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燃燒導致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我們的地球持續「發燒」。兩極的冰雪每年都在減少,海平面持續上升。前後這兩者看似有著些許的聯繫。但是,你知道嗎?海平面的上升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冰川的融化。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三四十年後可能無冰
全球氣候變化最具風向標意義的幾個參數,一個是全球溫度的增高,另一個是海平面高度的上升,還有一個是兩極的冰雪量。
全球溫度升高後,最明顯、最重要的一個影響就是兩極冰雪的融化。比如說,北極海冰在一年的三月份最多,在九月份會達到一個最小值(最少),但是今年(2020年),這個最小值比歷史平均值大概小了40%。
之前整個北冰洋全部被海冰覆蓋,現在冰越來越少,只有原來的60%。以至於,現在夏季八九月份的時候,基本上可以從天津出發,坐船一路向北,經過白令海峽,順著俄羅斯的邊境線,一直走到歐洲去都沒問題。
而且隨著全球持續變暖,海冰融化的面積會越來越大。據大概預測,到本世紀五六十年代,北極就會出現整個夏季無冰的情況。——當然,這裡的無冰不是說全部無冰,局部還會有一些冰,但基本上都融化掉了。
陸地冰川不斷退縮,對局部生態將造成巨大威脅
而海冰融化只是小頭,最嚴重的是整個大陸的冰川(底下有陸地的冰)融化。魏科介紹,像北極的格陵蘭島上,冰的厚度大概有一千多米。這些冰,還有南極的冰(絕大部分是冰川)都開始融化。這種一兩千米厚度的冰的融化,會造成大量的水流到海洋裡面,引起海平面上升。
除了兩極冰川,還有高山冰川。比如我們國家的青藏高原,還有吉力馬札羅山,這些地方的冰川退縮都特別嚴重。
這部分冰川消融,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貢獻比例不是特別大,但是對局部地區的生態影響非常大。因為很多雪山其實是當地的生命線,水源全部從這裡來。如果高山冰雪融化太多,到了春季的時候可能會引起春汛,然後等到夏季就沒水了,這對生態確實很有影響。
2018年底的時候,中科院海研所的老師做了一個關於冰凍圈危機的報告,分析了青藏高原上冰川的變化情況。冰凍圈危機就是說雪山、冰川大幅度減少,這對生態將造成很大威脅。
海平面持續上升,但主要原因不是冰川融化
因為現在的全球平均氣溫只增加了1.1度,增溫幅度有限。現在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海水受熱後體積膨脹。
由於氣候變暖,從海水錶層一直到大概兩千米深度,溫度都在增高,所以導致海水體積膨脹。這個原因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大概佔了三分之二,只有三成左右的海平面上升是來自冰雪融化。不過,隨著未來冰雪融化的增多,它(冰川融化)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海平面上升是積少成多的事情,現在海平面升高的速度大概是一年3毫米左右,它慢慢會增加。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估計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大概會上升接近1米。
不要覺得這1米少,因為海平面上升1米的時候,如果遇到了颱風、天文大潮,海平面會升高很多,水量會急劇增多,影響非常嚴重。並且它能夠慢慢侵蝕海岸線,這個影響也是很嚴重的。
來源:科普中國、上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