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對於國家是有好處的,不僅能發掘出來許多的文物瑰寶,還能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對於我國的歷史能夠更進一步地進行了解。所以一旦發現了古墓,考古學家都會迫不及待的希望能夠打開古墓,進行一番研究。
但是至今為止,有一位帝皇的陵墓,不僅沒有被打開,而且還被保護了起來。秦始皇陵佔地58平方公裡,故宮是古代最大的宮殿,但是秦始皇陵的面積,等於78個故宮,這種面積讓人咋舌!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生前風光,死後的陵墓也是歷史之最。
所以這座陵墓花費的人力和財力,都是不言而喻的,那麼陵墓中的文物和瑰寶,肯定也非常的多。所以不論是中國的考古學家,還是外國的,都對這座陵墓非常嚮往,希望能夠進入秦始皇陵,仔細的研究一下。
其實早在1965年,郭沫若和許多考古專家都想要研究秦始皇陵,於是聯合向國家提出了這個想法,研究秦始皇陵,本來是一個好事,如果把秦始皇陵像兵馬俑一樣都開發出來,也能在經紀上創造一定的利益。有利無害的事情,本來國家是應該同意的。
但是這件事卻被拒絕了,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出於幾個方面來考慮的。在這之前,明定陵就被考古學家打開了,但是因為當時根本沒有足夠的技術保護出土的文物,所以讓很多東西都被破壞了,萬曆皇帝的屍骨也被焚燒了。
這給中華民族造成了非常慘重的損失,從這次之後,國家就已經下了規定,如果發現了皇帝的陵墓,絕對不能主動打開。除非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能夠保護墓中的文物,否則是絕對不能像打開明定陵一樣,重蹈覆轍了。
其次陵墓的面積龐大,打開陵墓不是簡單的挖掘,需要一點點的進行,這個工程量是很大的,並不是隨便能夠完成的。另外秦始皇陵在地上也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風景,如果打開了陵墓,那麼地上的風景也會被破壞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金字塔是大家都知道的,當時埃及的人民都認為,金字塔裡肯定有許多的寶物,但是等他們打開金字塔之後,裡面除了木乃伊之外,什麼都沒有。這種打擊對埃及有多大,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吧。
所以考慮到這幾個方面,秦始皇陵墓始終都沒有被打開,而且地上的風景也十分的獨特,已經成了風景區了。所以不被打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