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氣日益成為農家生活的必需品。在燃氣管道建設滯後的地區,農民大都使用液化氣瓶作為承裝工具。但半月談記者走訪時發現,部分農村地區存在對液化氣瓶底數不清、狀況不明,對「黑煤氣」站點監管流於形式等問題,亟須實施氣瓶信息化管理,切斷「黑煤氣」傳輸渠道,重點監管農村液化氣價格操縱、壟斷等行為,保障農村用氣安全。
部分農村家用液化氣氣瓶老化,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趙鴻宇 攝
安全隱患大,液化氣瓶急需改造升級
半月談記者在河北多地走訪發現,部分氣站人員騎著電動三輪車,載著幾個1米多高的氣瓶採用「嘴對嘴」的形式為村民上門充氣。部分鄉鎮幹部稱,雖然知道「黑煤氣」不安全,但其能方便村民生活,在監管不嚴格時大量存在。
受訪基層幹部認為,部分地區辦理使用登記時均是採用象徵性的電子表格或紙質登記,未建立統一的氣瓶資料庫,氣瓶「黑戶」較多。
儘管各地在大力推行智能液化氣瓶,但由於價格比普通氣瓶高且充氣過程較為繁瑣,部分地區村民不太願意接受。一些居民家的煤氣瓶隨意擺放,有的因家裡面積較小放在公路旁做飯,有的旁邊堆積木柴,有的氣瓶、連接管道嚴重老化,成為家中的「固定危險源」。
今年4月,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在臺江縣久潤燃氣有限公司抽查發現一批沒有原始出廠資料的液化氣鋼瓶,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邱家軍承認,該批368隻氣瓶系從六盤水佳浩源液化氣鋼瓶檢測有限公司購得。
經查,六盤水佳浩源液化氣鋼瓶檢測有限公司現場檢測儀器和設備不滿足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許可條件。此外,該公司2018年8月6日以來的18681隻氣瓶的《檢驗報告》存在補籤名、他人代替籤名等情況,未按照安全技術規範的要求進行檢驗,甚至出具虛假檢驗報告。
液化氣市場價格偏高,安全升級或增加經營成本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液化氣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明顯,但市場零售價格總體並未下降,且部分地區零售價是大宗商品價2倍之多。
卓創資訊相關人員介紹,2019年二季度,液化氣價格整體呈下跌狀態。東北地區價格從4月份4136元/噸下跌到6月份3928元/噸,下跌208元;華南地區下跌幅度最大,從4月份的4408元下跌到6月份的4049元/噸,下跌359元。
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黃家街道腰長河村村民張寶文搬到新家後,告別了燒柴火,用上了液化氣。「灌滿一罐是120元,能用2個月,1年不到1000塊錢。」張寶文所說的一罐,是指15公斤容量的常規液化氣瓶,算下來零售價格8元/公斤。
在貴州,液化氣的零售價格相對偏高。安順市關嶺縣一家液化氣站銷售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一瓶裝有11公斤的液化氣零售價在100元左右,平均每公斤9元多。
針對零售價與大宗商品價懸殊的現象,瀋陽一位液化氣站負責人介紹,他們根據消費者採購液化氣的數量不同而採取不同定價,針對需求量較小的普通群眾,目前採取15公斤一罐售價120元的「標準」,即使國家發改委調價的情況下,這個零售「標準」仍然浮動不大。「如果國家定價超出8元/公斤,那我們也需要補貼這個差價。」該負責人說。
安全升級導致液化氣經營成本增高,是擺在經營者和消費者面前的一個難題。
從2020年7月1日起,瀋陽將在全市範圍內逐步推行安裝智能安全閥門的液化氣鋼瓶,到2020年10月份爭取完成替換。對於這一舉措,液化氣站的經營者一邊叫好,一邊叫苦。
「這樣更安全了,我們肯定雙手支持,但是成本也高了啊!以我們站為例,現在的充氣槍是秤上帶的,不用額外花錢,要更換成智能充氣槍,一把就要四五千塊錢,全部更換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瀋陽液化氣協會副會長代恩光說,「另外,如果要推廣智能鋼瓶,就意味著肯定有一部分鋼瓶還沒有到使用壽命要被更換,用戶也就要多支出一筆費用,這樣很多用戶可能會拒絕更換。」
雲南中石化燃氣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黨總支書記韓霸透露,由於燃氣瓶等更新換代都是公司自己出錢,在財政上沒有補助,公司不能私自漲價,更換氣瓶等設備需要自掏腰包,這給經營企業帶來了困難。
實施氣瓶信息化管理,加強全鏈條監管
貴州省部分基層幹部認為,通過信息化管理,建立氣瓶生產使用全流程大數據平臺庫,是解決氣瓶管理問題的有效辦法。同時,各地在推行新氣瓶時應更多考慮到村民的接受能力,給予適度財政補貼,幫助村民儘可能完成液化氣瓶的轉型升級。
「最近家裡新換了智能液化氣瓶,儘管看著區別不大,但據說輕易不會引起爆炸,有洩漏會發出警報。」河北易縣北市村村民宿海說,現在大力推行智能氣瓶讓他更有安全感。
瀋陽市也逐步推廣安裝智能安全閥門的液化氣鋼瓶。這些鋼瓶閥門上裝有「智能晶片」,相當於一個電子身份證,記錄著氣瓶的所有信息。
「貴州省氣瓶安全追溯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已於7月上線,初步實現全省氣瓶使用環節的可追溯,為燃氣氣瓶安全管理上了緊箍咒。
受訪基層幹部建議,切斷「黑煤氣」傳輸渠道,還需加強對液化氣生產、儲藏、運輸環節的全鏈條監管。
近期,各地加大對「黑煤氣」打擊力度。今年7月,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吊銷六盤水佳浩源液化氣鋼瓶檢測有限公司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核准證》,對該公司處罰款10萬元,對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梁智藝、技術負責人何爭光分別處罰款1萬元。
河北保定從今年5月6日起開展液化氣專項整治工作,半個月時間內關閉取締液化石油氣非法經營場所1家、下達整改通知書35份、檢查液化石油氣運輸車輛102輛。
受訪人士表示,對於液化氣市場價格監管,應加強對經營者行為的規範,尤其在市場競爭尚不充分、價格矛盾較突出的地區,可採取限定進銷差價或適當縮小進銷差率等臨時措施;同時,重點監管農村液化氣價格操縱、壟斷等行為。(記者 蔣成 趙鴻宇 於也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