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給大家科普了義大利整車精品後,今天再給大家一一講解來自義大利的零配件精品 !
Selle SanMarco
純手工製作頂級坐墊
義大利自行車坐墊品牌,純手工製作頂級坐墊,跨過70年的傳統與技術,世界職業型車隊的最愛,也讓許許多多自行車史上的世界冠軍選用。SAN MARCO樂於與世界級的自行車手技術合作,致力於研發出最適合專業自行車手的坐墊,七十年來每年不斷提出新的設計解決任何騎乘問題。SAN MARCO稱得上是自行車品牌中的經典。
▲Short fit彩虹紫
Selle San Marco在今年推出了Short fit坐墊GALAXY星空系列,靈感來自於萬物生命起源的宇宙,大膽運用紫紅交錯的絢爛色調,特殊人體工學設計減少了坐墊的總長,確保尾端有足夠的支撐。中央的大型開孔,可以改善人體會陰部血液的流動,弧型(Waved)座面設計,其中央落差大於5mm,無論平背以及弓背騎士皆適合。
fi』zik
為車手的騎乘經驗不斷加分
fi』zik成立於1996年,是著重於高競技自行車騎乘的品牌。名稱的發想來自於Physique的諧音,意思是指人體的形式或狀態,這個名詞通常使用於健身及運動相關領域。
fi』zik使用了此諧音來做為品牌發想,藉由推出公路車、越野山地車及鐵三賽使用的多樣產品表達對於自行車的熱情,持續推出舒適、輕便、更創新的產品。旗下系列坐墊皆屬義大利設計血統,皆由義大利手工製作完成。為了呈現最符合自行車騎士需求的產品,fi』zik通過與專業車手的合作,進行了生理與科學化的分析,加上先進技術的沿革,讓fi』zik除了榮獲各項設計獎項之外,它的勝利與成功也在世界各大賽事中一覽無疑。無論您是挑戰自我或是與其他選手競爭,無論是一般騎乘或是競技騎乘,fi』zik都為車手的騎乘經驗不斷加分。
▲Antares Versus Evo 00 Adaptive
fi』zik Adaptive坐墊使用3D列印表面,提供一體成型的舒適緩震、漸進式支撐。Adaptive坐墊的底板和座弓都是使用最高階碳纖維材質,有REGULAR(寬139mm、重147g)、LARGE(寬146mm、重154g)兩種尺寸,採用可以降低騎乘壓力的中心渠道設計。
這款坐墊適合柔軟度中等、踩踏過程中骨盆旋轉量較低的騎乘者,通過Carbon Digital Light Synthesis (數字光學合成技術) 將3D列印技術提升至更高的水平,使用數字光源投影、透氧光學原理及可編程液態樹脂技術,研發出擁有極佳性能表現的一款坐墊,提供各部位不同的支撐與緩震。
Fulcrum
為競賽與創新而生
Fulcrum是由三位熱衷於自行車的航天工程師於2004年7月建立。自2004年以來,Fulcrum始終秉承不變的目標開發自行車輪組,提供現代技術所能提供的最佳性能。Fulcrum所主打的概念包含利用特殊專利、不間斷的技術研究以及超吸睛的新穎設計。
一開始Fulcrum只發展公路車輪組,但在2008年Fulcrum家族迎接了重要的新夥伴—越野車輪組,此舉使知名度更大幅提升。Fulcrum相當注重輪圈的剛性強度,為此還發展出許多獨特的系統:例如2:1,在重點區域設置雙倍幅條;動態平衡,在轉動運行時能得到穩定平衡;MoMag,創造了更耐用的組合以及最佳的幅條結合;A.F.S.(軸向固定系統),使碟剎系統能完全的和越野車兼容。
除了以上的專利技術,也開始致力於無內胎公路車輪組,並研發出一種可同時使用無內胎及一般open胎系統的2-Way Fit系統。從專業賽車的車輪到山地自行車的車輪,Fulcrum系列提供了廣泛而完整的選擇,並基於兩個要素:質量和性能,騎上這些新款輪組,你可以完全專注在競賽上,其他的就交給Fulcrum。
▲Racing Zero CMPTZN DB
強勁、靈敏的碟剎輪組,這款新創頂級鋁合金碟剎輪組全身採用黑色塗裝搭配神秘暗黑無模商標!除了保有跑零的高階技術外,搭配CULT陶瓷軸承、2:1破風扁輻條與加大花鼓耳,讓輪組能夠具有強大穩定性和側向剛性及絕佳的反應性。多用途輪組中的絕對基準,具有優雅的格調,隨時可以陪伴車友應對下一個挑戰,尤其是在面對坡道攀爬時它更是一組路感非常直接,操控性敏捷全方位地形輪組,從公路競賽到日常騎乘都可選擇!重量1,570g,限重是120kg。
▲Wind 40 DB
涉及安全時,輪組絕對是最重要的一環,製造過程中經過數個風洞分析,測試造就了Wind 系列。Wind 40 DB」是一款多功能性的輪組,40mm全碳纖維輪框,Aerodynamic Profile 空力氣動外型,2way Fit 氣密胎與內外胎都可使用;CNC設計的鋁製花鼓,支持24根直拉式輻條,確保了在加速時的制動性和整體剛度。
Pirelli
源自義大利的頂級輪胎
Pirelli(倍耐力)輪胎是當今最知名的輪胎公司之一。在1872年創立於義大利,並且從19世紀末開始生產輪胎。倍耐力最早的產品Milano自行車輪胎誕生於1890年初,1901年開始,Ercole輪胎已被配備於一些早期的汽車上。現在Pirelli在全球12個國家擁有24家工廠,是世界前五大汽車輪胎生產商之一。在2015年中國化工集團以71億歐元的價格將倍耐力納入旗下。
睽違接近一世紀,Pirelli,終於在2017年重返自行車市場,推出全新P ZERO Velo系列商品。接著Pirelli在2018年宣布,正式成為 Mitchelton-SCOTT車隊的贊助商之一,並將會攜手徵戰緊接而來的環法賽事。2020年Pirelli 倍耐力與美國自行車隊Team Trek-Segafredo籤署了合作協議。包含世界冠軍Mads Pedersen、Vincenzo Nibali及隊友們將騎乘Pirelli輪胎,有益於倍耐力公路賽車輪胎的開發及改進,最終為愛好者提供性能日益提高的產品。
▲Pirelli P Zero Velo
為Pirelli單車用胎經典款式,承襲賽道基因,PIRELLI P Zero Velo / 競賽外胎,將創造截然不同的經典新樣貌。SmartNETSilica專利技術,有效提高滾動效率,保持最佳的性能表現。經典閃電形胎紋設計,帶來良好的操控性與排水性。優化不同傾角的輪胎接觸面形狀,有效提高抓地力,展現均衡優異的全能表現。
▲CINTURATO GRAVEL H
堅硬地形首選,胎紋顆粒較低、間距密集,限制外胎在崎嶇地形上轉彎時所產生的形變,橡膠複合材料提供優越的抓地力,即使在外胎顆粒無法坎入地面時,仍確保出色的操控性,提供極大的騎乘安全感。特殊 SMARTGRIP 複合材質,具備更高地形的適應性、抗撕裂與耐磨損,無論乾濕環境、堅硬地形,皆能快速自信騎乘。
▲CINTURATO GRAVEL M
混合地形首選,胎紋平均的顆粒高度與胎紋間距,確保在各種嚴峻或不穩定的混合地形,以及介於硬軟之間地形的騎乘,皆有出色的性能表現。特殊SMARTGRIP複合材質,提供更茁越的地形適應性與抗撕裂性,具強大抓地力以面對各種天候狀況,無論乾濕地面、軟硬地形,都能自信騎乘。
Selle Italia
持續為騎車熱情前進
1897年,那時的汽車尚未普及的年代,自行車就是大部分人的通勤選擇。Selle Italia就在義大利米蘭市區不遠的小鎮科爾西科(Coresico),打造著一般日常通勤所使用的坐墊,一步步打下品牌基礎。
時間快轉到1970,滿街的汽車早已取代自行車成為大眾通勤首選。但自行車沒有因此消失,而是成為了一項運動。Selle Italia也順應時代潮流,在Biglio家族入主後,提升自我研發能力,讓全系列產品不管是在材料選用,或是坐墊設計上都領先業界。直至今日,Selle Italia已成為高端坐墊中標誌性的存在。
就如同自行車選手無法單靠一己之力獲得勝利,Selle Italia也無法單靠工程師們就打造出完美坐墊,而是透過百年經驗的傳承以及與冠軍選手們的合作之下才能夠達成目標。包括食人魔(Eddy Merkx),大米格(Miguel Indurain),康牛(Alberto Contador),以及眾多偉大選手們都曾經以Selle Italia坐墊拿下各大賽事冠軍,選手們的回饋也成為成長的養分,幫助Selle Italia開發出更完美的坐墊。
▲SLR Boost Kit Carbonio SuperFlow
2000年Selle Italia推出SLR系列後便襲卷自行車界,輕量而耐用,提供選手競技級支撐而不失去舒適路感。SLR的優異的設計幫助康牛(Alberto Contador)、偉叔(ALEJANDRO VALVERDE)等傳奇拿下各大賽事冠軍。現在經典SLR系列更進化,全新推出SLR Boost Kit Carbonio SuperFlow。採用更簡潔的短鼻翼設計,進一步減輕重量的同時還增加了騎姿調整空間;更迅速的轉換姿勢,提升所有騎士的競賽表現!
Campagnolo
獨樹一幟的變速、輪組 領頭羊
源自於1933年,在維琴察的小車間內,開始了它的製造工業。悠久的歷史助長了現代自行車的誕生及發展,與此同時, Campagnolo超過80年厚實的卓越創新經驗,優秀質量創造出許多成功經驗,是一個享譽全球的高端品牌, 與生俱來的創新精神,不斷追求更高性能及最高質量,再加上義大利獨特的風格及形式上的品味,使Campagnolo及其產品在世界的各個方面都脫穎而出。
無論是輪組或是變速套件,Campagnolo始終以使用者的安全為最高原則,商品主要除了提供最優性的性能,同時也非常注重材料的尺寸,厚度及製作過程,以確保商品質量及耐用性,從而為騎乘者帶來無後顧之憂的絕對安全性。
如今,Campagnolo系列產品包含12速SuperRecord,Record, Chorus和11速 Potenza和Centaur,該系列增加了市場上最輕盈的電子變速套件Super Record EPS 12 Speed和Super Record EPS 12 Speed Disc Brake 。
輪組部份提供各式鋁合金與碳纖維,甚至鋁碳纖維的輪框,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確保在各種情況下都提供優秀功能及安全性,近期,更高性能的空氣力學輪組有了一個新名稱:Bora WTO ,提供更多元的輪組,滿足各個不同族群的自行車愛好者。
Campagnolo 不僅是一個公司,商品或者徽章,更是一個品牌,通過這段歷史,讓使用者了解Campagnolo一直致力於追求自我的超越,就如源自其本來的DNA,對於更先 進的技術,更高的質量及性能絕不輕易妥協。與熱愛騎乘自行車的人們一起分享了自行車騎行的熱情、努力、勝利及情感文化。
▲Bora WTO 45 DB
碳纖維輪組,無內胎式外胎版本 (2-Way Fit),WTO45 Disc是新Aero的類別,C19框寬;前後輪皆使用USB陶瓷滾珠軸承,碳纖維輪組(45框高),橢圓形狀的輻條及優化的花鼓幾何設計,皆為展現更好的空氣動力。
Deda Elementi
考慮使用者的舒適性
來自義大利的品牌,Deda Elementi於1998年由Luca和Stefano Locatelli成立,品牌前身為各知名自行車廠的管材供貨商。將二十多年持續精進和累積的成熟經驗,投入龍頭、座管、車握把及握把帶的研發設計與生產中,在過去的十年中,Deda Elementi與專業車隊、車手和設計團隊並肩作戰,開發先進材料,創新的設計,經過時間考驗,無論是鋁合金、鈦合金或是碳纖維材質都有優異的技術。
Deda Elementi充分運用各種類型材料的功能、讓管材的幾何達到優化,併兼顧產品的輕量化和高強度,更透過長久以來的專業設計,讓產品的每個部份都擁有最佳的性能。考慮使用者的舒適性,達到最高質量,使Deda Elementi能成為義大利首屈一指的品牌,並在全球各地擁有許多的愛好者及使用者。
▲VINCI系列零配件
全新的VINCI系列包含了可以單獨購買的龍頭、把手以及與其適配的整合專用碗組。將整合化設計更上一層樓,經過全新設計的VINCI系列由UD碳纖維(HANDLEBAR)和3D鍛造鋁合金(STEM)打造而成,流線型的設計達到了空氣動力學的性能與優越的外觀,表面採用了全新的VINCI塗裝,使用白色線條搭配VINCI字體賦予這個系列獨一無二的特徵。把手延續使用RHM彎把的設計理念,平敞的上把以及彎曲的下把位使車手在騎乘過程更加順暢;重量僅有205g,彎把採用內走線系統,搭配外觀造型讓整體更佳利落。
MET
將未來設計獻給今日騎士
來自義大利阿爾卑斯山的MET頭盔,為人們帶來美學上的天賦和對自行車運動的濃厚熱情,從創建標誌性的設計到激發人們的信心,皆是為了增強自行車的騎行體驗。通過不斷地學習、改進和投入日以繼夜的研發心血,促使每一代的最新產品都能更加安全,也更添創新性。
MET擁有的專業知識得來不易,全賴過往30年下來所累積的製造基礎上。MET設計的競賽帽款,從World Enduro到UCI WorldTour賽事都能看見蹤跡,眾多款式的產品皆經由專業人士的測試與認證,絕對值得車友的信任。值得一提的是MET有碰撞更換服務,假如消費者的MET頭盔於購買日期後一年內,不幸發生自行車意外事故,MET願意提供折扣後的售價作為替換優惠。若想獲得任何新替頭盔的確切費用與相關訊息,請向各區經銷商聯繫。每次購買MET頭盔只限使用一次碰撞更換服務。
▲MET Trenta 3k Carbon
30周年版的MET Trenta用來紀念這個極具意義的裡程碑,碳纖彈性係數將EPS泡綿密度降低20%,卻又不影響其吸收衝擊的能力。平行骨架從頭盔中心通過,整體重量顯得格外輕盈。結合輕量級的重量與性能更好的外殼,替這款通風透氣的自行車頭盔奠定全新標竿。使用NACA冠管,妥善利用文丘裡效應(Venturi effect)的力量,在由前緣快速導入的冷空氣降低頭部溫度的同時將暖空氣向後推出,確保通過頭盔的氣流效率能達到業界最高水平。
▲MET VINCI
受到MET屢獲殊榮的專業騎行頭盔Trenta啟發,MET Vinci超越了傳統性能和安全的雙重標準,提供消費者無與倫比的超值性價比。專用埠設計讓騎士在長途騎乘中,或是品嘗咖啡的休息時刻,能夠安穩地固定運動眼鏡。全方位頭帶可360°調節,四組位置可垂直調節,馬尾辮可輕鬆穿戴,兼容Duo LED頭燈。Vinci具有MIPS-C2腦部保護系統,在發生碰撞時能夠促使頭部滑動,從中改變原本具有破壞性的旋轉動能。
▲MET IDOLO
親民的價格但是安全性卻與所有MET所有高階產品相同絕不妥協。為了能夠服務更多的單車愛好者,MET IDOLO的配戴尺寸相當齊XL尺寸容許最大頭圍為64公分,各種頭型佩戴都相當合適,即使頭骨較寬的亞洲騎士也不成問題。MET IDOLO造型現代前衛,經過千錘百鍊的設計,打造出永不退流行的時尚典範。IDOLO塑造質量兼備的革新定義,體貼騎士的穿戴感受,兼顧工藝的科技美學,盡在這頂劃時代的頭盔中展露無遺。配有Safe-T E mid適配系統,能更提供騎士最佳的重量和舒適度,確保配戴時不會磨損頭皮肌膚。特製的360度持環裝置讓頭盔穿戴起來更為服貼,大幅增加IDOLO帶給您無與倫比的安全感。
SUOMY
為提供賽道安全而生
SUOMY的創始人Umberto Monti在1997年創立了SUOMY。憑藉其在機車耐力賽和海上運動領域的多個世界冠軍而受到矚目。在受到各方讚譽後,SUOMY於2015年也開始研發並生產單車頭盔。SUOMY的頭盔非常注重安全考慮,在出廠前會經過多種溫度、速度、高度下的撞擊測試、以高品管的方式為每一頂頭盔把關。此外,SUOMY還以極為豐富、繽紛與大膽的設計而著稱,這得歸功於背後優秀的義大利設計團隊的功勞。
2015年,可說是SUOMY在單車頭盔中的一個裡程碑。他們一口氣推出了4款單車頭盔,分別是公路車頭盔GUNWIND、登山/拉力賽頭盔Scrambler、計時頭盔GT-R與下坡車頭盔Jumper,Lampre Merida車隊在同年環法賽與環意賽中獲得佳績,配戴的就是SUOMY最新出品的頭盔!之後SUOMY也陸續推出了三款太陽眼鏡可供挑選。
▲VISION頭盔
VISION的誕生源於SUOMY技術團隊對於創新的追求。VISION的貼身為強度運動者設計,主要特色為防刮磨的一片式風鏡,在帽體上特製的磁鐵,可以輕鬆固定風鏡裝卸的位置,同時維持空氣力學的完美表現。現今單車界中,自行車帽及眼鏡的合併是為必須VISION的風鏡能上蓋任何形式的眼鏡,使騎者能多樣性地配合長時間的日間或夜間騎乘。外觀設計而言,VISION風鏡經過獨特的漆感處理,使其擁有金屬鍍膜的質感展現,搭配本身帽體各式前瞻趨勢色彩,使VISION成為炙手可熱的流行運動帽品。
▲GUNWIND頭盔
GunWind這個命名承襲自SUOMY旗下一款神話般的摩託車頭盔,兩者都是在義大利進行生產,並且為了提供賽道的安全而生!透過SUOMY的 in-molding 內模技術與複合材料的增強組件,使產品安全性無可比擬,另外,最小接觸研究 (SUOMY-Minimum-Contact) 的研究實現頭盔和頭部之間的自然間隙,讓內部空氣流動舒適。絕對是技能點滿的競賽公路帽款!
▲Sunglasses Roubaix
可調式鼻託可完美貼合,柔軟的鼻墊由抗菌熱塑性橡膠製成,可確保完美的舒適度,並可輕鬆調節壓力。鏡腿採用雙印刷工藝製成:Grilamid TR90材料的半剛性部分,軟質熱塑性橡膠的嵌件共模製,以提供最大的舒適度。鏡腿上的軟橡膠插入物具有防抓握功能,可以完全舒適和安全地安裝。高質量的透鏡是由聚碳酸酯人體工程學彎曲以實現最大程度的保護和寬視場中的。聚碳酸酯是一種非常耐衝擊的材料,可確保最大的安全性。鏡片是可互換的,易於拆卸,無需使用任何工具。鏡片由防刮材料製成 過標準的疏水塗層處理,可以使鏡片抗靜電並易於清潔,並提供100%的紫外線防護。
Rudy Project
唯有Rudy可以超越Rudy
Rudy Project於1985年在義大利的Treviso創立後,很快的成為歐洲運動品牌及光學產品的翹楚。Rudy Project的成功可歸功於其綿密的銷售網及目標市場傳播策略上的持續投資,特別是在產品質量的注重與堅持上,以及在鏡片和鏡框新材質及技術上的持續研發。
最初是針對運動員所設計的產品,其結合美學、視覺舒適性及絕佳防護性的眼鏡很快地便獲得廣大客戶的喜愛,所有的產品因注重細節而勝出,包括鏡框的設計以及鏡片的材質都是重點。
目前Rudy Project的銷售觸角已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且已贊助超過一萬位活躍於不同運動領域的運動員;例如是巴林.邁凱倫一級職業車隊2020年度官方眼鏡及頭盔的贊助商,其他還有高爾夫球、風帆賽、溜冰、雪地滑板、鐵人三項賽、越野滑雪、賽跑和獨木舟競賽等的運動員。
▲Rudy Project CUTLINE系列
Rudy Project新推出Cutline系列,一推出市場詢問度破表!一支眼鏡可同時變化全框、上半框、下半框、無框、想怎麼搭配都有型。擁有快速換片系統,按鈕是用石墨烯彈簧採按壓式設計輕鬆卸下鏡腳;360度自行調整到您所需要的角度,配戴上更舒適!解決大風鏡容易滑落的缺點。防撞護條能夠保護臉部安全,也是4種造型的關鍵!擁有變色、鍍膜片,光學內掛可解決近視問題且與另一款的Tralyx內掛兼容。
Northwave
來自義大利的 Cycling DNA
以寬楦舒適車鞋著稱的Northwave,創立於1978年,總部位於義大利,距離水都威尼斯約30分鐘車程,品牌營銷全球超過50個主要國家,車友喜歡以NW簡稱之。
車友一般對其車鞋產品最為熟悉,不過Northwave的產品其實也包括了其他自行車人身配件,數十年來,Northwave開發出Biomap科技,主要要求為兼顧騎乘車手的最高效率及絕佳舒適感受,不僅應用在Northwave的製鞋工藝,並廣泛應用於太陽眼鏡、人身配件、及車衣、車褲等全系列商品。
過去NW以舒適的寬楦鎖鞋,最為車友們稱許,現在則有更多的城市車鞋等免上鎖系列車鞋,以及全系列由頭到腳的人身商品。通過代理商,讓NW的愛用者不需到國外網站辛苦搜尋喜愛的商品,且市場的商品也相當齊全。
▲閒雲野鶴(Origami) 女用短袖騎行服
採用再生亞麻回收再處理的環保材質,兩側MicroScopic高透氣、高彈性材料,適炎熱、潮溼的天候。完美合身,長時間騎乘穿著仍能保持高度舒適性。全開式高質感拉鏈,方便穿脫;無車縫線彈性袖口,服貼不緊繃。衣服下襬腰間止滑矽膠,貼身不滑動。背部三個後口袋,袋口反光邊條,確保騎乘安全。
▲女用Razer飛輪鞋
2020年度鞋款全新配色,全鞋僅重303g (38號),硬度指數(Stiffness Index) : 10.0,XC 10腳底Pedal區TPU輕量化鞋底,BioMap一體成型科技鞋面,全鞋輕量化,提升舒適度。改良版新款鞋跟及兩側鞋中段,鞋尖處熱覆蓋TPU,強化保護,更耐磨損。配置SLW2快鎖旋鈕,可單元格松放或調緊;免下車即可快速單手調整,適用於飛輪上鎖(SPD),及MTB越野使用。
▲Pro. Astana限量版頂級公路車鞋
於義大利手工製作,全鞋重260g(42號)。全新設計硬度指數(Stiffness Index):15,Ultra_Responsive 100%U_D碳纖維鞋底。Power_Sharp一體成型碳纖維足弓支撐,長程騎乘更舒適。全新軟化鞋跟,鞋底尖保護墊,提升耐用度,行走更舒適。搭配X-Frame-2 二代專利設計的柔軟鞋面科技,能完全舒適且無壓力的包覆腳背。配置SLW2快鎖雙旋鈕,可兩段調整鎖定,鞋面更貼合您的腳型。SLW2可單元格松放或調緊,免下車即可快速單手調整。後腳跟防滑出內襯,確實包覆腳跟。可選用NW專用Speedplay棒棒糖3轉4轉接座,更輕薄,更貼近軸心,踩踏更順暢。全新強化雙密度Pro Regular鞋墊,兼顧強化傳遞效率,提升腳步舒適度。
Santini
義大利手工製造
Santini的創辦人Pietro Santini於1965年,從他的姐妹手中接過一家針織品工廠後創立了Santini。起初Santini僅是一家為一般人製作衣服的工廠。由於他對騎自行車和賽車的熱情,Pietro 轉向設計與製造所有自行車運動所需的用品。
一直以來,Santini持續贊助各頂級職業隊、環西冠軍衫、UCI世界冠軍彩虹衫及IRONMAN的賽事,提供團隊服客制化服務,無論產品和開發流程,從設計到品管,從印花到縫紉,都在義大利Bergamo的廠區完成。Santini選擇用心製作,因此熱情得以直接傳達到產品上,並且得到精準的控制。Santini的歷史充滿了許多世界第一的頭銜,過去積累的每一步,都成為持續創新的基石。也讓Santini持續專注在創新更優質精良的自行車服飾上,並且堅持於義大利手工製造。
2020是遭逢巨變的一年,位於Bergamo的Santini深陷COVID-19的風暴之中,被迫暫時終止生產自行車服,生產線改為製作口罩。由於Bergamo是義大利的肺炎重災區,Santini結合Sitip提供的醫療級過濾布料,生產經過滅菌後的口罩,提供應第一線醫護使用,也傳為佳話。
▲Santini生產線改為製作口罩,提供應第一線醫護使用。
▲魔哥三代亞洲特別版C3吊帶褲
追求更舒適的車褲再進化!魔哥亞洲版推出以來,獲得車友一致的好評和車店老闆的首選推薦,現在再推出第三代,將吊帶升級為最高等級!全新一體式無痕平整吊帶設計,不只有更好的長度調整彈性和溫柔的觸感,在長途的騎乘中,始終保持平整,使肩膀及鎖骨一帶不會因為壓迫磨擦而產生紅腫或勒痕。車褲採用「雷騎動力」萊卡布料 (Thunderbike Power fabric),具有輕微壓縮效果。高腰網布,除加強透氣效果之外,亦有支撐、修飾腰部的效果。褲口處採用內藏蜂巢狀矽膠無痕收邊,讓整體更加簡潔,並搭配創新的C3襯墊,讓騎乘舒適度更高。搭配全消光同色的Santini LOGO,極簡百搭。亞洲版型調整褲長與褲寬剪裁,是最適合亞洲身形的高階男性車褲。
▲亞洲特別版防曬長袖
亞洲版防曬長袖騎行服。前後採用透氣 Shantaug Fabric「山東綢」面料,通出特有的大理石紋理。袖子採用冰涼質感 Lycra Artico「極地萊卡」,輕質透氣,延長袖長確保肌膚完全覆蓋。符合亞洲身形的剪裁,搭配舒適法式低領,背後三個後口袋,透氣且防曬,讓夏季騎乘更舒適。車衣底部附有止滑矽膠條確保車衣定位。
Castelli
從親身參與中研發
1910年代為五屆環意冠軍Alfredo Binda製作了第一套專業自行車衣。1945年開始Castelli擁有的客戶包括兩名自行車界的英雄:Gino Bartali與Fausto Coppi,從此Castelli在自行車界聲名大噪!1977年發展出結合空氣力學與舒適性兼具的萊卡布料(Lycra)自行車褲,並於1981年由Giro與Maurizio穿上革命性的彩色萊卡布料車褲(當時自行車比賽只準許穿著黑色車褲)。1989年起Castelli正式成為環法與環意車衣供貨商,同時提供贊助給十幾支職業車隊。
1998年開始,為求進步的Castelli發展出了結合科技數據所設計出來的Y型坐墊,此設計沿用至今;2010年再度率先推出附有奈米科技的Nano-Flex與Gabba系列,Nano-Flex材質具有絕佳的排水性與透氣性;Gabba材質則是專為嚴峻氣候所設計,同時具備保暖與防風防水。品牌創人毛裡齊奧 卡斯特利(Maurizio Castelli)本身經常參加各種自行車比賽,而他對於Castelli品牌與產品的理念,就是「如果不親身參與比賽,我將永遠無法革新自行車服裝。這是真正了解所涉及內容的唯一辦法。」
▲Castelli環意粉紅衫
環意大賽的冠軍衫,由義大利經典的車服飾品牌Castelli與環意官方再度合作,標誌的金冠拉鏈更是永不某滅的經典圖騰,值得收藏。
SIDI
風格與舒適之間的平衡
SIDI是一家由其現任總裁Dino Signori於1960年創立的義大利公司,該公司的名字取自他的名字縮寫。1960年SIDI作為工匠的工廠開始生產登山運動鞋。最初,鞋子是用皮革鞋面和木底製成的。但是,自1970年代末以來,已經開始使用了塑料和其他人造材料(如碳纖維)。在1970年代,SIDI開始專門研究用于越野/公路摩託車靴以及自行車鞋。1973年,SIDI的首款自行車鎖鞋TITANIUM誕生了,由DINO SIGNORI改進出完整的鞋底,配合可以調節的固定裝置,以調整鎖片在鞋底的位置。SIDI成為最著名的自行車鞋品牌之一,之後其公路車鞋以及越野車鞋已被許多著名的職業自行車手用來贏得許多重要的比賽,包括世界錦標賽、三大賽。SIDI贊助了許多著名的自行車隊,例如 BAHRAIN MERIDA、KATUSHA、環意特仕版、Chris Froome冠軍版等產品。憑藉這種熱情和對專業的深入,直觀的了解,SIDI在傳統與創新,風格與舒適性之間的獨特平衡使SIDI運動鞋在行業中脫穎而出。
▲SIDI限量紀念款-SIXTY
今年逢SIDI 60周年,特別推出了60周年的限量紀念款-SIXTY,手工漸層的真皮染色,著名長碳纖維鞋底,用更簡約的線條勾勒出一雙劃時代的新鞋。60周年車鞋代表著SIDI的歷史與榮耀,這是一雙為單車迷的你不可不收藏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