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本周北京的接連降雨
有沒有讓你感到絲絲寒意
進入秋天
氣溫逐漸下降
伴隨著多降雨
氣溫很不穩定
所以這時候
人們如果不注意保暖的話
是很容易得病
那麼在這忽冷忽熱的
可愛可恨的秋天裡~
會容易引發哪些疾病呢?
該如何來預防這些疾病呢?
隨著小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01
呼吸道傳染病
由於天氣乾燥的緣故,導致呼吸道致病性微生物異常活躍。隨之而來的便是發熱呼吸道症狀病人增多,再加上呼吸道疾病傳染性很強,其發病率佔傳染病之首位。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肺炎和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塵埃進行傳播。
預防措施
出汗了不要立馬脫衣服。根據天氣變化和體質情況,注意適時增減衣物。
呼吸道傳染病極其容易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衛生。
秋冬季氣候乾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溼潤,能有效抵禦病毒的入侵,還有利於體內毒素排洩,淨化體內環境。
為了預防病毒通過空氣傳播。保持教室內空氣清新,要常開門窗通風。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證足夠的營養,以增強自身免疫力。
注意日常體質鍛鍊,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保持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防止過度的緊張和疲勞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儘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
02
腸道疾病
由於秋冬季食品儲存時間較長,如熟菜、生菜和剩菜等,人來客往時餐具消毒不嚴,給秋冬季腸道傳染病的傳播留下了隱患。常見傳染病有:細菌性痢疾、腸炎、食物中毒、傷寒、副傷寒、霍亂(急性腹瀉傳染病)等。
預防措施
不吃腐爛變質食物,不吃蒼蠅叮過的、蟑螂爬過的食物,不生吃海(水)產品,生吃瓜果要洗淨去皮。
不喝生水,喝開水,飲水用具定期消毒。
勤換衣服勤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不隨地吐痰,保持環境整潔。
平時多進行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同時也可進行相應預防性接種,增強機體對疾病的免疫力。
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多發,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及腸道病毒71型。密切接觸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還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汙染的水和食物後亦可感染。
預防措施
注意及時和正確地洗手、做好家庭清潔衛生、經常開窗通風、勤洗勤曬衣被外,一般不要使用化學消毒劑。
目前正值傳染病流行季節,儘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如發現幼兒出現低熱、不適、口腔潰瘍、手足皮疹等症狀,請及時就診。
若醫生確診或疑似手足口病,請通知保健老師或班級老師,以便我們及時做好報告及消毒隔離工作。
04
皰疹性咽頰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頰部皰疹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峽炎。常發生於兒童的急性傳染病,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主要病原體為柯薩奇病毒A型和腸道病毒71型。
預防措施
便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吃生冷食物,喝生水,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人接觸兒童前,換兒童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汙物。
孩子的貼身衣物以及平時喝水容器等應保持乾淨衛生。
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場所,但若需要出去,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防護,防止病菌侵襲。
如果室外溫度變化較大,注意適當的增減衣物,減少孩子的不適感。
05
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為顎扁桃體的非特異性炎症,是咽部扁桃體發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種病症,常見於青少年。本病多發於春秋季節,為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致病菌主要為溶血性鏈球菌。可分為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
預防措施
注重增強抵抗力,多做體育鍛鍊,增強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減少扁桃體發炎的機會。
重視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良好習慣,儘量少食用炸雞、炸魚等熱性食物,避免因上火而引發扁桃體炎。
06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變應性疾病,主要症狀為鼻癢、鼻塞、打噴嚏和流清涕。
預防措施
遠離過敏原、減少外出,儘量在室內活動。
注意保暖,關注氣候變化,出門時最好戴口罩。
保持室內空氣的溫度和溼度,暖氣或空調過度使用會導致鼻腔乾燥和黏膜上皮的抵抗力減弱。房間應每天通風,補充新鮮空氣。
秋季晝夜溫差大
是大家容易發病的季節
所以在秋季必須做好養生保健工作
做到防病於未然
下面跟著小午一起來看看秋季飲食如何養生吧!
注意養陰潤燥
養陰潤燥的食物主要有蜂蜜、百合、銀耳、山藥、蓮子、核桃、芝麻、梨、香蕉、話梅等。
話梅特別適合秋季食用,中醫認為酸甘化陰,話梅酸酸甜甜正好符合「以潤為主,佐以酸味」的養生法。此外,秋季養生應該注意多飲水。
養肺為要
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慎食瓜果
有些人喜歡吃瓜果,儘管秋季涼爽,但也習慣在飯後吃點瓜果,以為是助於消化,這一觀點是大錯特錯,立秋後,瓜果類食物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俗話說「秋瓜壞肚」,吃太多,也容易造成腹瀉等病症。
少肉多豆
按「膳食平衡寶塔」的建議,一個人每天最好只攝入瘦肉75克,即一副撲克牌大小的一塊。
其中,體力勞動者、男性可以多吃紅肉,腦力勞動者、女性及身體機能退化的老人,應多吃白肉。尤其是患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等的人,更應少吃肉,多吃豆製品。
少吃辛辣
秋季人體的抵抗力會明顯下降,要注意飲食上少吃一些辛味辣味的刺激食物,這類食物會刺激胃腸,引發一些潰瘍及炎症,其次這類食物會傷及肺部,再次特別提醒要注意。
「閱讀經典好書 爭當時代工匠」2020年職工主題閱讀「雲誦讀」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只要你熱愛讀書、喜歡誦讀,都可以投稿參與!上傳作品還有機會獲得獎勵!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參與方式
來源:瀋陽新聞廣播、健康樸素等
原標題:《天氣轉涼易生病,送你一份換季養生寶典,拿走不謝!》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