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水城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意識形態工作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相關精神,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以脫貧攻堅工作為統領,著力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在全縣上下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得到了新發展。
抓好意識形態 築牢思想防線
抓組織領導。按照市委要求,縣委及時調整完善縣委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和意識形態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並定期召開縣委意識形態工作聯席會議,聽取各成員單位意識形態工作匯報,在黨內通報意識形態領域情況,分析研判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風險點,做好風險防範化解,研究部署意識形態領域工作。
抓宗教管理。按「四員體系」方案,選好縣級「督導員」明確鄉(鎮、街道)分管領導為鄉級聯絡員;選優村級「信息員」,全縣179個村(居、社區)明確1名村支書或主任作為村級信息員;選準場所「協管員」,著力加強對全縣宗教領域的風險點排查。
抓陣地建設。始終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權,確保正確的輿論導向。出臺《中共水城縣委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共水城縣委辦公室印發<水城縣新聞輿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試行)>的通知》等制度措施,切實加強對各類媒體的新聞宣傳與監管。出臺《水城縣關於報告會和講座等陣地的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著力加強和規範全縣舉辦的研討會、報告會、講座、論壇等陣地的管理。
強化理論武裝 夯實思想根基
狠抓中心組的學習,增強理論工作的帶動力。今年以來,水城縣委中心組始終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中心組成員自身的理論思維能力和戰略思維水平。
開展重大理論活動,擴大理論工作宣傳的影響力。水城縣按照高質量、快節奏、多層次、全覆蓋的要求,廣泛開展了面向基層和廣大群眾的宣講活動,各鄉(鎮、街道)黨(工)委、縣直各部門黨委(黨組)結工作實際成立120餘個宣講組深入鄉村、社區、機關、企業、部隊及15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宣講,全縣共開展各級各類宣講600餘場(次),聽取宣講人數4萬餘人次。
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加強理論調研的指導力。全縣各級領導幹部充分認識調研工作的重要性,把開展調查研究作為實施正確領導的基本功。切實轉變學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對一些帶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研討。真正把理論學習轉化為工作動力和發展成果,積極推動理論創新,推進水城縣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半年來,縣委中心組通過認真的調查研究,撰寫調研文章30餘篇。
擴大宣傳範圍 增強宣傳效果
2020年以來,共邀請中央、省、市媒體採訪29次,新華社(網)、中新社(網)、人民網、央視國際在線等發稿599篇,省、市級媒體發稿1510篇。《六盤水日報》27個專版,《烏蒙新報》130個專版。疫情期間,共策劃了「戰疫故事」、「戰疫前線」「把時間搶回去把損失補回來」等多個系列專題報導;脫貧攻堅系列在央視1套、央視2套、央視4套、央視記錄頻道推出《貴州水城:瑪瑙紅櫻桃搶先上市多渠道銷售效益好》、《凝心聚力謀發展「扶志扶智強技」激發脫貧內生動力》、《航拍中國》、《貴州六盤水幸福「小慢車」為脫貧致富按下快速鍵》等4個專題宣傳和紀錄片。
通過縣內媒體廣度宣傳。以全縣各鄉(鎮、街道)為切入點,從老百姓最關切的吃、穿、學、醫、住等內容入手,圍繞產業扶貧等內容,開設「生態水城發展成就巡禮」專欄,刊發猴場鄉、營盤鄉、坪寨鄉等12個鄉鎮專版,通過深度報導、圖文集納式專題報導等形式,全面展現水城縣脫貧攻堅成效。
通過省市級媒體精度宣傳。《六盤水日報》每天在一版、二版推出了醫療衛生、教育、交通、產業等有關脫貧攻堅的經驗、典型、做法;在《烏蒙新報》每天以一個專版推出涉及民生類的主題宣傳。《貴州日報》、《多彩貴州網》、《貴陽晚報》、《當代貴州》、《新浪貴州》、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國際在線、學習強國等媒體連續推送水城縣在發展路上的經驗成果。
通過社會廣泛宣傳。共組織各級各部門制定掛出、張貼脫貧攻堅、掃黑除惡海報10225條(張),在六六、水盤、杭瑞高速、城區高杆廣告牌掛出各類大型宣傳標語203幅(塊)。
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加快建設文化強國
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工作。充分發揮文學藝術界作用,全縣文藝工作者創作抗疫相關作品300餘篇(幅)。出版《水城文學》第二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輯)。收錄小說、散文、詩歌、散文詩、古詩詞等作品20餘篇。在六盤水烏蒙新報舉辦專版3期次,刊出作品20餘篇。舉辦「抗擊新冠疫情、決勝脫貧攻堅」書畫展1期次,展出作品135幅,其中:農民畫抗擊新冠肺炎57幅,不斷補充廣大幹部群眾抗疫精神之鈣。
切實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落實典型選樹激勵。縣精神文明辦積極推動,全縣各級各單位認真宣傳貫徹《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的相關精神,疫情發生以來已累計向市級以上推薦「身邊好人」72人,推薦「脫貧攻堅群英譜」33人,推薦「疫情防控優秀志願者21人。通過宣傳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凝聚起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突出「我的中國夢」主題,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系列活動,按照中央、省、市部署推進各項德育活動,抓好春節、清明、五四、端午等重要節假日活動的開展,別開生面開展了網絡祭英烈、爭做美德少年、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優秀童謠徵集傳唱等系列活動。加大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力度,將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各項指標納入」四在學校.幸福校園」建設內容,整合各類資金投入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工作。2020年實施鄉村學校年宮項目2所,推動鄉村學校少年宮成為廣大農村學生德育工作主陣地。
開展感恩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道德講堂等陣地,協調文旅、婦聯、團委等部門,開展婦女夜校、四點半課堂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群眾的新生活提供了精神動力。在易扶搬遷安置點開展搬遷群眾心裡調適感恩教育。
抓好文化產業發展 提升旅遊競爭力
調研並匯總2015年至2019年省、市、縣三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的發展狀況,認真對2015年至2019年組織申報獲得省級、市級、縣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發展狀況進行調查摸底和原因分析。
統籌協調文化旅遊局、教育局、市場監管局、經信局、水城經開區、鐘山經濟開發區等11個文化產業統計工作涉及職能部門開展文化產業增加值統計,全力以赴參與統計工作。
鼓勵企業大膽創新,形成文化+N模式多元發展。更新企業發展理念,形成文化扶貧大趨勢,組織申報線上文博會參展資料,已申報貴州夜郎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貴州省野玉海山地旅遊度假區。
配合水城縣發改局上報了水城縣文化產業中央補助資金「千萬級」項目: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野玉海景區升級改造項目,此項目預計2020年6月開工,2021年12月完工。
抓好網絡輿情監管 助推平安水城建設
抓好網絡輿情監測處置。截止目前,共處置涉貧網絡輿情23起。輿情主要來源為網媒、報紙(數字報)、論壇、微信、微博,活躍媒體主要有新浪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
抓好網絡評論及引導。2020年,縣委宣傳部網際網路輿情研究中心積極響應上級網信部門網評指令,執行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間、全國及貴州省「兩會」期間等黨和國家重大活動期間的各項網絡評論及輿論引導任務80餘次,發動網評員參與轉發2000餘條次、跟帖評論達400餘條次。唱響網絡主旋律,發出網絡好聲音。
抓好屬地新媒體平臺監管。縣委宣傳部網際網路輿情研究中心還對屬地網站進行不定期巡查,對全縣各部門、各鄉(鎮、街道)開設的100餘個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進行巡查和監管。積極組織動員縣內網評員對網上違法違規有害信息進行舉報;協調指導縣政府門戶網在網站首頁公布網絡不良信息、違法違規有害信息舉報電話和處置辦法。
全力以赴抓落實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
水城縣委宣傳部全體幹部職工,始終堅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提升政治站位,勇於擔當作為,把宣傳報導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緊緊抓在手上,聚焦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三個落實」,第一時間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強化工作統籌、謀劃、安排、調度、督促、問效。
與此同時,先後多次召開部務會議,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主要領導率先垂範、以上率下,親自研究、親自部署、堅持每個月吃住在村不低於20天、班子同心同德,團結奮進,緊扣「確保高質量、打贏收官戰」的目標,紮實有序推進掛牌督戰和鞏固脫貧成效各項工作。
李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定琿
編輯 屠琪
編審 馬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