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5125年的瑪雅曆法周期
在瑪雅曆法中13個白克頓周期等於一個曆法周期。周期長度大約5125年。這與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冰河學家朗尼·湯普遜,發現的地球氣候顯著變遷的周期為5200年,非常吻合。
有證據顯示大約5200年前,太陽的能量先是大幅降低然後又出現了一次短期的噴發。因此,湯普遜相信,這次太陽能量的大變動,是導致產生這些記錄在案的氣候變化的原因……
這是否意味著,瑪雅曆法也在跟蹤太陽能量的變動呢?
5個瑪雅曆法周期加起來大約是25627年,又非常接近地球歲差或大年。所謂歲差,是指太陽在黃道上每經過一個回歸年的運行,不能回到一年前的起點,而總要差一段微小的距離,因此冬至點每年要向後(西)移動。這種「移動」完成一周所需要的時間,這就是「歲差」。
截止2000年,國際天文學聯盟把歲差修正為25771.5年,只比5個瑪雅曆法周期略多144年。這是否意味著和5125年的周期直接相關呢?
關於瑪雅曆法的結論(或推論)
綜上所述,卓爾金歷周期260天,是太陽系行星的太陽年的公約數;卡盾周期20年,是表達行星公轉周期的天文學單位;白克頓周期400年,與地球的內核的旋轉周期相等,與地球的冷暖周期吻合,與TLR周期匹配;曆法周期5125年,與地球氣候顯著變遷的周期接近、與歲差匹配。因此,我們可以推論:瑪雅曆法是一部太陽系的曆法,是一部追蹤太陽能量的變化、追蹤時間通道的曆法。
(全文完 你可以到《文章連讀》的「連讀5」中閱讀全文)
關聯文章 點擊閱讀: 1、「瑪雅人」就是外星人
2、追蹤TLR周期、規避航行風險
關注我們 給你一個嶄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