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國人都曾表示,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外國人經常會被一些食物逼瘋?比如說大閘蟹泛濫逼瘋了德國人,兔子泛濫逼瘋了澳大利亞人、牛蛙泛濫逼瘋了美國人……抓起來,料理下,整成清蒸大閘蟹、麻辣兔頭、乾鍋牛蛙……它不香嗎?
但實際上,不是外國人太慫,而是他們的烹飪理念不夠,在吃這件事上中國已經在第九層了,可是他們可能才在第五層,就比如一隻窮兇極惡的水母,外國人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怎麼能把它做得好吃,甚至一開始他們就沒想到水母可以吃,吃水母,對於外國人來說是近乎絕望下的無奈選擇。
看過《海綿寶寶》的人應該都知道,裡面的水母都很兇,其實現實中的水母更殘暴。大量的水母聚集在水中是很危險的,特別是一些有毒的水母,蜇到人後輕者噁心紅疹,重者流血死亡!人扛不住水母的攻擊,海裡的魚類也頂不住,在愛爾蘭,曾經有100000隻三文魚被水母群給蟄死了!在義大利,曾經就因為海灘上出現大量水母蟄人事件,導致義大利一年的旅遊損失達到3000萬!
但這還不是水母最可怕的地方,當一批水母聚集在一起後,它們會迅速大量繁殖,搶佔地盤,它們會吃掉當地的小魚小蝦,趕走其他的海洋生物,當一片海域被數目迅速佔領之後,基本上就屬於危險區了,而當海裡的水母過多,它們甚至會接著海浪搶灘登陸,導致沙灘上全是水母,放眼望去,海裡地上全是水母,看得人頭皮發麻。
為了解決水母泛濫問題,外國人也不是沒有努力的。比如韓國曾研發水母粉碎機器人,可自動檢測出水中水母,目的是為了更快地捕殺水母。一些國家也專門組織了船隊和漁夫來消滅水母,可是根本沒用,他們發現水母反而越殺越多,自己的損失反而越來越慘重。
那麼問題來了,水母為什麼殺不完?其實論個體能力,水母還是很一般的,它們大部分壽命短,而且脆弱易死亡。可人家超能生啊!據統計,水母平均壽命只有數個月,但一隻一天最高能產45000個卵!就問你強不強?但還要更強的,那就是水母甚至不需要對象就能自己繁殖,論繁殖能力能和水母一批的我就只能想到小強了。
其實真的有人稱水母為海中小強,因為它們不僅都超級能生,甚至有一些類型的水母能長生不老!比如燈塔水母成年後能回到幼年螅蟲狀態,然後重新發育,回返反覆,不老不死,真的太強悍了。
可以想像,這些殺不完,捕不盡的水母已經成為了人類眼中的海洋惡霸,聯合國糧農組織地中海理事會2013年發布的報告稱,數量暴漲的水母種群可能是導致地中海和黑海魚類資源減少的元兇之一,儘管水母數量猛增的背後原因是人類的過度捕撈魚類,但從結果上說,水母泛濫正在讓人類面臨巨大的難題,如果不解決,將會演變成可怕的生態危機。
海灘上全是藍色水母
外國人開始意識到,靠武力是幹不過水母了,得智取,怎麼辦呢?思前想後,最後聯合國給出了一招:吃水母吧!甚至還有人專門創辦了吃水母的組織:Go Jelly Project(消滅水母項目)。而他們的口號則是:打不過我們就吃!(if we can’t beat 』em, eat 』em)。甚至還有人製作各種視頻和文章來強烈推薦人們吃水母。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外國人有心吃水母,卻沒能力把水母做得好吃,他們甚至根本就沒想好怎麼吃水母。一開始,有人選擇水煮,這方法一聽就不靠譜,事實證明,水煮後的水母臭到令人昏厥,更不用說放進嘴裡吃了。甚至有人表示,這比鯡魚罐頭還難聞!
在義大利,則有人嘗試將水母炒熟後食用,但是味道同樣非常難吃,吃過的人都表示難以下咽。
無奈之下,外國人選擇了他們最擅長的烹飪方式,那就是油炸!畢竟大部分食物裹上雞蛋液,粘上麵包糠,下鍋炸至金黃酥脆,隔壁小孩都能饞哭了。所以外國人嘗試了炸水母,直接製成油炸水母片,雖然這種水母片沒什麼味道、也沒什麼營養,但口感上至少不噁心,同時科學家也表示這種水母片熱量低,非油炸,比較健康,希望取代薯片供民眾食用。
但是這個建議遭到了很多外國人的拒絕,畢竟和那些香脆美味的薯片相比,水母片簡直就是渣渣!而就在外國人感到要絕望的時候,卻突然有人發現,中國人吃水母的歷史已經長達1000多年了,而且在中國人的婚禮酒席上,一種水母沙拉是必備的食物,並且非常美味!
這裡說的水母沙拉,其實就是中國人常吃的涼拌海蜇,我們常吃的海蜇就是水母的一個分支,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食用海蜇的方法,將其放在清水中泡製一下,洗好切成條狀,再準備一些黃瓜絲和紫甘藍絲,把它們放在一起以後加入蒜泥、食用鹽和香醋以及生抽和香菜與香油以後調勻即可食用,這種涼拌菜的做法不僅簡單,而且美味,凸顯了中國人的飲食和烹飪智慧。
雖然不是所有的水母都能這麼吃,但是中國的涼拌海蜇給了外國人一種思維的啟發,讓他們得以在食用水母的方式上有更多的嘗試和選擇,到了現在,已經有很多外國人開始學中國人吃涼拌海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