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東京1月19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山形大學日前宣布,該校一個研究小組在秘魯南部伊卡省納斯卡地區發現了兩處直徑數米的地表圖案。研究人員認為,這兩處圖案分別是描繪人類頭部和動物軀體的納斯卡地畫。
山形大學人文學系主任渡邊洋一介紹,研究小組發現的兩處圖案位於納斯卡地區南部,附近還坐落著一座神殿,與分布著較多納斯卡地畫的納斯卡地區北部相距約10公裡。他指出:「在納斯卡地區南部很難發現描繪生物的圖案,而描繪人類頭部的圖案在整個納斯卡地區都十分罕見。」
據介紹,被認為是人類頭部的圖案長約4.2米,寬約3.1米,呈橢圓形,還有通過堆積石塊塑造出的類似眼睛、嘴和耳朵的造型。分析了附近發現的陶器後,研究人員推斷它屬於「納斯卡文明」前期或更早時期的作品。被認為是動物軀體和腿部的圖案長約2.7米,寬約6.9米,具體創作時期尚不清楚。
在距離秘魯首都利馬東南400公裡的納斯卡平原以北沿海荒漠上,有一組由一萬多條線組成的幾何和動物圖案散布在幾百平方公裡乾燥沙質地表上,其中包括直線、三角形、螺旋形以及蜂鳥、捲尾猴和魚等圖案。據考證,這些圖案可能產生於公元前50年至公元600年間的「納斯卡文明」時期,因此被稱為納斯卡地畫。1994年,納斯卡地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其成因至今仍是一個謎。
山形大學的研究小組是2010年8月獲得秘魯文化部的批准後,開始在納斯卡地區進行調查的。渡邊洋一指出,也許由於此前的主流研究方法是搭乘飛機從空中進行調查,所以這些規模較小的納斯卡地畫一直沒有被發現。
(責任編輯:侯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