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300/400/500系主板差別理清再入手
@七上八下:最近想裝一臺銳龍臺式機,我看市場上能裝銳龍CPU的主板有300、400、500系,眼都花了不知道怎麼選啊?
小獅子:看來打字會更看不明白,那麼就做個表吧,這裡只列最重要的區別,其他小區別不會特別影響功能,大家看看主板廠商官網說明就好。
如表所示,300系列只適合最最入門的銳龍主機,當然你要用它配個銳龍3700X也未嘗不可,只是受限於入門級的供電與散熱設計,達不到最高加速頻率、或是最高加速頻率持續不久而已,總之就是性能縮水。主流的B450當然也不是不能選,畢竟性價比非常高,只是無法享受PCIe 4.0和主板晶片組不支持PCIe 3.0而已,你能接受就無所謂。相比B450,A520稍貴,但是主板晶片組本身也提供了PCIe 3.0,具體的好處就是多做一個PCIe 3.0×4的M.2接口,而且多了對銳龍4000G系列APU的支持。B550定位比較神奇,從幾百元到幾千元的主板都有,差距就在於供電規格和對高頻內存的支持,如果你希望使用DDR4 4000或者更高的內存,那麼就選貴一點的B550吧(千元級),幾百元的B550內存頻率超過4000大機率會拉胯。X570本身定位就是高端,不過還是建議買千元以上的產品,幾百元的供電、散熱、高頻內存支持度確實太丐了,還不如降檔買B550。
200元以下,風冷水冷各有所長
@法雞:長假裝機打算選酷睿i9 10900K或者銳龍9 3900X,就是不知道散熱器怎麼選,預算300元以下夠用不?到底是用風冷還是水冷好?
小獅子:酷睿i9 10900K和銳龍9 3900X實際使用中滿載溫度確實都不低,預算300元以下的話,其實不超頻或者是小超一點是完全沒問題的。總的來說,300元以下可以買到比較高端的風冷散熱器(例如,259元的利民FS 140霜靈),或者是性價比級的一體式240水冷(ID-COOLING和愛國者都有不少299的型號),具體怎麼選就要看機箱總體的散熱設計。選擇塔式風冷散熱器的話,散熱器自帶的風扇可以對主板VRM電路上方輔助散熱,帶走一部分熱量,而選擇一體式水冷除了冷排要佔用兩個機箱風扇位之外(安裝冷排後,雖說冷排上的風扇可以彌補被佔用的機箱風扇,但冷排本身風阻較大,所以還是影響了機箱內的氣流速度,在冷排另一面多裝兩個風扇形成夾漢堡的散熱方式當然可以,但依舊有風阻較大、且佔用更多機箱空間導致顯卡可能不好安裝的問題存在),主板VRM部分也需要機箱風扇來進行輔助散熱,這些問題都需要考慮。總而言之,300元以下買散熱器,無論水冷還是風冷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但是具體選哪種要依據你的機箱和機箱內機箱風扇安裝的具體情況來定了。
設計專業學生顯示器選購
@芒果卷:設計專業大一學生,進學校前買了一個筆記本,開始學習了之後才發現單用筆記本完成設計還是有些麻煩,屏幕太小不但降低了效率,而且始終色彩有點問題,再裝一臺桌上型電腦費用又太高了,打算購買一臺顯示器,可預算只有1500元左右,小獅子能否推薦下相對色彩和使用都還不錯的?
小獅子:設計專業對IT硬體設備的需求的確比較嚴格,不過你才剛剛開始學習,沒必要一來就用特別昂貴的設備,可以循序漸進慢慢來,等設計水平真的起來了,再考慮買昂貴的專業設備,你現在筆記本+顯示器的想法挺好的。對於1500元這個預算而言,的確不算高,小獅子這裡推薦戴爾D2421DS這款產品,其本身就是為設計準備的,專業很對口。產品本身採用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靈活支架,加上2K解析度的IPS面板,很適合設計初學者使用,而DP、HDMI等齊全的接口配備,也方便使用其同筆記本等設備連接。
智能手環材質的選擇
@大輪明王:對智能手環很感興趣,可發現當前智能手環材質非常多,各自都說自己健康環保,小獅子能否簡單介紹下,當前智能手環材質到底哪種更好?
小獅子:在眾多智能穿戴設備裡面,智能手環可謂最受大眾歡迎也最為普及了,其材質當前主要分為TPE(熱塑性彈性體)、TPU(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和矽膠三種,每種材質都有自己的特色。從手感看,TPE最好,矽膠最弱,而耐磨性卻是TPU最好。TPE/TPU可以做高透明的那種智能手環,矽膠則不可以。相對而言,TPU具備高耐磨性,耐刮彈性好,強度高,耐寒性突出,而TPE材料手感柔軟爽滑,比矽膠與TPU手感更加好,良好的耐磨性,環保無毒,對人體皮膚不會產生過敏性,所以TPE被譽為中高檔智能穿戴腕帶首選原材料。
43英寸選顯示器還是電視
@姜蘇:雖然小獅子已經多次點評了顯示器和電視的關係,可發現真的決定出手的時候還是非常猶豫,原本打算在書房放一臺43英寸的飛利浦438P1好好感受下大屏的刺激,但看到43英寸同樣4K解析度小米L43M5-ES也就1600元不到的樣子,幾乎是前者一半,小獅子覺得我應該怎麼選擇?
小獅子:同為43英寸屏幕,解析度都為3840×2160,均配備著HDMI接口,刷新率也都為60Hz,當然價格不一樣,飛利浦438P1售價接近3000元,而小米L43M5-ES售價僅1699元。單看參數和規格,小獅子也會傾向43英寸電視,但因為使用的需求不同,電視在最高亮度、色彩表現上都與顯示器有很大的區別,更重要的是由於電視機的信號處理較為複雜,導致不少電視機在輸入高解析度信號時,顯示有一點點延時,這就導致電視機響應時間偏高。對於接駁PC,追求細膩畫面顯示器,且會長時間近距離面對而言,小獅子依舊強調顯示器的必要性。但單純就用於遊戲或者高清視頻欣賞,也可以選擇電視,主要還是從應用出發。
USB3.1不能等同於USB Type-C
@正道的光:以前USB2.0或者USB3.0感覺就默默地更新換代了,可在購買USB3.1 U盤的時候,很多產品介紹裡還提到了USB Type-C,這個接口類型和USB 3.1到底什麼關係呢?小獅子能否簡單介紹下?
小獅子:有時USB 3.1和USB Type-C這兩個詞在某些場合下是可以互換的,這就導致了許多人對這兩個概念之間的界限比較模糊。簡單的說,USB 3.1是一個行業標準,同時也是目前標準的修訂號。這是一項技術標準,並不是物理產品。但是USB Type-C則是一種新型的連接器,有Type-C插頭和Type-C插座組成。雖然USB Type-C是基於USB 3.1進行設計,但是並不意味著使用這種連接方式的設備支持USB 3.1標準。比如諾基亞N1平板,儘管同樣使用了USB Type-C插頭,但是依然還是USB 2.0設備。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OnePlus 2智慧型手機。與此同時對於使用USB 3.0 Type-A接口的設備來說,這種以藍色為標誌的接口經常出現在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上,卻兼容USB 3.1標準。可以將USB Type-C插頭輕易的插進任何一個USB接口,無論是USB 3.1、3.0還是2.0,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傳輸速度一定能達到USB3.1哦,這點小夥伴們一定要多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