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界,有不少科學家都給出了「預言」。這些「預言」不是虛無縹緲的,是科學家們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研究,通過合理推測,給出的人類社會未來進步的方向的一種可能。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也曾給出過「預言」,其中就有他對於人工智慧的看法,他說出了對人工智慧未來的擔憂,甚至說徹底開發人工智慧會導致人類的滅絕。
小編覺得我們對人工智慧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從我們普通人的角度來說,人工智慧不需要休息效率高,準確快速,這就很有可能取代人類工作,這就可能造成很多人失業。但是,一些危險的工作,不適合人類的工作,讓人工智慧來代替又是非常合適的,降低了我們的風險。關於人工智慧,這就非常值得了解和討論了。
現在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未來當智慧機器人不斷升級並大規模應用以後,人類很可能將會面臨的失業會的問題。在2017年的時候,馬雲就曾說過「30年後人們每天只工作4小時」,大部分的工作都將被機器所替代,這樣的話必有一大批人會失去工作,對於失去工作的人來說,生活也就成了大問題,以及之後可能引出的很多問題。
那麼,人工智慧的大規模應用就必定會使我們走向失業狀態嗎?
當人工智慧真正的開始替代我們工作的時候,我們就會出現新的「工種」,這就需要我們進行新一輪的學習,這就形成了一定的循環。所以說失業是有可能出現的,但是同時我們也是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這就形成一定的互補。
我們要知道,人工智慧的普及使我們失業的同時也會提供大量的圍繞人工智慧出現的新職業。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特別是年輕人,我們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前進才行。
人工智慧的發展是目前的一種趨勢,我們能實現「人機共處」,這樣才是最好的發展方式。人工智慧的發展在不斷地擴大,世界各國都在逐步的進入到「智能時代」,這是一種趨勢。在現在的很多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慧的影子。現在已經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工智慧技術的更新與應用,我們在不斷地普及與擴大人工智慧,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我們在現在就要試著去改善、適應它。
當人工智慧開發完全並可以大範圍應用時,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工作領域合理的應用。比如體力勞動、服務業等方面就可以大規模使用,在體力工作之中,機器是完全不知道累的,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這就是人工智慧的優勢。原來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完全可以做維修或者從事更細的工作步驟。
對於霍金的「預言」,我們需要怎麼看待?曾經霍金曾多次表示,如果人類「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根據霍金的說法,最初的時候,人工智慧會給我們帶來更加便利的生活,但是它們可能會不斷加快自己的更新速度甚至會對自己進行重新設計,然後我們會受制於它的「進化速度」,很有可能我們就會被超越。科學界把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慧的轉折點命名為「奇點」。
在霍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後,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教授等都有了同樣的擔憂。所以,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人工智慧是否能達到霍金說的這種這種「超人」的狀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行。
那麼各位覺得人工智慧的未來需要擔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