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遙的人生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活一輩子,值得愛的東西有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讓人瞬間清醒的4句話,送給正在努力的你。
01關於夢想:你不努力,就真的只能是「白日夢想家」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總是會覺得夢想對於自己而言很遙遠,等到了一定的年紀才突然明白,真正的夢想其實就好像一個目標,要具有一定的可實現性。
沒有誰嘴邊喊著有自己的追求,有夢想,卻不付諸行動,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的,這不切實際。
在林清玄小的時候,他曾對父親說,自己長大以後想要當作家,但是父親卻並不看好他的想法,甚至直接一巴掌扇過來:沒出息!
對於他的父親而言,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當作家簡直就是白日做夢,根本不可能實現。
在林清玄17歲的那年,他決定離開家鄉,去外面的世界走走。
為了能夠掙到生活費養活自己,當過服務員,做過碼頭上的工人,也做過許多的髒活累活,幸運似乎並不關注他,但他卻始終未曾放棄過自己的夢想,一有時間就寫作。
而對於作品,他也從不馬虎,每一篇稿子都要認真對待,別人或許三五天可以寫好一篇文字,但他卻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去仔細揣摩,在他看來如果沒有別人優秀,那就要用勤奮來彌補。
17歲的時候,他開始發布作品,20歲時出版了第一本書《蓮花之路》。夢想或許對於我們而言並不值錢,但是努力的這個過程卻是萬金都不能相提並論的。
在我第一次看到林清玄身上發生的這個故事時,就在思考自己的夢想,有很多,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有些不切實際,有的卻也已經被自己實現。
而同樣的,一個人還是必須有一個夢想的,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千萬不要輕易就覺得你的夢想對於自己而言沒有多大的價值,但當你真正開始去決定實現時,就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就已經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途。
如果你感到累了,又或者你覺得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想要放棄了,那就去想一想你的夢想,面對夢想你可以認慫,但是不能輕易認輸。
02關於生活:痛苦,不是因為得到的太少,而在於追求的太多
在我們的身邊,不快樂的人總是有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很多的人不懂得知足,對於很多東西太過的執著,最後累的是自己,苦的也是自己。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哪些道理是你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才突然明白的。」
其中有一個高贊的回答就是:「知足對於一個人而言真的太重要了,知足才會常樂,以前不是很明白,知道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才漸漸懂得,而對於不知足的人,就好像面前擺了十把椅子,每一把都試過之後,卻沒有一把是讓自己滿足的。」
隨後,他分享了自己身上發生是一些事情,以前在年輕的時候總是想著要去與人比較,總會覺得自己要比別人過得好,於是就拼命的去掙錢,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到最後身體跨了,才發現自己掙的錢卻換不來身體的健康。
而禍不單行的是母親也因為上了年紀,患上了病,這才讓他突然明白過來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認真的和父母在一起好好相聚了,以前想要的,雖然現在得到了,卻發現自己在這個過程裡也失去了很多。
不要想著去與人相比較,每個人都有著每個人自己的生活,追求的東西適合自己才會是最重要也最好的。
在生活裡,沒有誰是容易的,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而努力著,但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得到的不夠多,而在於我們已經得到了一些東西之後就想要得到一些其他的東西,不懂得知足,就是一個人不開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樣的,生活裡之所以很多人活得不開心,就在於過多的去在意與計較一些得失,過重的看待生活裡發生的一些事情,懂得放下,才會活得從容些。
03關於為人:成熟的人,從不活在自己的情緒裡
沒有誰是沒有情緒的,誰都會有情緒,只是有的人懂得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有的人卻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人,那麼生活也就過得自在很多,而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人,只會讓自己陷入煩惱中。
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家庭中,丈夫剛剛工作完回家,因為在上班的時候被領導尋了一頓,於是回家後就心情不好,看到妻子躺在沙發上時,便對妻子發脾氣。
忙碌了一天的妻子突然被丈夫說了一頓心情也變得更糟了,孩子放學回家,因為書包沒有放好,妻子就把孩子訓了一頓,孩子哭著跑出了家,不小心踩到了一隻狗,狗受驚後亂跑一通,恰巧就撞到了一位有心臟病的老人,結果老人住進了醫院。
在心理學上,這個故事常常被用來開導那些脾氣不好,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人,而這個故事之所以典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把負面情緒所帶來的一系列可能發現的影響都例舉了出來。
一個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往往就很容易受到身邊一些事情的影響,很容易就因為一些小事就影響到自己的心情,而事實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隨意的將脾氣暴露在自己面前,其實也是一種情商低的行為。
所以,要學著讓自己靜下來,衝動或者情緒波動較大時不去做決定,要明白一個人在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往往都是錯的。
少去生氣,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往往也都是從情緒穩定開始。
04關於心態:心悅則物美,心悲則事哀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心態不好,註定了會是一個弱者。
確實,心態對於一個人而言真的太重要的了,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生活,其中就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你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人。
蘇軾的一生可以說都是貶謫中度過的,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因為自己這些不幸的遭遇而放棄生活,相反,他比一般的人更加的熱愛生活,發生生活中隱藏的那些美。
在被貶至黃州時,為了能夠養活自己與家人,他親自開荒地,挖魚塘,栽種橘樹,把生活過得平淡卻具有詩意,沒有一點不高興的意思。
當他在吃野菜的時候,會感慨道:」人間有味是清歡。「
面對自然中的一些美景,在他的詞中所描繪的就是:」江水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這些都讓蘇軾的生活變得簡單但是卻有趣。
在蘇軾的身上其實可以看到很多我們現在人比較缺乏的一些品質,在他的詩詞中,最典型的一種情感就是豁達樂觀,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
這些,又都與蘇軾的心態有著緊密的聯繫,一個人心態放正了,那麼大事也就變成了小事,而小事也就慢慢地會被自己消化,心態如果不行,那麼就生活在怎麼優越也難以獲得真正的滿足。
我一直都很認同的一個觀點就是一個人活得越從容,那麼往往他的心態就越好,所以,想要知道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如何,只需要看待他對待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的態度就可以知道了。
常說:」心悅則物美,心悲則事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文/拾書情感
一個理性的文字治癒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