居然隱藏了一頭宇宙中最為黑暗的巨獸,能不讓人脊背發涼麼!下面我們來了解下關於第九大行星的前世今生。
  • 太陽系內隱藏著一個黑洞?科學家最新理論:它就是「第九大行星」
    其中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持這個觀點的科學家認為:在海王星以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天體,其引力非常強大,擾亂了柯伊伯帶小天體的運行,導致它們的軌道出現詭異的現象。有一些科學家指出:我們或許沒有理由證明這個強大引力的來源必須是行星,它有可能是黑洞!乍聽之下,你可能以為他們純粹是在胡扯。但是,這首先可以解釋為何我們始終無法發現這個引力的來源。除此之外,他們還有其他的理由來證明這個說法。首先,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如果太陽系裡有一個黑洞,為何我們還沒有被吞噬?
  • 我們能給黑洞拍照,卻找不到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是為什麼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原本是有九大行星的存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冥王星被剔除出行星的行列。冥王星已經降級為矮行星了,於是,現在太陽系只剩下八大行星了。但是,科學家們依舊相信太陽系存在著第九大行星,並且正在努力地尋找它的存在。不過,到目前為止仍然一無所獲。
  • 第九大行星面目被揭開?可能是一個葡萄柚大小的黑洞
    儘管冥王星已經被開除出太陽系9大行星的名單,但科學家並沒有放棄尋找新的第九大行星。科學家發現在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中的6顆天體出現了「奇怪的」運行軌道,這可能是「一顆真正的行星」在發揮引力作用,並認為這可能就是「行星九」。
  • 第九大行星可能是原初黑洞科學家的新發現,暗示了這種可能
    一群尋找暗物質的天文學家,卻無意間發現了一些可能與第九大行星相關的蛛絲馬跡,結果卻可能指向了黑洞。神秘的第九大行星。多年以來,天文學家一直試圖解釋我們為何還沒有發現第九大行星,&34;我們強烈認為,跨海王星天體的軌道異常和超出預期的引力透鏡效應.........可以利用同一個新的天體群體來解釋,其質量是地球的幾倍。
  • 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黑洞?科學家新的猜測有可能實現嗎?
    原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後來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不少和冥王星個頭差不多的天體,尤其是2005年發現了鬩神星,它的質量比冥王星還多出27%,如果冥王星都能算九大,那鬩神星不排個第十,說不過去。於是在2006年8月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決議:冥王星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
  • 「第九大行星」真的是葡萄柚大小的黑洞嗎?
    一項即將到來的天空調查將有助於測試一個瘋狂的想法——一個葡萄柚大小的黑洞潛伏在太陽系外未被發現。在過去的幾年裡,研究人員已經注意到在多個海王星外天體(TNOs)的軌道上有一個奇怪的聚集,這些天體居住在遠外太陽系的黑暗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