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原始森林保護的艱辛十年(四)

2020-12-07 網易探索

綠色和平的船航行在平靜的亞馬遜雨林的河流中。

巴西,2007。因為挖掘金礦,河流在金礦探礦營改道。這些探礦者們挖礦時使用了汞,汙染環境,並給當地居民的健康帶來危害。

巴西,2008。大片的森林被農民燒毀,只為了開闢土地種植大豆和畜牧。

拯救亞馬遜 Bailing out the Amazon

我們已經為保護亞馬遜付出了整整十個年頭的努力。今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峰會將是我們拯救森林的最好時機。保護樹木人士已經整整戰鬥了40年,他們告訴大家,機會到了。這是我們拯救樹木的最好時機。把握好這個機會,我們就會在森林保護的歷史上寫上輝煌的一頁,否則就有可能因為乏力的約束機制無法制止瘋狂砍伐。

「保護森林為氣候」基金將向與巴西等有類似問題的國家提供資金,保護亞馬遜等森林,並採取更有效的監督和執行手段。全部基金將來自於工業化國家,基金計劃將在哥本哈根討論通過。氣候問題十分緊迫,因此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立即建立『為氣候保護森林』基金。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闖進荒蕪的亞馬遜原始森林
    原來,原始社會的日出而作、自給自足才最令人感覺安心可靠。曾佔據世界首富位置若干年的比爾·蓋茨1992年已深深明白這個道理, 他卸下先進的電腦,闖進荒蕪的亞馬遜森林。《國家地理雜誌》曾這樣形容亞馬遜:「People come because this is the last destination on earth(人們來到這裡,因為這是地球上最後一個目的地)。」
  • 驚心 亞馬遜原始森林
    坐飛機兩個多小時,我們就跨越半個巴西,從喧鬧的現代都市巴西利亞來到了「蠻荒」的亞馬遜原始大森林。   「螞蟻香水」和亞馬孫王蓮   整個亞馬孫生態區佔巴西國土面積的60%,其中森林面積達400萬平方公裡,雨林佔65%,有「地球之肺」之稱。這一林區蘊藏的木材佔全世界木材總蘊藏量的45%,擁有全球23%的生物物種。據說亞馬孫森林中,平均每平方公裡就有1000多種樹種,而這其中最奇特的,要算是印第安人傳遞信息的「手機樹」。
  • 亞馬遜雨林失火,這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不能再錯過了
    那就是我們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亞馬遜雨林發生了森林火災。其實亞馬遜發生火災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這次的火勢比較大,讓遠在千裡之外的大家都深深的擔憂。作為我們的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在氣候調節方面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近幾年由於人為開墾樹木,原始森林已經由原來的防火生態系統變成了易發火災系統。
  • 亞馬遜森林大火之際,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深入一線!
    備受全球關注的亞馬遜森林大火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這片熊熊燃燒的森林不僅給環境帶來影響,也吞噬著生活在棲息地的動物。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它橫跨8個國家,覆蓋了南美40%的面積,而且它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作為少數保存完整的地球生態系統,亞馬遜雨林的狀況備受世界矚目。
  • 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一個奇蹟,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
    20000000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為子孫後代的家,他們從未與現代社會接觸,森林是他們唯一的生活家園了。有層裸一些印第安部落仍然不知道的世界......總之,這是一個世界遠離我們的現代文明的神秘的世紀。 亞馬遜河流的粉海豚。亞馬遜雨林是一個豐富多彩,豐富多彩的植物王國。這個王國的每一個分子,不論是參天大樹,還是一個嫩芽,都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
  • 亞馬遜原始森林有多恐怖?為何冒險者都不敢輕易踏足?嫌命太長嗎
    自然界存在著一些人類還沒去探索甚至無法探索的地方,原始森林就是其中之一。原始森林樹木茂密,遮天蔽日,裡面生活著無毒、有毒,大型、小型等多種多樣的動植物。,但世界上存在的那麼多的原始森林,並不是每一個人們都敢用腳步去丈量。
  • 亞馬遜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欲與外界接觸
    攝影:Funai,路透社 撰文:Scott Wallace   最近,巴西和秘魯兩國與外界隔絕的原始部落從叢林中走出,開始與外界接觸。這促使兩國官員重新思考其「不接觸」政策,同時隨著生活著非常脆弱的原始部落的亞馬遜荒野不斷縮小,兩國恐怕也要做好與許多原始部落「首次接觸」的準備。
  • 這 七個國家的原始森林,你都曉得不?
    這 七個國家的原始森林,你都曉得不?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原始森林的面積越來越小了。那你知道原始森林都分布在哪些地方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有著原始森林的國家。巴西巴拉那河上遊大西洋森林巴拉那河上遊叢林佔地面積曾經達到182000平方英裡,但是現在卻只有7.4%的地域仍然保留著原始狀態,目前這片森林已經成為地球上最有可能即將消失的叢林之一。這裡90%以上的兩棲動物和50%的植被都是該地特有物種,這片森林形成一個完整的地球淡水和海水動物的棲息地。超過兩千五百萬人也居住於此,因此它成了最容易抵達和受到破壞的森林之一。
  • 成都:6天大邑原始森林探秘 稀奇寶貝兒真不少
    中國園林網9月26日消息:可愛的小熊貓,靈動的山溪鯢,優雅的雪豹,一路上引人入勝的原始森林風光和艱辛的無人區武裝巡護路……近日成都晚報從大邑縣獲悉,作為中國·成都第5屆森林文化旅遊節的重頭戲,為期6天的「穿越原始森林·探秘森林自然資源及森林攝影採風活動」於9月17日圓滿結束。
  • 研究發現氣候態偏移和毀林加劇亞馬遜森林火災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地區擁有全球面積最大,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熱帶雨林。近十年來,亞馬遜森林火災更加頻繁多發,引發人們對於這片「地球之肺」未來可持續性的擔憂。尤其是2019年亞馬遜林火跨越範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引起全球關注。
  • 神秘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真的是原始森林嗎?其實它曾被人類改造
    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書籍裡面有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相關記載,對這個地方有一定的了解,發現這個熱帶雨林幾乎是一個不被人類幹擾的地方,也就是說,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幾乎是人跡罕至的,因為那個地方充滿了無限神秘色彩,所以,一直以來,也吸引了無數探險者以及科學家的關注。
  • 亞馬遜森林砍伐影響農牧業
    新華社電 亞馬遜森林的砍伐和燒荒不僅引起全球氣候變化,增加溫室效應,而且還會導致亞馬遜生態體系的變化,影響當地農牧業的發展。這是7月29日在巴西巴西利亞閉幕的第3次「亞馬遜生物圈—大氣層大範圍實驗」科學會議得出的結論之一。
  • 探險家在亞馬遜原始森林,竟發現一朵!
    探險家在亞馬遜原始森林,竟發現一朵!在電影的情節中呢,大家可能看過會吃人的植物,體型巨大,擁有強而有力的位置,一旦給它們纏繞呢,就會成為養分,那麼在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會吃人的植物呢?據說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一位名叫卡爾李奇的德國探險家,無意中還發現一顆龐大的神秘植物。
  • 巴西熱帶雨林的坦貝族部落:只要有我們在,亞馬遜森林就不會消失
    目前,土著保護區受到保護。但是,伐木工人經常破壞他們的保護區,伐木工人非法進入土地以奪取硬木。巴西坦貝族的族人們戴著五顏六色的金剛鸚鵡頭飾和其他羽毛,揮舞著弓箭狩獵和保護他們的家園。在在全球重要的巴西熱帶雨林亞馬遜地區,他們的家園不斷受到威脅,森林和樹木不斷遭到砍伐。
  • 繼澳大利亞森林火災之後,亞馬遜其實每天都在火災,別被外表騙了
    去年9月,幾十名研究人員為亞馬遜成立了一個科學小組,將報告雨林的狀況,並提出需要採取什麼措施來保護雨林,他們希望在今年11月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中及時準備好評估報告。毫無疑問,形勢正在變得嚴峻。巴西聖保羅大學的考古學家愛德華多·戈耶斯·內維斯說:「對於那些在亞馬遜河流域了解、熱愛和工作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時刻。」
  • 巴西紀行二十一——走進原始森林
    「今天,我真正第一次走進了亞馬遜的熱帶雨林,最深的印象便是 – 這裡不是人類應該去的地方。」從亞馬遜叢林中走出來,我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而且,這樣打狼一樣的的架勢開進雨林,IBAMA的直升機會馬上開來制止-- 那得破壞多少森林啊,這如今在巴西是重大違法行為。正常如果需要進雨林,我們是不會帶電鋸的,而是儘量謹慎地勘查好路線,以越簡單越好,時間越短越好的方式從中穿越。說到打狼,我曾問過當地的同事 – 亞馬遜的熱帶雨林裡面有沒有危險動物,有沒有狼。
  • 南美原始部落頻繁現身亞馬遜流域引發關注—新聞—科學網
    來自叢林深處的人
  • 原始森林中的秘密
    科莫埃原始森林位於科特地迪瓦北部,這裡有西非最大的自然保護區---科莫埃國家公園。科莫埃國家公園鎮長在蘇丹和亞蘇丹草科莫埃原始森林位於科特地速草原上,面積1500平方公裡大部分處於海拔200米-00米的丘瓦北部真市請河和神福清過幾座高不00的小山瓜其間科復獎自然保護究主丹草原和亞林地區之間的過渡帶,通常只在南方生長的灌木叢草原和濃密的熱帶雨林也會在這裡出現需都地區的共帶樓樹大草原森林和河邊草地則更為引人注目。
  • 亞馬遜森林可能消失?
    亞馬遜森林是目前世界上保留原始狀態的最大片林地,它覆蓋了南美洲200萬平方英裡的土地面積,被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但研究人員說,它將會在20年內消失。  巴西政府耗資400億美元進行大規模開發計劃,在亞馬遜地區興建公路、鐵路、水力發電站和房屋。
  • 亞馬遜:在天災與人禍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的地球之肺
    極端乾旱和火災頻發使亞馬孫雨林的森林覆蓋面積逐年減少且日益受到土地荒漠化的威脅。自2000年來,亞馬遜雨林已發生三次不在預測之中的大範圍乾旱。乾旱天氣促發火災,林火肆虐,摧毀了數十萬公頃的原始森林。而且由於年平均氣溫逐漸升高,造成以雨林為家的部分動植物種群難以適應氣候變化而繁衍困難、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