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全球的氣候變化越來越變幻莫測,澳大利亞的大火、我國上半年的大雨、美國的山火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害。
在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冰蓋又破裂了一大塊,這雖然沒有直接造成很大損失,卻也為世界氣候的變化敲響了警鐘。
在我們的印象中,北極始終是冰天雪地的,而現在,北極的氣候正在向著什麼樣的方向來發展。
在格陵蘭島的東北部的地區,它的冰蓋破裂了大概有110平方公裡。
丹麥和格陵蘭國家地質調查局稱,冰蓋破裂的峽灣長約80公裡,寬約20公裡。在過去的兩年中冰蓋的面積損失都超過了50平方公裡。
隨著氣候變化推動北極溫度升高,曾經堅如磐石的海冰覆蓋層一直在縮小,到近幾年來的新低。
今年預計將是四十年來第二低的紀錄。第一低記錄是2012年,當年有非常大的颶風,刮破了很大一塊海冰。
隨著氣候變化的繼續,科學家們說海冰不太可能恢復到過去的水平。
原本北極區的居民可以依靠經驗來預測野生動物的遷徙,以及海豹和北極熊的數量。
但是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這種可預測性已經減弱。
居民們說:「事情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傳統知識的持有者,你不能保證你的預測會成功,因為氣候已經在不斷變化。」
本周一,發表了一份關於北極氣候的研究報告,稱北極地區已經開始完全過渡到新的氣候體制。
該論文的主要作者,氣候科學家,蘿拉·蘭德魯姆表示,與幾十年前相比,氣候變化「驚人地迅速」。
該研究考察了三個參數以表徵氣候的轉變:海冰,溫度和降水(雨量與雪量)。
該研究說,在本世紀末之前,如果我們繼續以高速率產生排放溫室氣體,將會出現一個新的北極。
到2100年,北極一年可能會停冰三到四個月;北冰洋大部分地區的秋季和冬季溫度將升高16至28度;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增加,與20世紀的情況相比,降雨將取代降雪,每年的雨季將延長2-4個月。
研究表明,這些變化將產生廣泛而巨大的後果,將影響生態系統,水資源管理,糧食計劃和基礎設施。
減緩氣候的改變,需要我們全人類的共同努力。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