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已知海洋最深處,到底有多深呢?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最深可達11千米(範圍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
該海溝位於太平洋地區,並且是非常接近日本。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可能看到一些報告,說日本正在往馬裡亞納海溝靠近,最終可能會滑落到該區域,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其實很久已經沒有相關性研究了,是不是真的不清楚,如果是真的,這裡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馬裡亞納海溝確實比較深,能夠「裝下」日本。
這裡大家看看就行,如果真的有一天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麼海洋區域的變動肯定會很大,最直觀的可能就是海平面的變化較大,對世界各地的沿海或者低洼地地帶——帶來一定的影響,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海溝的一些情況。
馬裡亞納海溝底部還能往下嗎?
能不能往下其實我們分析下它的形成就知道,馬裡亞納海溝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導致的,也就是說馬裡亞納海溝是位於地球「大板塊」的區域,一旦地球的板塊出現運動,那麼馬裡亞納海溝就會相應地出現變化。
並且如今可以證實的是,地球的所有板塊每天都在發生運動,只是強度大小不一樣,同時在板塊運動的時候會產生地震等自然災難。
而馬裡亞納海溝位於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的「對接點」,如果站在碰撞的角度來說,當兩個板塊發生碰撞擠壓的時候,馬裡亞納海溝可能只會將深度縮小,而兩個板塊發生反方向移動的時候,肯定就會出現擴大,所以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還是有可能繼續往下的,也就是變得更深,也就是說馬裡亞納海溝的深度可能還會繼續增長,這完全決定了兩個板塊的運動方向。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擠壓就一定會縮小,分開就一定擴大,板塊在運動過程之中也可能形成其他的效應,例如:板塊巖石脫落,那麼就會填補海溝,我們如果排除所有的意外情況,那就是只有擴大和縮小的問題,所以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繼續往下還是存在這個可能性。
如馬裡亞納海溝繼續往下,會不會到地心?
從地球的內部結構來說,地球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個部分,而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千米,從這個數據我們對比一下,海溝的最深處可達11千米,那麼相差值也是有約6千米,所以從馬裡亞納海溝到地球地殼的「終點」都差很遠,暫時不可能到達地心的。同時我們想的地心也是位於到了地核區間了,地幔的厚度也還在2800km以上。
所以除非地球真的有一天出現了「分裂」,那麼才可能將地球分開進入到地心區間,很顯然這不是一個可能的事情。並且地球的板塊運動也是在地殼上面,連地幔的區域都不太可能到達,就不用說地心的問題了。
這是一個很明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所以馬裡亞納海溝底部就算是還能往下繼續延伸,也不太可能到地心區域,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地球徹底分裂了,最後我們來了解下馬裡亞納海溝的一些天然資源問題。
馬裡亞納海溝下面到底有什麼?發現了害怕的東西?
馬裡亞納海溝作為地球已知最深的區域,很多東西肯定都是人類未知的。它同樣是涵蓋了淺水區域的一些生物生命體等等。
根據科學記載數據顯示,海溝的生物生存能力非常的強,在2014年的時候,科學家在馬裡亞納海溝8145米的海床上發現了一種魚類,這比先前紀錄深了將近500米。所以這次的探索也引發了大家的熱議,生物的抗壓能力居然有這麼強,
對於馬裡亞納海溝來說,該區域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匱乏,因此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所以能在海溝8145米下面發現生物,真的是一個奇蹟,當然過後還有一個探索結果發現,在此前確認有魚的最深處是8370米,所以生物的承受能力是遠大於人類,完全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很多,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海溝下面的生物是顛覆我們想像的一個時期。
不過除了這些有利的東西之外,在馬裡亞納海溝還有存在令科學家們擔心,害怕的東西,因為人類的垃圾汙染已經進入到了世界最深的海溝,對生態系統的擔心,害怕是有必要的了,在這麼深的區域都能找到人類的塑料垃圾,所以地球已經汙染到了不敢想像的境界,所以這提醒了人類應該好好保護環境,不能反向逆轉,持續下去最終將會影響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