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 攝影:封面新聞記者滕晗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1949年來共有17個年份颱風在國慶假期登陸我國,約平均每4.2年。最近一次在國慶期間登陸我國的颱風是2019年10月1日『米娜』。」9月21日,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介紹。
錢傳海表示,截至9月2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2個颱風生成,較多年同期平均(18.1個)偏少6.1個。其中,2002號颱風「鸚鵡」、2004號颱風「黑格比」、2006號颱風「米克拉」和2007號颱風「海高斯」等4個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較多年同期平均(5.8個)偏少1.8個。
「今年以來,颱風呈現生成源地明顯偏西、生成數和登陸數偏少、盛夏期颱風活動由『異常安靜』轉為活躍、影響我國東北地區颱風偏多等特點。」錢傳海說,而颱風生成位置越偏西,則表明颱風越有機會登陸或影響我國。
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無颱風生成,這是自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出現7月「空臺」現象。但到了8月,則共有7個颱風生成,生成數較多年平均(5.7個)偏多1.3個,「8月『黑格比』、『米克拉』和『海高斯』3個颱風先後登陸我國,較多年同期平均(1.9個)偏多1.1個。且上述3個登陸颱風都經歷了近海快速增強,且均以峰值強度登陸我國。」錢傳海說,「尤其『米克拉』在南海自生成至登陸僅用20.5小時,有效預警時間短,預報難度大。」
值得一提的是,8月26日至9月8日,東北地區連續遭受第8號颱風「巴威」、第9號颱風「美莎克」和第10號颱風「海神」影響,為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比常年全年影響東北地區颱風個數(1.2個)偏多1.8個。
9月21日下午14時,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目前位於西北太平洋洋面,距離日本高知縣偏南方向約930公裡,強度等級為熱帶風暴級。「目前看來,『白海豚』移動方向以北上為主,颱風『生命』也不會很長。」錢傳海表示。
國慶假期將至,是否會有颱風影響我國?錢傳海表示,是否會有颱風還需等到臨近假期前更具體、更精細的預報,對假期出行也會有更好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