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湖內驚現「巨型水怪」?專家稱:是「鱷雀鱔」,會破壞生態平衡!
金羊網 2020-10-28
此」水怪「學名為鱷雀鱔,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類,但對周圍水生態的影響較為惡劣。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汪曼 嚴藝文
上周五,在廣州番禺七星崗公園中心湖內,工作人員成功抓獲了三條「巨型水怪」。目前,公園負責人表示,此次被抓獲的三條「巨型水怪」已交由專業人士處理,公園中心湖一切正常。記者從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吳工程師處了解到,此」水怪「學名為鱷雀鱔,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類,但對周圍水生態的影響較為惡劣。
此次抓獲的三條「巨型水怪」,它們頭部扁長、身體呈暗黑色花紋,身上還能看到有鱗片,其中最大的一條長達1.5米,重86斤。在此之前,公園管理處就收到很多遊客的反映,稱看到湖裡有「水怪」出現。公園的保安也頻頻發現湖水中出現了大量被咬死的死魚。
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吳工程師介紹道,「市民口中的『水怪』學名叫做鱷雀鱔,原產於美洲地區,是北美7種雀鱔魚種中最大的一種,在中國屬於外來入侵物種,主要生活於純淡水,偶入鹹淡水,最長能長到3米,生性兇猛,只要是水裡的活物,大小通吃,幾乎沒有天敵,被稱為最兇猛的淡水魚類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鱷雀鱔的內臟尤其是卵含有劇毒,誤食可致死。」
其實,鱷雀鱔在廣州公開水域中,已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在2010年9月27日,有市民在花地河釣到一條鱷雀鱔;2018年9月,在番禺區南村鎮華南新城小區中心湖捕獲鱷雀鱔;2019年2月16日,在白雲湖捕獲一條長0.9米的小型鱷魚鱔,次日,又捕獲一條「彎腰弓背」的鱷魚鱔,體長約1.2米,重20斤。
目前沒有發現鱷雀鱔對人類的襲擊案例,記者從吳工程師處了解到,「一般來說,鱷雀鱔不會主動襲擊人類,但是,體型大的鱷雀鱔還是有可能威脅到人身安全的。其主要的危害還是在於對水生態的影響。一方面,幾乎所有水裡的活物都是它的捕食對象,包括魚類、甲殼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小型哺乳類以及腐肉。可以說它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其棲息的水域很少有其他魚類生存。另一方面,由於鱷雀鱔在排卵期能產生劇毒物質,這種魚一旦繁衍到天然水域之中,會對當地水中其他魚類造成很大傷害,嚴重破壞生態系統。」
在市內的一些花鳥蟲魚市場以及網店,鱷雀鱔被視為觀賞魚,以價格幾十元一條的在公開售賣。據廣州番禺七星崗公園管理處戴先生介紹:「這次捕獲的三條鱷雀鱔應該是市民養完然後拿過來這裡放生的。」
吳工程師說道:「一般不提倡私自放生水生動物,我們的增殖放流都是經過專家會議討論,對放生的環境、物種群落、生態系統等多方面進行論證的。」市民如發現周圍水域內出現鱷雀鱔,應及時聯繫專業部門、水域管理部門等,由專家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捕獲清除。同時,在公共水域內,市民也切勿野泳。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