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後會產生裝修汙染,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了,但如何去確定汙染的狀態呢,針對甲醛的檢測也成為一件大事。面對市場上的各種方法,如網經的電子檢測儀,到底是否有用呢是有一定成本的。從現場採樣到實驗室分析,再到得出後數據,每個環節要求都很嚴格。陷阱快速陷阱。一般消費者進行室內環境檢測都希望儘快了解汙染情況,但是室內環境檢測服務如同人們進行體檢一樣,國家規定的標準方法必須是經過實驗室的檢測過程才能出具數據,目前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的正規檢測實驗室的結果出具時間為現場採樣後三至七個工作日。一些檢測遊擊隊利用一些簡單的現場檢測儀出具的數據根本不可信。陷阱免費陷阱。一些公司利用消費者想進行室內環境檢測又怕多花錢的心理,以免費進行室內環境檢測作為誘餌,人為的使室內環境汙染病情「虛高」,虛報室內環境汙染程度來恐嚇消費者,然後高價進行室內環境汙染治理產品的推銷和淨化治理。
去年,一朋友家的新房改造工作已經完成。考慮到有小朋友,他特意在網上以398元的價格買了一臺家用甲醛檢測儀。
收到貨後,朋大戲反覆測試了他的新房,但奇怪的是每次測試數據都不同,而且差距很大。溫度273K;P――採樣點的大氣壓力,kPa;P0――標準狀態下的大氣壓力,101kPa。式中:C――空氣中甲醛mg/m3;A――樣品溶液的吸光度;A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Bg――由6.1項得到的計算因子,微克/吸光度;V0――換算成標準狀態下的採樣體積,用5ml樣品溶液,本法測定範圍為0.1~1.5μg;採樣體積為10L時,可測濃度範圍0.01~0.15mg/m3。本標檢出0.056μg甲醛。10μg酚、2μg醛以及二氯化氮對本法無幹擾。二氧化硫共存時,使測定結果偏低。因此對二氧化硫幹擾不可忽視,可將氣樣先通過硫酸錳濾紙過濾器(見附錄B),予以排除。7.5再現性:當甲醛含量為0.1,0.6。
從那時起,他就不用擔心了,他從網際網路上購買了兩臺甲醛探測器,並同時對三臺設備進行了測試。數據差距仍然很大。
這一次,他完全失去了對這些產品的信心,然後他找到了一家甲醛檢測和管理公司來測試和管理他的新房子。
「網上購物的三款探測器售價近千元,而且全都上架了。」幾天前,當看到中央電視臺的報導時,他覺得探測器市場「很深」。
中央電視臺播出淨紅產品甲醛檢測儀後,很多人開始關注市場上的甲醛檢測和處理公司。記者搜索了「室內甲醛檢測和處理」這一關鍵詞,發現了10多家聲稱「專業從事甲醛檢測和治理」的公司。
記者走訪了五家公司,理由是「新房裝修需要甲醛檢測」。結果發現,個別公司使用的測試設備幾乎與中央電視臺曝出來不合格的產品相同。
工作人員介紹說,房屋測試費用僅為60元至100元。如果甲醛超標,則需要另外計算處理費。
此測試結果準確嗎?記者諮詢了坤宇環保註冊工程師。據工程師介紹,目前專業的甲醛檢測儀分析方法一般為酚試分光光度法,程序複雜,吸收液在現場取樣後密封保存,送到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的檢測,然後用專業設備檢測和計算。本標準適用於環境空氣中氨的測定,也適用於惡臭源廠界空氣中氨的測定。本標準的方法檢出限為0.1μg/10ml吸收液。當吸收液總體積為10ml,採樣體積為1~4L時,氨的檢出限為0.025mg/m3,測定下限為0.10mg/m3,測定上限為12mg/m3。當吸收液總體積為10ml,採樣體積為25L時,氨的檢出限為0.004mg/m3,測定下限為0.016mg/m3。氨被稀硫酸吸收液吸收後,生成硫酸銨。在亞鐵存在下,銨離子與水楊酸和次反應生成藍色絡合物,在波長697nm處測定吸光度。吸光度與氨的含量成正比,根據吸光度計算氨的含量。有機胺濃度大於1mg/m3時對測定有幹擾,不適用於本標準。除非另有說明。
檢測器不可靠,檢測機構以區分。室內甲醛檢測應該做些什麼?在這方面,市場監管部門的有關人員介紹說,甲醛檢測機制比檢測機更可信,但檢驗機構的選擇應首先考察對方是否在工商部門註冊,業務範圍是否包括甲醛檢測項目,是否有出具CMA檢測報告。
「專業檢測機構將在市場監督局(原質量監督局)網站上擁有CMA(中國計量)認證實驗室。」上述人員表示,如果該機構的實驗室同時接收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證委員會)認證,測試質量更可信。
甲醛是一種無色的——有害氣體。新房改造後,將生產甲醛。甲醛是非常有害的。而且一般來說裝修並不會單獨只有一種在家氣體,比較常見還包括三苯芳得烴類,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等,所以只單獨檢測甲醛並不合適,
另外需要提醒各位的,選擇檢測單位的時候,應該先確定其他準確性和有效性,因為我們做檢測的原因就是想知道室內汙染的物質和含量是否符合居住生活和工作的標準狀態,所以找到一家專業正規的單位尤其重要,否則不僅會誤導花費不必要的費用(治理的費用),更擔心的是將不合格的說成合格,那麼會給入住帶來更加大的潛在危害,如果檢測治理他都進行,那麼就應該小心了,正常來說檢測的治理是不能由同一家單位進行的,這個是分開的,不然何來公正,
趨利原則檢測只有超標的情況下才會進行治理,所以一些不良商家就以低價來吸引客戶進行檢測,但檢測過後就是超標很高,然後就推銷進行治理,這種檢測根本不可信。而且正規有效的檢測單位也不會檢測後在進行治理,如果有那就要小心了,以因花了一個便宜的價格賺到了,其實得到不僅是無用的而且還可能是完全誤導自己的,一個家裡面檢測一次的費不會低於千元的,因為檢測可不僅只是人工,還有材料成本以及設備折舊單位的運營成本等,所以不會是幾十塊或者百來塊錢可以完成,這些連真正檢測成的耗材費用都不夠,更不用說還有有工和利潤了,商家怎麼會做賠本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