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車「集體闖紅燈」 「宗申現象」成行業潛規則
---來自農機質量萬裡行的報導
提示:針對近兩年消費者對我國農機產品投訴增多的情況,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於近日啟動了「農機質量萬裡行」調查活動,對我國主要農機產品--田間作業機械和農用運輸機動車輛進行質量調查。
2016年盛夏的一天,知名農機企業宗申集團派出一支精幹的敢死隊,在凌晨時分破門闖入河北承德一戶農民家裡,強行開走庭院裡停放的宗申牌正三輪摩託車。該案件最終以宗申集團相關人員服刑而告終。
宗申集團之所以採取暴力手段強行搶走農民購買的正三輪摩託車,原因是該車嚴重超長、超重以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農民因不能正常辦理行車手續憤而起訴,提出索賠。然而,宗申集團的回答就是暴力強搶。
消費者向農機質量萬裡行活動調查提供了ZS200ZH_16P 宗申牌正三輪摩託車的相關材料--不符合相關國家標準。這位消費者在當地交管部門上牌照時被告知,該車與國家公告不符,不能辦理落籍上牌手續。
原來,按照國家標準,該型號正三輪摩託車所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車輛一致性證書》(簡稱《公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標示的整車長度為3500mm。該消費者所購正三輪車的實測長度達到4160mm,超長660mm,超出規定長度18.9%,屬於嚴重超標車輛,不得上路。質量鑑定評鑑機構對該車出具的鑑定報告顯示:「依據該車《公告》標示和國家標準相關規定,申請人購買的宗申牌正三輪摩託車外廓尺寸、整車整備質量不符合該車《公告》、《合格證》標示值要求,不符合國家標準GB 7258《機動車安全技術條件》的規定。」
農機質量萬裡行調查顯示,宗申正三輪摩託車違法生產問題並非個案。諸如河南隆鑫、洛陽大志、河北珠峰大江等三輪車企業的正三輪摩託車都超出技術參數的標準限值。產品超長、超寬、超高、超質量限值的問題非常普遍,違反了《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 1589)這一國家強制性標準。
套牌套公告生產違規產品。部分正三輪摩託車企業通過委託生產、違規設立下屬生產企業等方式,採取一套公告、多個車型,套牌、套公告生產和銷售。某些企業為了使產品在定型申報的型式核准環節過關,不惜以欺騙手段,特別改裝的產品參加核准,或者採用其他車企的產品頂替核准產品,矇混過關。
違法買賣產品合格證。個別企業為了謀取不法收入,向沒有正三輪摩託車生產資質的正三輪摩託車企業銷售《正三輪摩託車整車出廠合格證》和《正三輪摩託車車輛一致性證書》,嚴重違反我國正三輪摩託車合格證管理法規。
主觀故意違法生產。調查發現,存在生產一致性問題的企業均知曉其生產行為是違法違規,但仍然進行生產和銷售,屬於主觀故意違法違規行為。企業在銷售過程中,還指導顧客如何規避正三輪摩託車上牌照和運營過程中的監管。
生產企業對陌生客戶和來訪者頗有顧忌,尤其是害怕媒體採訪,有意識地管控其違法違規行為的外洩,陌生客戶或者來訪者很難進入其生產車間和庫房。企業的產品營銷一般只針對熟悉的下遊經銷商或者確認的終端客戶進行直接營銷,形成相對穩定的銷售網絡和產業鏈。
企業一旦確認用戶為經銷商或者終端用戶,則毫不隱晦其違法違規生產行為,認為是「行業潛規則」。即便媒體採訪也簡單地回答「大家都這麼幹」,大有法不責眾之心態且底氣十足。有些企業甚至置正三輪摩託車《公告》管理於不顧,採取「自助餐式」生產方式,滿足用戶的各種違法違規要求,隨意更改性能和配置,進行「定製」生產。
一些雜牌企業的經銷商在說起正三輪摩託車違規生產問題時,幾乎異口同聲:大企業也這麼幹,宗申的大車都是超標的,在行業裡,宗申成為「帶頭大哥」,形成了極具典型意義的「宗申現象」。以「宗申現象」為標誌,形成了行業龍頭企業帶頭違法違規的「集體闖紅燈」現象。
據了解,農機質量萬裡行活動將在下一步調查三輪車因超標導致的技術參數異變問題,對三輪車安全隱患問題進行深入研討。(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