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瓶裝液化氣嚴重缺斤少兩 消費者可獲雙倍賠償

2020-11-26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7月21日訊 瓶裝液化氣的價格頻頻上漲,牽動了不少市民的心。但有市民反映,瓶裝氣的缺斤少兩現象時有發生。近期,仙居消保委就接到了多起消費者投訴瓶裝液化氣存在重量不夠的現象,工作人員經過核查後,發現瓶裝液化氣缺斤少兩很嚴重。

  一瓶液化氣會少2公斤

  家住仙居市中心的李先生多年以來一直使用瓶裝液化氣,他發現近段時間以來液化氣的重量有點不對勁。他說,以前一瓶液化氣家裡可以用40多天,可這兩個月,一瓶液化氣都只用了30多天。於是,李先生多長了個心眼。他決定親自稱一稱,利用家裡的體重秤,給煤氣檢測重量。

  「煤氣送來時我就稱一下重量,用完時再稱一下重量,二者相減就是實際所用的重量,在半年中我前後稱過3次,我買的是12.5公斤的氣,最好的是12.4公斤,最差的是10.5公斤,整整少了2公斤。」

  工商突擊檢查,65瓶合格率僅1.5%

  7月12日,仙居工商部門對仙居一家液化氣有限公司進行了突擊檢查,經對其現場已罐裝封口完成的65瓶液化氣逐一重新稱量,結果,64瓶15公斤裝的液化氣,實際灌裝量低於14公斤,合格率僅為1.5% 。

  工商部門對該公司進行了立案查處,同時投訴者也已通過消保委的調解,獲得液化氣不足部分的雙倍價款賠償。

  有關人士認為,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站安全技術條件》(GB 17267—1998)的計量標準,15公斤裝瓶允許的充裝量範圍是14.5公斤,正負0.5公斤之間,這是一個硬指標。也就是說,單瓶氣的充裝允許偏差±0.5公斤,即每瓶氣不得少於14公斤,也不能大於15公斤。需要指出的是,整批平均灌裝重量不得少於14.5公斤。

  在此,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購買瓶裝液化氣時最好能要求現場稱重量,計算淨重,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空鋼瓶內殘液量超過1kg的應倒殘密閉回收,並退還殘液價款。

  來源:台州商報

相關焦點

  • 鍍銀當做純銀賣消費者獲雙倍賠償
    我應獲得怎樣的賠償?     讀者:王女士    編輯回覆:就上述案件來說,關於工藝品、收藏品能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雙倍賠償的問題在理論界和實務中一直存在著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消費」應界定為生活消費。消費者對於工藝品和收藏品的購買行為其實質是一種投資行為,不屬於生活消費。
  • 瓶裝石油液化氣事故頻發,這些安全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01 5月4日,桂平市西山鎮桂江中路一民房瓶裝石油液化氣發生爆炸。 02 5月5日,平南縣平南鎮一民房發生瓶裝石油液化氣爆炸。
  • 天然氣入企掀起「報裝潮」 揭秘瓶裝液化氣爆炸之謎
    經查,事故原因是因為瓶裝液化氣洩漏;  7月23日晚7時,寧波鄞州區首南街道泰安路蕭埠碶村有房屋起火,引發了房屋內液化氣罐爆炸,好在該活動板房平日不住人,暫無人員傷亡……  剛剛過去的7月,在高溫的「炙烤」下,全國各地液化氣罐爆炸事故頻發。
  • 突擊檢查農貿市場電子秤 嚴打「缺斤少兩」坑害消費者行為
    近日,針對有群眾反映弘舜農貿市場攤販的電子秤不準,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這一現象,11月26日,來安縣市場監管局、消保委組織計量、檢驗、綜合執法大隊及新安市管所執法人員兵分多路對弘舜市場內經營戶使用的電子秤開展突擊檢查。此次檢查重點查看電子秤計量是否準確、是否缺斤少兩、是否處於有效期內等。檢查中,執法人員利用標準砝碼對市場內經營戶使用的電子秤逐臺進行檢查,對存在誤差電子秤進行現場調試並及時校驗。
  • 液化氣人工煤氣天然氣 三種燃氣哪種省錢
    目前上海的燃氣市場「三足鼎立」,其中有約220萬液化氣用戶,200多萬的人工煤氣用戶和近110萬天然氣用戶。液化氣、人工煤氣、天然氣,到底使用哪種氣更划算?用氣時又該如何節約?本市一位行家為消費者細細算了一筆帳。
  • 小孩喝「雪碧」喝到洗胃 原是雪碧瓶裝洗潔劑
    節假日一家人去農莊吃飯,原本是想好好享受一下假期,沒想到小孩子誤食了放在包廂內用雪碧瓶裝著的洗潔精,結果不得不送去醫院洗胃,假日的好心情被一掃而光,一家人還因此擔驚受怕。日前,紹興諸暨的消費者李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他認為農莊管理存在嚴重漏洞,遂向農莊提出索賠要求。
  • 農村液化氣之患:「黑戶瓶」裝「黑煤氣」
    一些居民家的煤氣瓶隨意擺放,有的因家裡面積較小放在公路旁做飯,有的旁邊堆積木柴,有的氣瓶、連接管道嚴重老化,成為家中的「固定危險源」。  今年4月,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在臺江縣久潤燃氣有限公司抽查發現一批沒有原始出廠資料的液化氣鋼瓶,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邱家軍承認,該批368隻氣瓶系從六盤水佳浩源液化氣鋼瓶檢測有限公司購得。
  • 不要慫,投訴可得千元賠償
    據我所知,大部分人會找服務員換一份新的飯菜繼續吃,有人也當作自己倒黴、嫌麻煩,甚至都不去找服務員換一份新的菜;若消費者對退換飯菜不滿意,可以保留證據,進行投訴,獲得賠償。消費者進行食品消費維權,可以獲得哪些賠償?1.
  • 黃石一液化氣倉庫「藏身」鬧市街區被依法取締
    近期,黃石市西塞山區八泉街道在開展安全工作大排查時發現,位於西塞山區午陽路一家經營儲存液化氣倉庫場所
  • 不良商家心太黑 鋼瓶液化氣竟然摻加有毒二甲醚
    從建德來杭州打工的陳同海,沒想到不久前的一次投訴很可能救了自己一命——他家中使用了半年的瓶裝煤氣中,竟然檢測出了濃度較高的「二甲醚」。這種氣體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吸入後可引起麻醉、窒息感,不僅如此,在光照條件下它還可生成具潛在爆炸性的過氧化物。
  • 王水燒傷顧客店家賠償2萬
    在合肥市廬陽區消費者協會調解下,近日,店家賠付該顧客2萬餘元。據了解,這是《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自修改以來,合肥市調解成功的賠償額最高的一起消費糾紛。  10月15日上午,家住合肥市常青供銷社宿舍的張女士,前往四牌樓附近一模具商店購物。此時,店內一女營業員正在向另一位顧客推銷瓶裝的模具清洗液———王水(強酸混合液,具有很強腐蝕性)。
  • 算算用電、液化氣和天然氣成本原來天然氣最划算
    從本月起,長沙每瓶瓶裝液化氣(14.5公斤)零售價從上月的92元上漲到108元,面對居高不下的價格,許多家庭紛紛打起了小算盤。為了省錢,許多酒店和大型單位選擇對直燃機空調進行「油改氣」改造,紛紛使用天然氣。使用液化氣、天然氣和電,究竟哪種又省錢又方便?根據長沙市天然氣、液化氣、電現在執行的零售價,記者特地幫市民算了一筆帳。
  • 液化氣灶回火是怎麼回事 液化氣灶打不著火原因和處理方法
    液化氣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為頻繁的家用電器之一,在使用液化氣灶的時候,很多人都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下面小編就液化氣灶火力小怎麼辦,液化氣灶回火是怎麼回事,液化氣灶打不著火原因和處理方法等相關問題,來為大家做一個解答,供大家參考。
  • 眾籌買到「問題」手錶 市民起訴獲三倍價款賠償
    原標題:眾籌買到「問題」手錶 市民起訴獲三倍價款賠償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審理一起訴產品眾籌項目合同糾紛羊城晚報訊 記者董柳,通訊員籲青、李楚報導: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近日對王某訴光繪公司「光動能手錶」眾籌項目合同糾紛進行宣判
  • 液化氣爆炸形成的原因與注意事項
    無論該居民樓起火的原因是什麼,液化氣的使用安全都應該引起我們每位居民的高度重視,而本文重點是要說一說液化氣爆炸的基礎知識,希望對正在使用液化氣的你,能夠有所幫助。液化石油氣是一種易燃易爆的介質,它是由多種單一氣體混合而成,其組分最主要的是C4H8,其次是C4H10,除此之外,還含有少量的CH4、C2H6、C3H6、C3H8、C5和N2、CO2等。
  • 赫山區市場監管局金銀山監管所開展液化氣鋼瓶專項整治工作
    赫山區市場監管局金銀山監管所開展液化氣鋼瓶專項整治工作 2020/12/4
  • 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獲支持
    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獲支持  1月4日,一起跨省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江西省浮梁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餘名村民飲用水安全受影響  記者採訪了解到,2018年3月至7月期間,某公司生產部經理吳某民將公司生產的硫酸鈉廢液交由無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吳某良處理,吳某良僱請李某賢將30車1124餘噸硫酸鈉廢液運輸到浮梁縣壽安鎮八角井、湘湖鎮洞口村的山上傾倒,造成八角井周邊約8畝範圍內以及洞口村洞口組附近的土壤和地表水受到汙染,妨礙了當地1000餘名村民飲水、用水,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了嚴重損害
  • 央視揭蟹卡套路 缺斤少兩還存潛在消費風險
    摘要:被稱為「紙螃蟹」的蟹券、蟹卡近來銷售火爆,但消費者在兌換實物過程中卻遭遇種種「套路」:提貨難,電話預約聯繫不到商家,網站預約需等數十天;嚴重缺斤短兩,蟹瘦繩子湊,4兩螃蟹繩子佔1兩,還浸透了水……此外,蟹卡還有潛在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