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光敏電阻是一種隨著外界光線強弱變化而變化的電阻,即入射光強,電阻減小,入射光弱,電阻增大。光敏電阻要如何正確選擇,那要先看看都有哪些特性吧?
光敏電阻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光敏電阻的基本特性包括:伏安特性、光照特性、光譜特性、頻率特性和光譜溫度特性等。
伏安特性:是指在一定光照下,流過光敏電阻的電流與光敏電阻兩端的電壓的關係,其光電流隨外加電壓的增大而增大。
光照特性: 光照特性指光敏電阻輸出的電信號隨光照度而變化的特性,光照越強,它的電阻值越低;
光譜特性:是指光敏電阻對不同波長光的靈敏度的變化;(紫外光波長:400nm以下,可見光波長:400-760nm,紅外光:大於760nm),下圖為不同材料的光譜特性,如圖硫化鎘的峰值在可見光區域,而硫化鉛的峰值在紅外區域,因此在選擇光敏電阻時要考慮所處光源種類;
頻率特性:當光敏電阻受到外界光強烈變化時,不能快速做出即時反應,需要緩衝時間,說明光敏電阻有時延特性。由於不同材料的光敏電阻時延特性不同,所以它們的頻率特性也不相同。下圖是相對靈敏度與光強變化頻率的關係曲線,可以看出硫化鉛的使用頻率比硫化鉈高得多。但多數光敏電阻的時延都較大,因此不能用在要求快速響應的場合,這是光敏電阻的一個缺陷。
光譜溫度特性:是指光敏電阻的光譜響應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溫度升高時,它的暗電阻會下降(光敏電阻在室溫和全暗條件下測得的穩定電阻值稱為暗電阻)。下圖為硫化鉛光敏電阻的光譜溫度特性曲線。如圖,它的峰值隨著溫度上升向波長短的方向移動。所以有時候為了提高硫化鉛光敏電阻的靈敏度或接受遠紅外光,一般會採取降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