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零配件質量存在問題

2020-11-30 搜狐網

  編輯同志:

  現時,在農業生產中,農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農民朋友反映,農機零配件質量存在許多問題,令人擔憂。究其原因,關鍵是原來的一些農機零配件專業生產廠商因諸多原因關、停、並、轉,而一些小型企業生產條件簡陋,但他們為爭奪市場,往往不惜成本,放鬆質量控制,成為劣質農機配件的發源地,甚至「三無」產品也上市銷售。農機零配件雖小,卻關係農業生產和農民的人身安全,希望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對農機零配件生產的監管力度,讓農民用上「放心農機」。

  樊振忠而┘7?

相關焦點

  • 盼農機零配件下鄉
    近日,筆者在老家碰上一位老伯正為噴霧器上的一個零配件壞掉而發愁。見此,筆者說,何不去農機店裡配一個新的呢?不想老伯搖搖頭說,這種零配件商店現在本鄉都沒有了,要跑到縣城才能買到。想想到縣城來回要近十元的乘車費,而這個零配件只需要幾毛錢,算算很不划算。
  • 山東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農機零配件行為
    齊魯網10月13日訊(記者 李娜)13日上午,山東省農業機械管理局局長高明飛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做客《陽光政務熱線》,就農機維修和農機質量問題與聽眾進行在線交流。  今年的「三秋」生產正在進行中,農機維修和農機質量是消費者關心的熱點,對此山東省農業機械管理局局長高明飛表示,農機局將採取以下措施提升農機維修和農機質量水平:  一是進一步加強農機維修質量監管。
  • 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通報農機零配件產品質量省監督檢查結果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近日通報農機零配件產品質量省監督檢查結果。本次監督檢查共抽查了開封市、洛陽市、焦作市、新鄉市、南陽市、信陽市、等六個省轄市16家企業生產的40批次產品。經抽樣檢驗,40批次的產品全部符合標準要求。
  • 河南省質監局抽查40批次農機零配件產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獲悉,該局2017年第3季度對45種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其中,抽取了洛陽、信陽、南陽、開封、焦作、新鄉、許昌7個省轄市16家企業生產的40批次農機零配件(內燃機鋁活塞、內燃機活塞銷、內燃機氣缸套、內燃機進排氣管、內燃機軸瓦、內燃機連杆、拖拉機轉向節、拖拉機車輪、拖拉機花鍵軸)產品。經抽樣檢驗,40批次產品全部符合標準要求。
  • 甘肅:28批農機零配件抽查不合格 陽光汽配、五羊本田在其中
    今年1季度,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委託有關質檢機構對全省生產和銷售的農用薄膜、農用化肥、播種機械、農機零配件等4類產品質量進行了跟蹤定期監督檢查,抽檢的324批次農資產品中,合格294批次,總體產品抽樣檢驗合格率為90.7%。其中:播種機和農用薄膜100%,質量狀況較令人放心。
  •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農機企業復工率超85%,後期仍面臨多重困難
    農機君從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工業協會)獲悉,工業協會通過電話、微信、調查問卷等方式對273家農機製造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連續跟蹤問卷調查,截止到2月26日,已有233家企業復工,復工率達85.35%,較2月15日提高33.1個百分點;農機企業職工復工率達68.91%,較2月15日提高11.3個百分點。
  • 保定順平收割機現嚴重質量問題 竟列農機補貼目錄
    經過河北農民報記者深入調查得知,這種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的收割機在國家農機補貼目錄中竟赫然在列。收割機出現質量問題後,農戶曾多次找到順平縣質監、工商、農業等部門,甚至也找到了省級質監、農業等主管部門,但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甚至個別部門的領導面對幾十位憤而上訪的受害農戶,爆粗口、罵人,激起眾怒。
  • 三輪車「集體闖紅燈」 「宗申現象」成行業潛規則---來自農機質量...
    三輪車「集體闖紅燈」 「宗申現象」成行業潛規則  ---來自農機質量萬裡行的報導  提示:針對近兩年消費者對我國農機產品投訴增多的情況,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於近日啟動了「農機質量萬裡行」調查活動,對我國主要農機產品
  • 農機補貼的「常發」拖拉機問題常發
    由於拖拉機質量有問題,他們要求退機並賠償損失,遭到經銷商拒絕。機主們便拒絕支付餘下購機款。  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牡丹江金河農機公司便將6位消費者告到寧安市人民法院,要求消費者支付餘款。  「明明是拖拉機有質量問題,我們卻成了被告。」機主們感到很憋屈,當庭提起反訴,要求牡丹江金河農機公司退機退款,並向寧安市市場監管局及《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投訴。
  • 陳志:農機企業任重道遠,農機行業大有可為
    其中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與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中國一拖、雷沃重工、中國農機院及浙江省經信委視頻連線,召開視頻會議,了解農機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 農機市場這麼緊俏,透露什麼信號?
    在經歷了幾年的下滑後,農機行業是否又會迎來新的機遇?東風農機是江蘇常州的一個農機生產企業,一共有九個生產車間,覆蓋了全馬力段拖拉機、採棉機、收割機等農機的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前七個月基本實現了產銷平衡,農機產量達到兩萬八千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由於農機銷售以現貨為主,現在也在為下半年秋收時節做庫存儲備。
  •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農機工業發展政策》
    積極開展農機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作,加強先進適用技術和新產品的推廣應用。  第十五條  完善農機製造企業質量保證體系,建立農機產品質量跟蹤追溯制度,加強質量管理。  第十八條  加大對國家工程(技術)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等農機科研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強產學研結合,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建設拖拉機、多功能收割機等重點農機產品開發中心及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中心。
  • 農機售後的痛:缺配件!看看洋農機的配件供應
    又到了秋收農忙季節了,農田裡各種農機也在作業。除了今年農機銷售火爆的聲音,也不斷聽到了關於農機維修缺件的聲音。 農機維修是三分修理七分配件,意思就是說現在的農機維修,多數都是換件維修。因為換件維修來得快,節省修理時間。尤其是在農忙季節,沒有農戶會等著修理廠給他慢慢的鏜缸或者絞連杆銅套的。
  • 松江建立本市首家農機「4S店」 裡面都有啥稀奇的?
    夏季農忙剛結束,上海松江葉榭鎮的家庭農場主陳明良就把穴播機送進了松江農機維修服務中心,為機器磨損問題做檢修。   檢查問題、更換零部件……在技術人員調試下,與機器二維碼配套的相關信息錄入資料庫,「問題清單」也跳進了屏幕。隨即,技術人員帶著掃碼槍進入倉庫,掃碼後,換新的零部件也被錄入系統清單。
  • 我國農機行業如何走出困境
    但是,仍然存在產品有效供給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質量水平有待提升等「短板」。對此,專家表示,只有通過融合協同創新,加快補齊技術「短板」,才能驅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高效發展,推動我國從農機生產大國向農機強國轉型。  創新是推動我國農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 我國農機行業如何走出困境?
    但是,仍然存在產品有效供給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質量水平有待提升等「短板」。對此,專家表示,只有通過融合協同創新,加快補齊技術「短板」,才能驅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高效發展,推動我國從農機生產大國向農機強國轉型。  創新是推動我國農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 疫情之下,中小農機企業的7條應對之策
    本次疫情毫無疑問對整個農機產業鏈都會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尤其對生產環節的影響最大。 農機生產有明顯的周期性和季節性。在生產環節裡,中小型農機企業受到的衝擊最大,而它們往往是最易被忽視的群體。農機行業中,中小企業佔85%以上。中小企業的倒閉,背後是數萬個家庭的飯碗,面對疫情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
  • 山東省農機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
    產品流通、農機化推廣等行業工作;山東省農業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山東省農業機械試驗鑑定站負責農機產品的質量檢測和推廣鑑定工作;山東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山東省農業機械安全監理站、山東省農業機械維修指導站負責農機化相關工作。
  • 農機零部件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在國外農機產品不斷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當下,我國農機行業能否借力「中國製造2025」,實現彎道超車,需要主機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共同努力。在日前召開的2016中國農機零部件行業峰會上,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環保部大氣管理司機動車環境管理處高傑、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忠德分別從行業、政府和企業的角度提出,智能化是農機發展的方向,也為農機零部件行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 2020年,這6種農機生產企業將被淘汰!
    以前市場求大於供,補貼政策利好,農機行業經歷了飛速發展的黃金10年,也帶起了一批發家致富的農機企業。可是現在行業低迷了,而且可能還會繼續低迷。農機行業面臨「消費升級」的困境。而在這升級大浪潮之下,那些摸爬滾打多年的企業,誰能乘風破浪,誰又首當其衝被浪打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