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號」將掀起衛星大數據普及應用

2021-01-16 電子產品世界

  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宣布珠海一號衛星(OVS—1衛星)通過了出廠評審,預計將在2017年內發射,該衛星將以「視頻錄像」的方式獲取更多動態信息。這則消息再次讓「衛星大數據」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那麼衛星大數據會在哪些領域將大有作為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4/346565.htm

  接下來我們以微小衛星實際應用中的照片來詳細說明,或許可以帶給大家投身於衛星大數據的決心。

  微小衛星的大規模使用始於國外,目前矽谷公司正在利用這些由微小衛星傳回來的圖片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

  在地球上空 400 公裡的近地軌道上,正在高速飛行著一群鞋盒大小的廉價衛星,執行"天眼"的任務。他們每天環繞地球飛行十幾次,長期利用高清圖像觀察城市設施、村落的變化,試圖看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的真實情況。

  在中國,它們拍到大貨車擠滿了南方城鎮附近的停車場,這預示著這裡的工業正在快速發展。在肯亞,在過去幾個月金屬屋頂覆蓋範圍的變化,表示這裡擺脫貧困的速度。緬甸的夜晚照明狀況可能預示著世界銀行過去對緬甸近十年經濟復甦速度的估計偏高了,因為從照明變化透露的真實情況並不那麼樂觀。

  這些數據和經濟學家的分析一樣,可能被世界銀行用於決定對國家放貸的額度,或者用於各國政府調控經濟發展。

  今年 2 月,一群 28 顆被叫做"信鴿"(Dove)的小型廉價衛星,從國際空間站傾巢而出。這些近地軌道衛星受到大氣層摩擦損耗很快,但是由於他們的成本是傳統衛星的零頭,只有幾千美元,而不是上百萬美元,所以能夠被很輕易地替換掉。

 

  NASA 公布的發射"信鴿"衛星的畫面

  這些衛星相比傳統衛星造價低廉,即使損壞也能被很快替換成批生產的"信鴿"衛星

  廉價的另一個好處是,普通公司也能擁有自己的衛星。事實上,首批開始使用並分析這些圖片數據的,並不是政府或者世界銀行,而正是矽谷的創業公司。

  總部位於加州舊金山的 Planet Labs 擁有目前數量最多的衛星群,總共 50 顆以每 90 分鐘一圈的速度圍繞地球飛行。它由前 NASA 工程師創辦,他們的計劃是。

  另外一個微軟投資的創業公司 Blacksky Global,預計明年將會發射 60 顆"信鴿"衛星,每天對同一地點進行 40-70 次拍照,也就是每半小時記錄一次以觀察變化。

  這些創業公司在大量獲取數據的同時,也在探索這些清晰到能夠數清你家門前有幾棵樹的圖片,究竟該怎麼用的更好。

  衛星大數據的應用還在初探階段,這也是一種大數據分析。通過這些超級望遠鏡(微小衛星影像),人們第一次可以同時獲取宏觀和微觀的數據。

  但是也要意識到,這並不表示它神奇到能準確預知未來。它們更多地是為大資料庫注入一股新的視角,得出接近事實的分析結果仍然要結合著實地調查進行。否則它們的用處將會非常有限,還可能產生誤導。因為畢竟夜晚開不開燈並不直接反映經濟狀況,而只是和經濟發展有一定相關性。

  接下來我們欣賞幾張由微小衛星帶來的美麗照片吧。

 

  黃河上遊寧夏平羅縣,這裡正在進行一個沙漠化治理的項目黃河上遊寧夏平羅縣,這裡正在進行一個沙漠化治理的項目,圖像顯示荒漠正在逼近村鎮的邊緣。

 

  內蒙古呼倫貝爾冷卻塔冒出的冷卻蒸汽,這裡有大量這樣的工業設施內蒙古呼倫貝爾冷卻塔冒出的蒸汽,這裡有大量這樣的工業設施,顯示這一地區工業進展的狀況。

 

  四川省一處梯田的耕種狀況,非植被覆蓋的區域顯示還有多少剩餘耕種空間四川省一處梯田的耕種狀況,衛星圖像能夠計算還有多少剩餘耕種空間。

 

  全世界各地的原油精煉廠,正在嘗試分析他們的影子來估算原油儲備量全世界各地的原油精煉廠,研究者正在嘗試分析它們的影子來估算原油儲備量。

  揭開「珠海一號」面紗:

  「珠海一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負責研製,該微小

  衛星可以「視頻錄像」的方式獲得比傳統衛星更多的動態信息,並將會為大數據行業提供高價值的衛星大數據。

  「珠海一號」是珠海歐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衛星大數據處理關鍵技術研究與基礎建設」的空間段組成部分,搭載1200萬像素MOS寸傳感器視頻相機,地面像元解析度1.98米,支持視頻模式、凝視成像、條帶成像三種工作方式。

  「珠海一號」最終會形成衛星星座,包含4顆高光譜衛星、12顆視頻衛星,首批發射的是兩顆視頻衛星,狀態一致。它的可成像範圍可涵蓋全球主要城市和85%以上人口,單軌即可實現對我國從西部地區到東部地區的觀測,有利於提升研究我國從內陸到沿海地理、生態環境變化的時效性。

 

  該項目所產生的衛星大數據,不僅可以為珠海本地各級政府部門及各行業,特別是公安、國土、規劃、城管、園林、水利、環保、農業、海洋、消防等部門提供及時、準確、優質的時空數據、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還可通過衛星大數據交易平臺為其他地區服務。

相關焦點

  • 「珠海一號」入住酒泉發射場 助力我國大數據普及
    由珠海市歐比特公司研發的「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將於本月中旬由長徵-4B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據人民網消息,「珠海一號」衛星星座首發星歐比特視頻衛星-1A和1B(OVS-1A和1B)目前已經進入酒泉航天發射場。
  • 專家匯聚丨第三屆「珠海一號」高光譜衛星應用技術研討會圓滿成功
    ,由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三屆「珠海一號」高光譜衛星應用技術研討會在珠海成功召開。本次大會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遙感行業內的專家教授、科研工作者和企業精英,共同探討高光譜遙感應用技術未來發展,分享高光譜遙感應用最新成果,助推國內衛星大數據產業及商業航天經濟的發展。下午14時,第三屆「珠海一號」高光譜衛星應用技術研討會在南方軟體園正式拉開帷幕。會上,歐比特總經理顏志宇為大會致辭,顏總在發言中指出,當前,全球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
  • 一箭五星 中國成功發射「珠海一號」03組衛星
    原標題:一箭五星 中國成功發射「珠海一號」03組衛星   北京時間9月19日14時42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將「珠海一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珠海舉行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珠海舉行 2019-11-23 12:57:00來源:央廣網
  • "貴陽一號"衛星,預計4月2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珠海歐比特於2000年3月在珠海特區創立,是首家登陸中國創業板的IC設計公司,主要從事字航電子、微納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的研製與生產。當前,歐比特正積極建設衛星空間信息平臺,將具備每年7000TB衛星大數據採集、生產、處理及分發的能力。
  • 「珠海一號」03組衛星發射成功 共8顆構成世界唯一高光譜星座
    央視網消息:9月19日14時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將「珠海一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珠海一號」03組衛星「珠海一號」衛星工程是商業遙感衛星項目,規劃研製發射34顆衛星組成星座,具備視頻、高光譜、合成孔徑雷達、紅外成像等觀測能力,獲取衛星遙感數據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行業應用提供服務。該星座已於2017年6月15日發射01組兩顆視頻衛星,2018年4月26日發射02組5顆衛星。
  • 「貴陽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本報訊 4月26日12點42分,被命名為「貴陽一號」的高光譜衛星,與組成歐比特微納衛星星座02組的另外四顆衛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徵十一號遙四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發射形式成功飛向太空。
  • 顏軍:覆蓋全領域 歐比特致力打造衛星大數據應用平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及董事長顏軍出席「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II」交流會並演講。顏軍表示,歐比特在布局的時候,提供數據服務不是追求,而是要打造一個衛星大數據應用平臺。大家在網上可以看到高光譜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於各個能想到的應用我們都放到平臺上,覆蓋各個領域的全面應用。
  • 「人民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人民數據正式進軍衛星大數據領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太原1月15日訊 (記者 賀浪莎)北京時間1月15日10時53分,「人民一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人民數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進軍衛星大數據領域。
  • 4月26日中午,長徵十一號將發射珠海一號02組衛星
    4月2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們將再次迎來發射!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於2018年4月26日12:33-13:19利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擇機發射珠海一號02組衛星(共5顆)。
  • 「貴陽一號」衛星下周四要和太陽肩並肩
    貴陽市政府與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歐比特」),正式將歐比特微納衛星星座02組五顆衛星中的高光譜03星冠名為「貴陽一號」,並擬定於2018年4月26日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衛星上天並不是一場炒作,而是標誌著貴陽拉開了衛星大數據產業的序幕。
  • 「貴陽一號」衛星冠名儀式在貴陽舉行
    央廣網貴陽4月20日消息(記者王珩)4月19日,「貴陽一號」衛星冠名儀式在貴陽舉行。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代表貴陽市接受了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贈予的衛星冠名證書,並與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公司總經理顏志宇共同為「貴陽一號」衛星模型揭幕。
  • 歐比特:公司的「珠海一號」衛星星座總體規劃由34顆微納衛星組成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1日訊,有投資者向歐比特(300053)提問, 請問董秘,公司的珠海一號衛星計劃目前還剩下幾組幾顆衛星?計劃是發射次數還有幾次?公告調整後是不是在2021年12月31日完成所有衛星的發射?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關注。公司的「珠海一號」衛星星座總體規劃由34顆微納衛星組成,其中募投項目規劃發射數量為14顆微納衛星,目前尚餘4顆微納衛星待安排發射,同時兼顧衛星調試、驗收以及主管單位發射任務排期等因素綜合確定發射時間,請以公司對外披露的信息為準,謝謝。
  • 歐比特:從宇航電子邁向衛星大數據 高光譜藍海市場前景廣闊
    在國家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商業航天的政策背景下,公司向產業下遊拓展,於2014年提出「衛星大數據」戰略,並陸續收購鉑亞信息、繪宇智能、智建電子以完善衛星大數據產業鏈布局。2017年6月和2018年4月,公司完成兩次衛星發射,將「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兩組衛星發射升空。目前,公司已有7顆衛星在軌運行,具備了衛星遙感服務能力。
  • 宇宙,你好,這裡是「貴陽一號」!
    「貴陽一號」隸屬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02組衛星中。與它並肩攜手的還有3顆高光譜衛星OHS-01/02/04和1顆視頻衛星OVS-2。這5顆衛星進入既定軌道後,將與在軌的兩顆「珠海一號」衛星組網,大幅度提高星座採集遙感數據的能力。
  • 通信衛星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衛星通信應用迎來普及黃金期「圖」
    1997年發射的「東方紅三號」通信衛星,則標誌著我國衛星通信進入商業運營時代。2016年發射了我國第一顆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低帶寬成本的特點,為通信衛星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應用可能,未來將飛速發展。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
    原標題: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半島記者 孫雅琴11月22日,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暨「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
    半島記者 孫雅琴11月22日,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暨「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歐比特董事長顏軍博士等一大批業內專家、高校教授參加,共話中國高光譜遙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採用的衛星數據全部由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解決了以往國內高光譜數據源缺失、數據量少、數據獲取周期長等問題。
  • 看海洋一號C衛星的「神通廣大」
    劉建強介紹,海洋一號C衛星載荷工作時間長、載荷掃描幅寬大、數據獲取頻次多,海洋一號D衛星於2020年6月發射後,填補了海洋衛星下午無數據可用的空白。通過星地一體化運行管理,從衛星探測計劃到數據接收處理、分發推送,整個鏈條完整、產品時效快,可快速發現地球表面多尺度、多要素環境信息的變化與異常,在自然災害監測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潛力。
  • 我國將展示深空探測器 觀眾可體驗天宮一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12日對外宣布,將攜其近兩年來最新科技成果包括飛彈武器系統、運載火箭、衛星、飛船、深空探測器等240餘項產品,以實物、模型、展板、影像等多種形式登陸第八屆珠海航展。其中,「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螢火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等100餘項展品首次亮相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