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趣科技魏興華:雲原生和資料庫的結合將成未來趨勢

2021-01-08 IT168

  【IT168 訪談】2020年12月21日~12月23日,由 IT168 旗下 ITPUB 企業社區平臺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資料庫技術大會(DTCC2020)在北京隆重召開。沃趣科技合伙人&技術中心負責人魏興華進行了精彩分享,並接受了IT168小編的採訪。

沃趣科技合伙人&技術中心負責人 魏興華

  作為資料庫行業的一名老兵,魏興華曾就職於東軟集團,阿里巴巴集團,而和他共同創辦沃趣科技的其他幾位創始人也都是來自阿里資料庫團隊和系統團隊的資深專家,也因此決定了沃趣科技ALL IN在資料庫領域的基因,並通過軟體和硬體資源的協同,打造出了讓客戶滿意的資料庫平臺產品。

  我們活下來了,活的還不錯

  根據魏興華介紹,沃趣科技之所以做產品而不是做運維服務,主要是考慮到服務的可複製相對較差,過度的依賴專家,但產品不一樣,沃趣科技可以將數十年的資料庫經驗、系統經驗沉澱到產品中,實現可複製的價值。

  魏興華也承認,對比運維服務來講,產品的孵化和成熟更需要耐心和時間,但沃趣科技終歸是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目前其主打產品QData資料庫一體機也已經成為了行業的標杆。用魏興華自己的話講來講:「我們活下來了,活的還不錯。」

  此外根據魏興華介紹,隨著沃趣科技產品技術的積累,一些新增的產品線也已經可以直接復用之前的」輪子「,目前很多技術已經實現模塊化,進而能夠實現產品之間的模塊共享。譬如沃趣科技正在研發的支持國產資料庫的一體機,產品依賴的分布式存儲、仲裁算法等完全可以復用在幾百個客戶中,得到過驗證的成熟技術。「之前研發QData,我們花了三四年的時間,而在國產化一體機上,可能只需要不到一年的時間,這也是時間和積累帶給我們的技術紅利。」魏興華如是說。

  雲原生和資料庫的結合將成未來趨勢

  在本次中國資料庫技術大會中,魏興華的演講主題是《構建新一代資料庫平臺基礎設施》。主要從雲原生技術和資料庫的結合層面進行了分享。根據魏興華判斷,在未來幾年絕大部分的應用都會基於雲原生技術來構建。

  沃趣科技早在2017年就開始嘗試基於K8S、容器和資料庫之間的技術連接,和當初創業研發QData,做國內第一個搞國產資料庫一體機一樣,沃趣科技再次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沃趣科技在雲原生技術上的嘗試也得到了市場的回應,目前中國移動雲RDS平臺已經對沃趣產品進行部署,並實現超過10000多實例的運行。雲原生儼然已經成為當下朋友圈裡的「當紅炸子雞」。魏興華提到,雲的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1.0版本是IaaS的時代,用戶主要關注基礎設施的雲化,對於IaaS上雲來講,對客戶挑戰不大,雲上資源和雲下資源基本是同構的,對於上IaaS來說,對應用本身沒有侵入。

  ●2.0版本是PaaS的時代,IaaS的發展逐漸開始回落,增長趨於平緩。PaaS以應用為核心理念在早期Cloud Foundry等廠商的推廣下,逐漸被大眾理解和接受。站在用戶角度考慮,似乎雲計算一開始就應該是PaaS階段才更合理,正所謂資源不是目的,跑應用才是!但早期PaaS無法解決線下線上環境差異的問題,導致應用上雲出現大量問題,直到docker出現才算解決,PaaS時代真正來臨。

  ●3.0版本是以K8S和容器為核心的雲原生技術(技術群,非一種技術)或思想。雲原生是PaaS的升級版,升級體現在其背後的思想並不僅僅是像PaaS理念那樣提供應用的託管就可以,而是如何讓應用通過一定的改造和治理得以最大化發揮出雲的效能,實現資源的快速伸縮、應用的快速迭代,以及成本的最優化,從「ON Cloud」走向「IN Cloud」。

  魏興華提到,真正的雲原生並不是一次柔和的變革,而是帶有一定應用侵入式的變革,是上雲姿勢上的一次範式轉移,從以資源為核心,到以應用最大化利用雲的價值為核心。而他所講的新一代資料庫的「新」,也更多得體現在技術的賦能,體現在雲原生技術為資料庫業務賦予的能力,他認為,雲原生和資料庫的結合會在未來成為趨勢。

  穩態、敏態並駕齊驅

  鑑於雲原生的發展趨勢,沃趣科技的產品與雲原生技術也進行了充分結合,根據魏興華介紹,沃趣目前的產品體系主要分為穩態和敏態兩條線:

  ●穩態,主要是基於傳統的私有化交付資料庫架構,主要專注於企業最為核心的求穩、求極致性能的資料庫場景;

  ●敏態,基於雲原生技術的資料庫架構,用於企業多元化的、要求快速迭代的應用場景,例如微服務化改造帶來的資料庫多元化需求。

  魏興華表示,通過穩態和敏態兩條線,能夠滿足私有化和可公有雲兩種方式的交付。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兩者的界限將會變得模糊。例如沃趣在敏態的基於雲原生技術的產品中,引入了Local PV本地卷,可以完全發揮出本地IO的性能,完全可以支撐對IO非常敏感的業務。

  資料庫市場的「三國殺」

  談到資料庫市場,魏興華認為當前資料庫市場非常「亂」,整個大環境就是一個「三國殺」,老一輩的Oracle、IBM、SQL Server有著巨大存量,當然隨著SQL Server自家雲的崛起,未來SQL Server能否有第二春還不好說;

  此外新的開源資料庫(譬如MongoDB、Redis)在快速崛起,它們在DB Engine上的排名非常靠前,除了傳統的訂閱服務,它們已經在各個公有雲上提供DBaaS服務;

  最後還有快速崛起的由公有雲供應商提供的雲資料庫服務,目前幾乎每家公有雲廠商都自研了其自身雲原生資料庫。

  魏興華認為目前三者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而在未來,如果只從增量來看,開源和公有雲的增長將會成為主力。此外,在中國的大市場環境下,國產資料庫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未來資料庫平臺:靈活、易用、開放

  基於對資料庫市場的觀察,魏興華認為在未來資料庫平臺首先要足夠靈活,能夠支撐各種多元的資料庫類型,Oracle等資料庫一家獨大的情況已經成為歷史,未來資料庫一定會百花齊放;其次,資料庫平臺暴露給用戶的使用界面要足夠簡單;最後該平臺應足夠開放,易於被集成,和上下遊形成價值協同。而這些都是沃趣科技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相關焦點

  • DTCC2020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
    雲計算時代,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和數據倉庫開始崛起,提供彈性擴展、高可用、分布式等特性。資料庫將面臨怎樣的變革?雲原生資料庫與數據倉庫有哪些獨特優勢?雲原生架構1個節點可以處理100TB,也就是為2000TB的數據,傳統分布式架構需要200個節點,將雲原生架構結合起來需要兩三個節點,分布式事務處理、分布式查詢的概率會大大降低,整個系統的效率會大大提升。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雲原生重塑IT技術體系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達摩院指出,新型AI算法的迭代及算力突破將解決藥物分子靶點確證、藥物可成藥性等難題,例如在疫苗研發過程中,AI可自動輸入有效化合物模型,然後與電腦合成程序產生的數億種不同的化學化合物對比篩選,最終快速找到疫苗的優質候選化合物。作為人機互動和人機混合智能未來技術,腦機接口在醫療領域極具研究價值。
  • 雲原生資料庫廠商偶數科技榮膺2020中國最具商業潛力數據智能Cool...
    近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支持的「甲子引力」大會在北京順利召開。大會現場,偶數科技榮獲了由機器幫助評選出的榜單:最具商業潛力的科技企業榜單——"甲子20"。"甲子20"旨在表彰擁有核心技術實力、積極推動科技賦能,並在技術商業化上頗有成效的CoolVendor。
  • 新數科技:讓雲時代企業資料庫轉型變得簡單
    近年來,資料庫的雲化、開源和智能管理在金融和各行業的需求日漸迫切。新數科技的資料庫生態軟體產品系列,立足一站式全生命周期雲管理平臺,整合智能化、分布式和雲原生技術,切合滿足企業客戶新技術變革時期所面臨的資料庫轉型需要。
  • 2020年阿里云云原生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雲原生促阿里雙11訂單...
    阿里雲已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雲原生產品家族和開源生態,提供雲原生裸金屬伺服器、雲原生資料庫、容器服務、微服務等超過100款創新產品。在Gartner發布的2020年公共雲容器報告中,阿里雲排名全球第一。阿里巴巴雲原生產品家族包括容器產品家族、微服務產品家族、Serverless產品家族、Service Mesh產品家族、消息產品、雲原生資料庫家族、雲原生大數據產品家族等。阿里巴巴為各行各業的企業客戶提供基於阿里雲服務的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幫助企業基於阿里雲特別是雲原生技術完成數位化轉型。
  • 青雲科技CEO黃允松:重新發明輪子,未來的應用都將是雲原生架構
    「未來的軟體一定是長在雲上的,要在應用軟體的基礎架構領域重新發明輪子。自從有計算機以來的所有應用,都有必要用雲原生架構全部從零開始再做一遍。」在藍馳創投近日舉行的2020年度LP大會上,青雲QingCloud創始人、CEO黃允松進行了《雲原生、容器、Kubernetes和青雲》的主題分享,以下為部分內容的節選。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一起看未來
    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報告,阿里雲智能研究中心攜手達摩院的科學家和業界專家人士,歷經長達3個月大量訪談交流,共同碰撞觀點,深入探討,對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計算、雲計算、區塊鏈、新材料等熱點科技做出研判和預測,對未來的科技走向進行解讀。
  • 引領數據創新,星環科技分布式資料庫KunDB亮相數據技術嘉年華
    星環科技受邀亮相此次嘉年華,與行業內的專家和業界人士一同探討總結數據技術過往十年的歷程與成績,共同展望未來十年的趨勢與目標!星環科技產品研發部趙志強結合當前分布式資料庫的技術需求背景,分享《國產分布式資料庫KunDB開發實踐》主題演講。
  • 科技雲報導:96%的資料庫還沒有上雲,用戶顧慮什麼?
    科技雲報導原創。今天,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將數據視為核心資源,數據也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數十年來,企業依靠資料庫來存儲和組織數據,各種各樣的應用都依賴於資料庫這一強大的技術發展、創新。可以說,每個應用都需要資料庫。
  • 華為雲GaussDB聚焦全場景,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
    12月30日, 雲原生2.0技術峰會在深圳舉行。在數據服務分論壇,華為雲資料庫技術專家發表了《面向未來的雲原生資料庫技術與趨勢》的主題演講,分享了GaussDB資料庫通過生態開放、架構創新、軟硬協同等方面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助其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華為雲GaussDB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助力企業新升級
    在數據服務分論壇,華為雲資料庫技術專家發表了《面向未來的雲原生資料庫技術與趨勢》的主題演講,分享了GaussDB資料庫通過生態開放、架構創新、軟硬協同等方面構建雲原生全棧能力,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助其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 阿里雲發布第七代ECS、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X等重磅...
    6月9日,阿里雲宣布推出第七代ECS、POLARDB-X資料庫、視覺智能開放平臺等重磅新品,在性能、穩定性和開發效率上繼續領跑全球。此外,阿里雲還發布了新一代數據中臺、混合雲管理平臺、雲原生數據倉庫等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這些產品均已在阿里雲官網上線。
  • DTCC 2020 | 阿里雲葉正盛:資料庫2025
    簡介: 資料庫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發展至今,隨著基礎設施的改變,其技術也在不斷演進。資料庫市場也從原本商業化巨頭形成的壟斷地位逐漸變為雲廠商處於領導地位,而未來在雲上,資料庫將會是兵家必爭之地。與此同時,雲原生技術、資料庫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資料庫和大數據技術的融合使得資料庫的未來更加充滿生機。
  • DTCC2020|阿里雲朱潔:NoSQL最新技術發展趨勢
    本文內容根據演講錄音以及PPT整理而成。嘉賓簡介:朱潔(花名:所在),阿里雲資深產品專家,目前負責阿里雲的RDS和NoSQL資料庫產品。首先,在軟硬體結合方面,阿里雲今年發布的Tair雲原生內存資料庫裡面,做了大量軟硬體結合的工作;其次,在圖+AI一站式智能化平臺方面,阿里雲在圖資料庫GDB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在AI方面也做了很多事情;再次,在雲原生多模方面,面向未來工業網際網路時代,阿里雲發布了創新的多模資料庫;最後,阿里雲看到未來75%的資料庫都會在雲上,除了原來的創業公司之外,還有很多大公司需要上雲,針對於他們的需求,阿里雲實現了創新的
  • ...出席 2020 中國數據與存儲峰會 詮釋雲原生時代存儲「進化論」
    峰會上,QingStor 存儲產品線研發負責人王煜、QingStor 存儲產品線產品經理馮相東分別帶來了以《雲原生架構下的存儲進化》、《企業核心業務資料庫雲化轉型》為題的主題演講,深度詮釋雲原生時代的存儲進化方向,解析企業核心業務雲化轉型與資料庫變革的重要性,幫助企業客戶解決雲原生架構下海量數據(603138)存儲難題,加快落地雲原生,推進數位化轉型。
  • 雲鷺科技CEO溫向東:「雲原生遊戲引擎推動雲遊戲生態發展」
    12月2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G雲遊戲產業聯盟(5GCGA)、邊緣計算產業聯盟、英特爾聯合主辦,瓏微系統、雲鷺科技承辦的 「創新融合,預見未來——5G雲遊戲產業峰會2020」在成都成功舉辦。
  • DTCC 2020:資料庫工程師眼中的資料庫市場
    請結合這些年資料庫技術架構的演變,談談您對這個主題的見解。  韋萬: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快速革新的時代,一個技術升級的時代。從單機到分布式,從本地到雲端,從穩態到敏態等等。它對傳統資料庫廠商和新勢力來說都是巨大的機遇,未來的贏家一定是把握住了這次技術升級的紅利。
  • 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新鮮出爐!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後疫情時代,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將如何發展,達摩院為科技行業提供了全新預測。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人才和團隊層面,當下數據中臺賽道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最初的一批數據中臺明星公司大都是「阿里系」:奇點雲CEO張金銀是阿里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平臺數加的創始人,滴普科技CEO趙傑輝(厚坤)是前阿里雲企業事業部總經理,數瀾科技創始人甘雲鋒(風劍)曾擔任阿里集團數據平臺事業部數據服務部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