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灣某知名網站進行了 「十大最俗套英文名字票選」,經過6539名網友的投票,David以1527票當選最俗套的男生名字,而Amy則以2640票排女生第一。「十大最俗英文名字」的榜單在網上發布後,迅速引來網友圍觀。「我就叫Amy!」網友@Amy馨直呼中槍了。
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喜歡起洋名兒,洋名兒又有哪些意義呢?
十大最俗英文名字
【男性】
David(大衛)Peter(彼特)Michael(麥可)Andy(安迪)Jason(詹森)Kevin(凱文)Tony(託尼)Alex(亞歷克斯)Eric(艾瑞克)Allen(艾倫)
【女性】
Amy(艾米)Vivian(薇薇安)Lisa(麗莎)Vicky(維姬)Emily(艾米麗)Angela(安吉拉)Vivi(薇薇)Jennifer(詹妮弗)Amanda(阿曼達)Peggy(佩吉)
英文名來源五花八門 多數網友為老師起名
在網上,網友一邊曬英文名一邊將名字背後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取個英文名洋氣又好玩。」網友@長跑coco說。
老師起名
網友@Spirit-寒客的英文名正是排名第一的David(大衛),他委屈地說,「這不是我的錯,是小學老師幫我起的。」與他類似,網友@吳美麗的英文名Laura(蘿拉)同樣出於老師之手,並跟隨了她多年,但取名的過程很有趣,「那時候,老師寫了一堆名字放在箱子裡,Laura便被我抽到了。」
中文諧音
「以前我們學校做飯的阿姨給自己起的名字就是lisa(麗莎),她說這個英文名顯得她幹活很『利索』。」網友@軟糖軟說。lisa諧音利索,不失為起名的好創意。網友@小梨兒小小夢的英文名也是「lisa」,「它和我的名字李思諧音。」
影視劇和小說
排名女生組第二名的vivan(薇薇安)被網友認為是因《杜拉拉升職記》而火。網友@JessicaAUS說,「在我身邊,10個中國女孩就有5個左右叫這個。」網友@伱-best則因《簡愛》中理性的Jane(簡)而取此名,「她可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女神呀!」
含意吸引人
有的網友取英文名則是衝著英文單詞的美好寓意去的,其中,最搶手的名字便是An-gela(安吉拉譯為天使)。在上學時,網友@江月見曾為此名與同學爭搶不休,因最終不敵,只得取名Sharon(沙龍),「想起來都覺得太矬了!不就是個天使麼。」
身在外企
在外企工作的朋友則必須擁有一個本公司獨一無二的英文名。
網友@Oliver在上海的一家外企工作,在公司,每個入職員工必須取一個英文名,公司會根據英文名分配辦公電子郵箱,便於公司內部信息的傳達。「畢竟英文是國際通用語言,與老外在一起工作,說英語感覺更符合環境。」
名字背後有深意多寄託美好願望
「David(大衛)、Michael(麥可)這些名字雖然看起來俗套,但有時會有意外的收穫。」網友引述了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赫伯特·哈裡裡和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約翰·麥克大衛教授進行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同樣水平的作文,名字為David(大衛)、Michael(麥可)的學生們得分相對較高。可見,最俗套的名字還有附加值。
太原市一所英語培訓機構的陳金老師對記者說,「英文名字有的與工作相關,如『Smith』(鐵匠),有的則含意不錯,如An-gela(安吉拉譯為天使),因此,起一個有積極意義的名字利於人際交流。」陳老師為學生選擇名字的標準就兩個:好聽、常用,這樣的名字會讓同學順利地認識新朋友。
對於商家來說,起個洋名兒會讓自己的品牌顯得更新潮。網友@東方小巴黎經常逛街購物,英文名稱的品牌琳琅滿目,「雖然一問價格或看產地便知道它們多來自內地,但乍一看確實很有國際品牌的模樣。」
英文名過於泛濫,商品質量參差不齊,使得商家對英文名稱寄予的希望難以實現。「一些英文名稱的普通品牌我都不會選擇。」網友@東方小巴黎說。
起洋名兒無可厚非切勿盲目追求個性
雖然起什麼樣的洋名兒是個人自願,但「很多傑出人物卻往往有著再普通不過的名字。所以一個英文名是否獨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是不是真有個性!」網友@Sereeeeena認為,起洋名兒不應盲目追求個性。
網友@趙久久特立獨行,自創了英文名「Sekoo」(音譯為「賽扣」),他說,他的名字沒有任何涵義,只是自己覺得好聽,便隨便用英文字母拼湊了個單詞。「雖然沒多少人認識它,但它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網友@充沛同學認為,起英文名一定要以「與人方便」為標準。「起名字一定要大眾化,給人一種樸實、不花哨的印象。另類名字會給人喜歡表現自我,難以融入團隊的感覺。」 網友@蔡泉的微博也支持這一觀點,「這樣俗套的名字,看似普遍,但親切、易記;那些偏僻奇怪的名字,反而讓人覺得彆扭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