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送一個阿爾及利亞的朋友去北京的一所雙語幼兒園上班,在那裡住了幾天,了解到每一孩子的園費竟然能到20~30萬元,我想這個價格不是有很多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我要給孩子報一個,還不得把錢袋子都掏空。
英語推動內捲化內卷
最近內轉化這個詞比較火,它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定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個人認為英語這個學科在推動內捲化的過程當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下面本人就現身說法,以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真實事件為例子來講述,英語是如何推動內捲化的。
好孩子被英語卡脖子
上學的時候有很多朋友都是好孩子,教課的時候也有很多孩子都是好孩子,他們之中有很多都被英語耽誤了。
1.農村的孩子
我的髮小楊某和哈某,我們三個在農村小學上學的時候,都是班裡的好孩子,主要是成績比較好。但是我一直壓著他倆,雖然我語文數學不如他倆,但是他倆英語經常交白卷。其實我是碰了運氣才把英語學好,因為英語老師是我姑,小時候可沒少挨揍。
但是別的同學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很多孩子上了初中以後,往往因為英語這一科不行,被分到了差班。強者恆強,差者恆差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我就眼睜睜看到我的髮小一步步走向墮落,曾經他們是那麼要強那麼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2.質樸的孩子
要說這樣的孩子質樸也不完全是,主要是在他大腦中有一種觀念,他認為我是中國人,何必學英語?這類孩子的性格特別擰巴,我們誰勸他也不聽,再一說就把臉憋得通紅,不一會兒就撲嗒撲嗒得掉眼淚。他是我們班的數學學霸,他自己對數學感興趣,甚至高年級的題他都會。最後還是沒有結果,連高中都沒有考上,由於英語偏科也是被分到了差班,到了初二成績一落千丈,開始早戀。他不是學不會,而是就是不願意學英語,老師留下他背單詞背句子,他比哪一個背得都快,天賦異稟也擋不住性格的擰巴。
3.偏科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上學的時候有沒有經歷過,班上一些小男孩,特別機靈,特別聰明,數學語文學得特別好,就是英語一竅不通,不通之後就更不願意學,越不學落的越多
,最後就成了瘸科,而大家都知道在現階段考試當中,瘸科必敗。本來老師看好的苗子,將來能成為科學家的苗子,將來能成為社會的棟梁的苗子,最後卻去了鋼材市場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打工人。
鑑於英語這一學科卡了這麼多好孩子的脖子,個人強烈建議小學階段取消英語,到了初中再學也不遲。而且現在很多外國人都在學中國話,學習英語還那麼有必要嗎?
以下是個人建議
1.小學取消英語課
鑑於以上的問題,個人強烈建議小學階段取消英語。因為很多孩子連自己的母語都沒有學明白,英語不僅浪費了孩子的時間,還浪費了家長的金錢。
2.降低英語佔分比重
即使初中以後再學英語也應該降低英語錄取分數的比重,他應該成為副科,應該低於物理化學等學科。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國家富強了,外國人在學中國話,英語不好,比劃手勢也能比劃明白。
3.增加實操課程
除了取消小學英語之外,個人還認為要在中小學階段增加更多的實操課程,空洞乏味的課本知識,束縛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最終讓孩子們失去對知識的熱情,孩子們踏入社會之後,這個弊端將會暴露無遺,沉迷於遊戲,沉迷於玩樂,無人再去繼續學習。
結語:
強烈建議小學階段取消英語,同時也降低英語在高考當中的分數比重。一方面國家現在富強了,很多人都來學中文了。另一方面高昂的英語補習費用是內捲化的幫兇,一科英語卡了太多好孩子的脖子。
對此你怎麼看呢?
客觀公正是我的態度,文章內容,只代表個人觀點,請以自己的思考為準。關注我,了解更多教育資訊,獲得更多教育知識,討論更多教育話題。(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