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氣結構,槍管後座,槍機後座,扯扯常見的那些槍械自動原理

2021-01-15 瘋狗的輕武

估計諸位喜歡看輕武器的哥們對什麼導氣式原理啊,槍管短後座原理之類的名詞特耳熟。但對這到底是個什麼玩意或就有些懵,那麼今天就普及一下目前主流的三種自動原理大類,然後隨便扯扯適用於什麼槍種。當然,熟知槍械的大佬可以無視。

槍管後座:

這也是最早的槍械自動原理,1884年,美國人馬克沁創造了槍管後座原理,並且造出了第一挺正兒八經意義上的重機槍——馬克沁機槍。從此之後,打仗抱團衝鋒成了找死的最佳途徑。

這種原理的特點是槍管和槍機通過子彈發射的後坐力一起往後退,退到一定程度之後槍管復位,槍機繼續往後,完成退彈,然後又通過後面的復進簧復位,完成進彈,閉鎖。這結構優點是比較簡單,管你弱雞9mm手槍彈還是12.7mm大口徑機槍彈都能用這種自動原理。但缺點也能擺一籮筐,主要都是槍管會動帶來的,比如進沙子影響槍管後退會導致卡殼啊,會動的管子不能上刺刀,會動的管子會影響子彈出膛的一致性——也就是精度比較差;要等槍管子復位導致射速也不咋地。↓M2老乾媽

常見的槍管後座原理的都是一些對精度沒啥要求的,比如重機槍,手槍什麼的,尤其是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手槍都是這個原理;另外MG42也是這個原理,為了解決射速問題,它在槍口這裡設計了個集氣助退器,讓燃氣更有效的退管子。↓MG42

當然它的細分很多,總的分成常見於槍械的槍管短後座以及常用於炮的炮管長後座,槍管短後座的也可以分什麼傾斜槍管(比如1911)、旋轉槍管(比如92式)、直接後退(比如瓦爾特P38),總之只要發射的時候,槍管子跟著槍機一起被子彈的後坐力推動了,那就是槍管後坐式。

槍機後座:

這也叫自由槍機式,這比槍管後座結構還要簡單一些。只動槍機不動管,槍管永遠是固定的,靠子彈時候的火藥燃氣反衝,推著彈殼,彈殼再推著槍機往後退殼,復進簧再帶著槍機復位。這種結構的優點是結構真的再簡單不過了....缺點也是一大堆,比如閉鎖力量全靠槍機和彈簧,所以密閉性差,而且基本還都用開膛待擊的原理,槍機動作也大,因此連射精度感人,而且缺乏可靠的閉鎖導致它不能用大威力的子彈,因此基本也就一竿子打手槍彈的衝鋒鎗在用。

但是它不靠譜的原因是主要出在閉鎖上,所以後來有一些延遲閉鎖的改進,比如法雞FAMAS上用槓桿延遲開鎖,德棍的G3、MP5什麼的用上滾輪延遲開鎖,這種改進基本解決了在槍膛壓力最高的時候保持閉鎖,等膛壓降低了才開鎖,保證了單發時候的精度,然並卵的是成本也增加了,可靠性也降低了。咱們把這種增加了延遲閉鎖裝置的自由槍機叫做半自由槍機。↓滾珠延遲開鎖,是不是和MG42很像?對,這就是德棍G3/MP5上用的

導氣式:

這種原理是目前步槍和半自動狙最常用的結構,分成兩個大類,一種是直接氣吹式(AR),一個是活塞式(AK/SCAR)。直接氣吹式通過一根導氣管,把火藥燃氣吹入回槍機那邊,靠這股爆炸性的火藥燃氣把槍機往後推。活塞式則是在在槍口導氣孔那邊塞個活塞,然後火藥燃氣推動活塞,活塞連著活塞杆帶動槍機往後。我覺得還是丟圖說的清楚一點...下面這個是AR的氣吹

這種結構省掉了活塞和活塞杆子那套零件,結構簡單,而且還輕便,後坐力也小。但這種開放式的吹氣很容易讓質量不好的火藥燃氣弄髒槍機,導致復進不到位、開閉鎖卡住之類的毛病。越戰早期的M16就吃夠了這個苦。

在說下活塞導氣,AK這類長活塞和槍機是一個整體,而且為了增加可靠性,弄了又重又長的活塞杆增加質量用以確保退殼和進彈順利。但又是因為活動的零件又多又重,全自動時候楞大一個槍機來回摩擦,會讓槍抖的和水裡撈出來的狗一樣。所以現代一般都用下面這種短活塞

短活塞相對比長活塞精緻的多,加工工藝和拆解保養比較複雜,但相對長活塞,這貨的零件運動要小,連射精度也要靠譜的多;可靠性上也比直接氣吹靠譜的多。因此現代許多既要滿足高精度,又要滿足惡劣環境下可靠性的槍都是這種結構。比如HK416,SCAR,AUG,95式之類。

總的來說吧,以上三種原理其實都適合運用於不同用途的武器,咱不能說那種最好。比方槍管後坐的玩意雖然精度不咋地,但機槍和手槍本身對精度要求也不大,而且槍管短後座還能把後坐力讓槍管和槍機承擔一部分,射擊的時候更穩。自由槍機的精度也不咋地,威力也不咋地,但便宜啊...加上一些延遲開鎖的裝置之後精度也不就上來了麼。導氣式雖然貴,但準啊,可靠啊,能承受更高的膛壓啊。所以嘛,什麼槍用什麼原理,什麼環境作戰設計什麼槍。我更想說的,給槍做個排名這種事兒很蠢,畢竟每一種武器都是在特定環境下設計的,因此不能光從幾點說好壞。但爛槍還是能排名次的...比如南部,比如邵沙,比如L85~

相關焦點

  • 漫談槍械導氣活塞式結構的原理與實現方式
    1、導氣活塞式原理的類型:導氣活塞式自動武器的結構類型一般有三種:長行程導氣活塞式、短行程導氣活塞式和吹氣式/直接導氣式。前兩者的汽缸位於機頭前方、導氣孔附近;而後者的汽缸位於機頭後方,遠離導氣孔。由於吹氣式相對手拉機(非自動原理)增加了導氣和驅動活塞-槍機框開鎖的環節,影響了子彈出膛前系統的穩定性,所以其精度再高也趕不上手拉機。
  • 錦上添花,槍械中的空倉掛機-Lever
    但大家在看看槍戰片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鏡頭,一般手槍更加明顯,套筒後坐到最後不會前進,露出前方的槍管這樣的情景,就好像下圖描述的這樣。所以槍械設計師們就研究如何在彈膛中的子彈全部消耗完畢之後,槍械給射手一定的提示作用。於是他們想到在託彈板上做文章,在託彈板上設計一個凸形突起。槍膛中最後一發子彈的彈殼被拋出之後,託彈板的凸起就會擋在槍機前進的道路上,這個時候再想進行槍機前推,這一動作就會被託彈板上的凸起卡住槍機就沒有辦法前進。士兵就會了解到自己的槍械已經沒有了子彈需要重新裝填,這是最早空倉掛機所起到的作用。
  • 影響後世槍械的早期火器——火繩槍,被稱為現代槍械之祖
    火繩槍火繩槍堪稱是現代扳機類槍械的鼻祖,它具有槍械的三個重要特徵——槍管、這樣只有當使用者將蛇杆尾部上壓時,蛇杆頂部夾住的火繩才會扣擊在火藥池內,若是不對蛇杆尾部施加壓力,那麼金屬簧片就會自動撐起蛇杆,使其遠離火藥池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這是一種很實用的設計,後世的火繩槍大都沿用了這一設計。
  • 盤點那些被稱為「擼子」的手槍:一槍二馬三花口四蛇五狗張嘴蹬
    盒子炮抗戰時期,出現在中國戰場上的那些武器也被起了綽號,非常的有趣。比如盒子炮、花機關,王八盒子、歪把子,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那些被稱為「擼子」的手槍:一槍二馬三花口四蛇五狗張嘴蹬。之所以叫擼子,是因為開槍前要擼一下,指用手向後輕拉一下套筒或槍機以便讓槍彈上膛。一槍指的是槍牌擼子,白朗寧M1900手槍白朗寧M1900手槍是比利時FN公司早期生產的一種自動手槍,它由著名的槍械設計大師約翰-白朗寧設計。該槍採用自由槍機後坐原理,復進簧在裝在槍管上方的管子裡。全槍由槍管、套筒、握把和彈匣組成,發射7.65mm半突緣式白朗寧手槍彈。
  • [奇葩槍械談]FG42的無託弟弟,腐國寇薩科EM1輕機槍
    咱們知道德國人二戰有款供給傘兵用作壓制火力的FG42自動步槍(或者說是機槍),但最後因為全威力步槍彈的自動射擊不好控制,以及結構過於複雜而昂貴。外加德國人自打克裡特島之後就沒怎麼玩空中大撒兵,所以FG42並算不上成功。
  • 《使命召喚:戰區》槍械數據優劣分析
    《使命召喚戰區》中玩家如果想戰勝其他玩家成功吃雞,一把強力的槍械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我們在選擇槍械的時候應該選擇哪一把呢,下面帶來由「疲勞的」分享的《使命召喚戰區》槍械數據優劣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 槍械設計者:設計半自動步槍太難了!
    1867年,德國工程師毛瑟兄弟發明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該槍機有一個拉殼鉤,能抓住彈殼的底緣,向後拉時將彈殼拋出彈倉,向前推時將下一發子彈壓入槍膛,同時完成退殼和裝彈兩個動作,簡化了裝彈步驟,大大加快了步槍射速。毛瑟兄弟將其應用在1871式步槍上,成為旋轉後拉式步槍的雛形。
  • 聽聽槍械高手點評AK系列突擊步槍的優點與缺陷
    AK系列是怎麼誕生的,自動方式以及性能參數,這些百度上已經是相當多了,本戰車也就不再贅述,就先來講講AK系列的槍枝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圖2:AK槍械家族原料簡單便於生產第二,結構緊湊,易於保養維護。AK47/AKM在不完全分解的狀態下只有8個重要部件!即使是對槍械一竅不通的菜鳥只要花一丁點時間稍加培訓,就能熟練掌握。第三,動作可靠,故障率低。
  • 從「笛哨」到自動,手槍這750年發展簡史
    火山手槍可以視作槓桿原理連珠槍械的早期嘗試,它通過扳機護圈來回推動裝填,採用了管式彈倉,而且子彈非常有意思。就一個彈頭,發射藥和火帽塞在彈頭裡面,擊發的時候整個彈頭就出去了,不用考慮拋殼(無殼彈...)不過考慮到彈頭內裝藥量有限,因此這種火山手槍殺傷力很差,但它開啟了手動連發武器的新時代。
  • 軍事博物館看展:從火門槍到自動槍,從槍械文物看五百年槍史
    火門槍  從槍管後端火門點火發射的槍械(上圖)。中國在公元13世紀末發明的火箭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  火繩槍  利用火繩槍機點火發射的前裝槍(上圖)。15世紀初葉出現於歐洲,由火門槍改進而來。該槍首次應用機械原理設計了專門的槍機。全槍由槍管、槍託和火繩槍機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