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公園湖內驚現「鱷雀鱔」!不僅破壞生態平衡還能傷人且有毒

2020-12-05 潘立1969

根據媒體報導,近日,有許多遊客發現,在廣州番禺七星崗公園中心湖有幾條巨型食肉水怪在水中時隱時現,而水面上常常發現有魚被其咬死!

經過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湖裡有一條有著暗黑色花紋的身體、扁長頭部、身上帶著鱗片的大型魚類在水中遊來遊去,而且公園的保安也發現了湖中經常出現了很多疑似被咬死的魚。

公園管理處在得到遊客的反饋後,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也非常的重視這一情況,並決定把幾條所謂的「水怪」打撈上來,看看它到底是何方神聖!

但是,如果要採用把湖水抽乾的方法去捕獲,顯然不太現實,因為這裡的水面很大,中心湖面積4萬平方米,最低處0.3米,最高3米,要將水抽乾工程難度十分困難。最終,工作人員採用分段的方法終於成功在中心湖內捕獲了3條『』水怪」,最大的一條重量達86斤,長度達1.5米!

經過辨認,原來這三條讓人望而生畏的「水怪」其實就是入侵我國多年的鄂雀鱔!

那麼公園裡的鱷雀鱔是從哪裡來的呢?據公園管理處介紹,它們的出現,基本都是市民在其小的時候當水族寵物養在家中,後來由於其體積越來越大,無法作為水族寵物在家中飼養了,於是就拿來公園放生!

這哪裡是放生?分明是對自己飼養寵物的一種遺棄行為!而在遺棄它們時,絲毫不去考慮放生水域的生態平衡是否會因此被打亂。尤其是在公園裡放生如此兇猛的魚類,會對公園裡遊人的安全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因為放生鄂雀鱔導致人身傷害的事件也真實的發生過!

2018年9月,廣西南寧一小區,一9歲左右女孩在自家小區的景觀池邊給池中的小魚餵食時,突然從水底竄出一條鱷雀鱔來,一下就咬傷了小女孩的手指,流血不止!當地小區物業經過40多個小時才將其捕獲。

鱷雀鱔是極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將它放生後,會嚴重的破壞被放生水域的生態平衡,它不僅什麼都吃,而且所產下的綠色魚卵也含有劇毒!同時,它生命力相當頑強,能活20年以上,對水質也從不挑剔,淡水或鹹水均可生存,還能到水面上呼吸空氣,離開水仍能堅持至少兩個小時不死。因此,它已被世界上許多國家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必須明確一點,那就是,現在社會和過去的年代截然不同。過去由於交通不發達的原因,使得所有的放生活動都必須就近進行,不然的話,被放生的生命經過數日的路途,必死無疑!因此,那時根本不可能存在著物種入侵的問題。而現代社會運輸發達,不同原產地的動物不但可以經過長途運輸從甲地到乙地,甚至還可以實現跨境運輸。這種遠離原產地的異地放生就不得不考慮當地生態平衡的問題了。為此,我們如果認為放生是一種善舉的話,就不應該去購買某些野生的品種,更不能去選擇那些奇異陌生的物种放生。

盲目放生的行為一直深受社會爭議。越來越多的不科學的放生行為看似是在做善事,實際上由於對所放生動物的生活環境和所生活狀態沒有基本的了解,不但會導致被放生動物大量的死亡,甚至還可能會造成人身傷害、破壞生態的嚴重後果。

相關焦點

  • 廣州一湖內驚現「巨型水怪」?專家稱:是「鱷雀鱔」,會破壞生態平衡!
    廣州一湖內驚現「巨型水怪」?專家稱:是「鱷雀鱔」,會破壞生態平衡!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汪曼 嚴藝文上周五,在廣州番禺七星崗公園中心湖內,工作人員成功抓獲了三條「巨型水怪」。目前,公園負責人表示,此次被抓獲的三條「巨型水怪」已交由專業人士處理,公園中心湖一切正常。
  • 廣州一湖內驚現「巨型水怪」?專家稱:是「鱷雀鱔」,內臟有劇毒
    上周五,在廣州番禺七星崗公園中心湖內,工作人員成功抓獲了三條「巨型水怪」。目前,公園負責人表示,這三條「水怪」已交由專業人士處理,公園中心湖一切正常。在此之前,很多遊客曾向公園管理處反映,說自己看到湖裡有「水怪」。公園保安也頻頻發現湖面出現大量被咬死的魚。 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吳炎均工程師介紹:「市民口中的這個『水怪』其實原產於美洲,是北美7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在中國屬於外來入侵物種。
  • 公園湖內驚現巨型「食肉水怪」,緝拿歸「岸」後原來竟是…
    近日 廣州番禺七星崗公園中心湖 來了幾條 巨型的「食肉水怪」 只見在湖水裡隱約浮著一條 頭部扁長、身體呈暗黑色花紋的生物 身上還能看到有鱗片 這方法其實公園管理處不是沒想過但是實施起來,有點難啊…… 據了解,中心湖的面積約4萬平方米,水深0.3米至3米,要將水抽乾十分困難,工程難度較大。
  • 公園湖內驚現巨型「食肉水怪」,緝拿歸「岸」後原來竟是……
    近日廣州番禺七星崗公園中心湖來了幾條
  • 廣州一湖內抓了三條「水怪」 最大一條重43公斤
    廣州一湖內抓了三條「水怪」 最大一條重43公斤金羊網  作者:汪曼、嚴藝文  2020-10-29 據廣州番禺七星崗公園管理處的戴先生介紹
  • 為何有人會在廣州池塘放生兇猛的鱷雀鱔
    傳說近日在廣州番禺七星崗公園中心湖內發現「它們會像鱷魚一樣一動不動地趴在水面上,只要機會一來,一次能吞下佔體型四分之一大小的獵物,這種獵物通常是魚類甚至是鳥類。最諷刺的一點是,雖然它們長得非常像史前巨鱷,但是它們的天敵恰恰就是大鱷魚。
  • 白雲湖兩條「水中殺手」被抓住了 被證實是鱷雀鱔
    目前這條鱷雀鱔和它的同伴均被白雲湖管理處聯合委託的專業隊伍捕獲。「水中殺手」大年初五露面大年初五,一條在白雲湖現身的「怪魚」引起了廣州市民熱議。有專家看到白雲湖工作人員所拍的照片後分析,此怪魚很有可能就是鱷雀鱔。白雲湖公園水域開闊,又毗鄰多個城中村,常有市民無視勸阻在湖內野泳,肉食性的大型鱷雀鱔直接嚴重威脅到人身安全。
  • 廣州白雲湖公園肉食性大型「怪魚」已被捕獲:一抓就是兩條!
    記者2月17日下午獲悉之前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鱷雀鱔」怪魚已被廣州白雲湖管理處聯合委託的專業隊伍捕獲,毗鄰多個城中村常有市民無視勸阻在湖內野泳肉食性的大型鱷雀鱔直接嚴重威脅市民的人身安全白雲區和市農業農村局等多個部門密切關心「怪魚」,安排人員力量與白雲湖管理處一起商量解決對策。
  • 廣州白雲湖現大型不明魚類,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
    管理處提醒遊客切勿在水邊遊玩金羊網訊 記者何偉傑報導:白雲湖驚現大型「不明魚類」。記者2月12日從白雲湖方面獲悉,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中,發現一條體長約2米的大型魚類浮現水面。巨魚形狀奇特,由於只微微露出一小部分頭,而且片刻又沉入水裡,「身份」難以確認,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
  • 廣州一湖中捉到三隻巨型「兇猛水怪」,長1.5米重86斤
    近日,廣州一湖泊只見其中隱約浮著一條頭部扁長,身體呈暗黑色花紋的生物,不遠處還有多條死魚。接到遊客反映後,公園工作人員十分重視。隨後有專業人士主動請應經過多次抓捕,但都沒有任何收穫。 據了解,該湖泊的面積約4萬平方米,水深0.3米-3米,要將水抽乾十分的困難,工程量巨大。
  • 長1.5米重86斤的「巨型掠食性」魚類,為何現身廣州公園?
    近日廣州番禺七星崗公園中心湖並且湖內出現大量被咬死的魚類,經過圍捕抓抓獲三條「巨型水怪」——鱷雀鱔!其中最大的一條長達1.5米,重86斤!其實這種魚類我們大部分人都不認識,但是一些養殖愛好者對它們比較熟悉,水域內出現鱷雀鱔和他們所謂的「放生」不無關係,並且鱷雀鱔是一種側頭徹底的壞魚。
  • 白雲湖兩頭兇猛鱷雀鱔被捕獲
    原標題:白雲湖兩頭兇猛鱷雀鱔被捕獲   「我每天都去看有沒有捕到大魚,現在放心了」「為民除害,還湖安全」……   2月17日16時30分,引起廣泛關注的廣州白雲湖鱷雀鱔,被白雲湖管理處委託的專業隊伍捕獲。
  •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原標題:   2月9日,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過程中,在白雲湖西湖水域發現一條約2米長的「怪魚」。白雲區漁政專家分析稱,該怪魚很有可能是鱷雀鱔。資料顯示,鱷雀鱔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被稱為「水中殺手」, 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為此,白雲湖管理處在相關水域豎起了警示牌,並特別提示市民和遊客們切勿在白雲湖西湖水域下水或在水邊遊玩。
  • 鱷雀鱔:它是史前「活化石」,為何成為各國明令禁止的入侵物種?
    大部分的肉食魚類的肉質都很鮮美,例如鱖魚、鯰魚、鱸魚,但是鱷雀鱔的肉質十分粗糙,琺瑯質魚鱗太過堅硬,難以處理,而且鱷雀鱔的內臟,魚卵有毒,即使是在做菜方面花樣百出的大廚,也沒有辦法讓它變得有滋有味,不具備食用價讓它變得不受歡迎。
  • 美國一公園散發惡臭 原是大型鱷雀鱔死於湖中
    (圖為死亡鱷雀鱔)【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0日報導,3月7日,在美國紐奧良市的梅泰裡公園,工人們從一座瀉湖中打撈出一隻100磅(約45公斤)重的鱷雀鱔。工作人員在公園的網站上發布了鱷雀鱔的照片,並指出這隻鱷雀鱔被發現已經死亡。官員們從公園的瀉湖中拖出了這隻鱷雀鱔。目前還不清楚這隻鱷雀鱔已經在水中腐爛了多久。公園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工作人員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後發現了這隻鱷雀鱔,並最終追蹤到了這股令人作嘔氣味的來源。該公園在其臉書帳號上發布了這隻鱷雀鱔的照片,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一名網友說道:「那是什麼?它是魚嗎?
  • 安徽一公園湖中發現巨大黑影,竟是一條一米多長鱷魚,誰放的?
    一些釣魚愛好者,可能去過當地的市民公園裡釣魚。畢竟在城市裡,這裡是少有的野生魚棲息地—-然而在安徽蕪湖,今日卻有人在市民公園裡發現一條「食肉局手「!市民湖邊遊玩發現湖中巨大黑影隱現……然而,在湖區管理人員的搜捕下發現,這條時隱時現的黑色大魚,竟是一條兇猛的鱷魚!這種人來人往的公園湖裡怎麼會有鱷魚?又是從哪裡來?
  • 是誰破壞了生態平衡?
    我們知道,生態平衡是一種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確實如此,現代生態平衡的破壞多數是人為因素。
  • 廣東佛山丹灶仙湖內驚現1.58米巨型魚 或含劇毒
    廣東佛山丹灶仙湖內驚現1.58米巨型魚 或含劇毒2016-01-08 10:2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文\圖&nbsp廣州日報記者劉藝明&nbsp通訊員張喜洋    近日,南海丹灶一名市民在仙湖裡釣起了一條長達1.58米,重約90斤的巨型「魚怪」。經過丹灶農林漁業局工作人員的鑑定,這條「魚怪」原來是鱷雀鱔,是和「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這種「淡水殺手」在國內暫時沒有天敵,會嚴重破壞生態系統。
  • 西安一水族市場售食人魚 專家:會破壞生態平衡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一提到食人魚這個名字,不少人都會感到毛骨悚然,因為這種原產於南美的肉食魚生性兇殘,往往在水中成群活動,常將遇到的動物啃食的只剩白骨。近些年,我國各地也多次出現由於人們隨意放生食人魚而導致的傷人事件。
  • 佛山一男子欲放生尖牙怪魚被阻 該魚排卵有劇毒(圖)
    警方提醒,若被放生的外來物種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導致環境惡化,放生者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怪魚「野蠻生長」   男子欲將其放生被阻   7月18日上午9時許,高新派出所社區民警利永鵬正在轄區內的東平河邊巡邏,勸止群眾野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