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幾個朋友出門小聚,席間品嘗了一支蒙特OPEN老鷹。拍了幾張圖片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支雪茄。
首先講一下這隻雪茄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蒙特克裡斯託戶外系列-老鷹/雄鷹英文名稱:Montecristo Open Eagle產地:古巴工藝:手工規格:20支/木盒長度:150mm環徑:54濃度:中等口感:為了滿足更多年青和偏愛加勒比中等濃度雪茄的雪茄客們的口味,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巴雪茄公司在2009年在古巴雪茄節上推出了Montecristo open系列雪茄,菸葉來自世界最好的菸葉家鄉—古巴的Veulta Abajo地區。這一系列旨在將戶外運動與雪茄結合在一起,很好的迎合了蒙特對運動的關注,其中Montecristo Open Eagle是該系列新產品尺寸最大的雪茄,一個由高爾夫運動衍生出來的名字「Eagle(老鷹)」,即低於標準桿2桿。它對喜愛大雪茄的人來說很有吸引力。蒙特每年都有蒙特杯高爾夫球公開賽,而且該系列名稱來源都與高爾夫有關,所以OPEN系列特別適合打高爾夫時享用。
好了,介紹完基礎信息 來看一下我們手裡的這隻老鷹 港水,2018年份,從到手直到抽掉,在雪茄櫃裡調整了10天左右。溼度是77% 溫度為19℃ 因為雪茄本身環徑比較大 又有點爆頭(自己只能抽抽爆頭的,哈哈哈)所以用保鮮膜纏了一下,然後用打孔器打的8字孔。晚上的飯局是之前就約好的,所有雪茄我也是提前了將近20個小時拿出來醒。因為平時自己用柜子的溼度喜歡偏高麼,所以要多醒一段時間。
接下來我們簡單說說味道,一支新的雪茄,調整的時間也不是特別長,味道還是很青澀的。並沒有表現出這尺寸的雪茄應該有的厚重。非常濃重的豆香味,過了中段越來越重。有一點腥,有點類似油漆的味道。 其實我對味道的分辨,沒有那麼明顯,聞起來就是很重的雪松木味道。因為和我的新雪茄櫃裡面的味道一模一樣,尤其是點上火以後,那種濃鬱的豆腥味,雪松木味貫穿整隻雪茄。
剛開始的時候,有一點點輕微的波浪斜燒。這個就沒那麼重要了,因為這樣的狀況,如果不繼續擴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節奏掌握得好,用不了幾口就追上了。開始的前幾口非常的驚喜,因為我完全沒有想到剛剛調整了10天的雪茄,在前段能有這麼柔順的口感。完全沒有吸阻。
這張圖片就能比較清晰地看到,初段波浪斜燒的位置,完全追了上來,整隻雪茄也開始進入味道最豐富的,最飽滿的時候,開始變得濃鬱,變得兇猛了起來。

狀態調整得很好,相應的味道也都伴隨而來。這個時候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隻茄差不多也過去了三分之一,大概抽了30分鐘這樣。不得不說蒙特的OPEN系列,採用的卷制工藝還有選用的菸葉,都是產品上乘的。
第一次斷灰,是我主動彈掉的,看到了灰開始出現一點裂痕,毫不猶豫地折斷。看了一下裡面葉子的燃燒情況。簡直完美,該快的地方沒有一點斜燒,改慢的地方受熱均勻,葉子和灰嚴絲合縫。
這個時候中段也都過去了,沒有一點辛辣的感覺,還是那麼的柔順。持灰也是相當的完美。整隻雪茄這個時候還沒有一次離開過手,因為在外面吃飯,沒有帶煙拖和煙架。
大家可以看得到,雪茄灰尖頭的位置和桌子上已經折斷的灰是完全可以再次組合到一起的。這時基本上已經快進入尾端了,有一點點的苦味出來,但是依然不辣。第二段灰也手動折斷了,因為快燃燒到茄標,所以我要把灰折下來,取茄標。
最後抽完了拍了張合照。其實如果不爆頭,還是可以繼續抽下去的。但是由於上面纏了保鮮膜,如果再抽下去就會有燃燒塑料的味道了,所以取下茄標我大概又抽了10分鐘就讓它熄滅了。
總結一下,這是我第一次寫文稿,之前都是拍一些視頻。不太會運用華麗的語言,都是說的一些大白話。這樣也方便朋友們更直觀的判斷這款雪茄。說了那麼多好的,表揚的話。那咱們還是和之前的視頻一樣,要講一下這隻雪茄的缺點。首先我覺得就是味道方面,還是太青澀了。可能我對他的期望比較高,調整了10天時間還是太短。種種原因吧,這隻雪茄在味道方面太青澀了,青草地,豆腥味,濃鬱的雪松木味,濃鬱到有些接近油漆的味道。通篇的那種烤麵包,還有穀物麥子的那種很滿足的味道都很好。但是被那個青澀的味道掩蓋了這些鋒芒。第二個缺點就是我個人認為這款雪茄的茄衣茄帽有點單薄,茄衣薄肯定是好的,這樣的葉子比較嫩,經脈比較少。但是我覺得既然是打球時候抽的雪茄,主打的是戶外陽光。那為什麼不選用大量日曬的馬杜羅茄衣呢?會不會顯得更兇猛一些? 好了,第一次投這樣的文稿,希望大家喜歡,多多鼓勵,我也會多多加油,給大家分享更多的視頻和文章。同時也歡迎大家加我的個人微信一起交流,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