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12月9號,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最新打造的重型運載火箭「星艦」原型機SN8,在當天成功地進行了試飛,只不過火箭在飛行了7分鐘之後,在著陸的過程中因為意外碰撞導致了意外發生,整枚火箭在巨大的火光中被炸成了碎片。而爆炸發生之後的著陸場陷入了一片火海。雖然此次星艦原型機著陸失敗,但是身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CEP,馬斯克仍然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宣布試飛成功,並聲稱他們已經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所有有價值數據」。
無獨有偶的是,幾乎就在同一天,我們的長徵11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兩枚專門用來觀測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送入了預定軌道並成功運行。此次發射的衛星可對黑洞、中子星等極端天體的劇烈爆發現象進行觀測,快速下傳並發布觀測警報,幫助科學家們可以更好地利用望遠鏡對這些天體現象進行觀測,同時也為「多波段、多信使」空間高能望遠鏡添油助力,為人類的航天事業貢獻「中國力量」。
目前中美兩國都在加快各自的航天工作計劃,而且兩國都不約而同地將目標放在了登月上,對於我們而言,實現載人登月意味著我們的航天實力將上升到一個新臺階,尤其是月面基地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過去長久以來都是處於西方話語體系下的構想,但是這個想法如今有望被我們率先實現。因此嫦娥五號的登月採集樣本,將是我們未來修建月面基地的第一步。
而美國在過去因為缺乏足夠強力的競爭對手,很多探索計劃都因為缺乏足夠的經費而擱置,直到中國開始在外層空間探索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新成就之後,美國意識到自己雖然還處於領先位置,但是一個新的挑戰者已經出現,而且和當年的蘇聯不同,中國的航天計劃雖然沒有龐大的經費做支撐,但是每一步都是穩紮穩打,在這種「小步快跑」的情況下實現了對美國的追趕,而在這背後,是無數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反覆測試和試驗才帶來的結果。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正在被動地參加一場新的太空競賽中,只不過同當年蘇聯的較量不一樣的是,如今只有美國自己單方面地將意識形態完全融入其中,意圖通過重新確立自己在太空競賽中的絕對主導地位,來彰顯自己全球霸主的身份。因此「大幹快上」將成為未來美國航天工作的主基調,但是這並不會妨礙到我們自己的航天探索工作,更不會落入美國設好的陷阱中任人宰割,重演當年美蘇太空爭霸的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