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上,三家分晉之後,隨即戰國時代到來,世界上一片混亂,土地被分割,強國吞併弱國。這一過程持續了約200年,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橫掃六合,嬴政稱帝,才最終統一。
統一九州混戰場面後,秦王嬴政自認為三皇五帝都不如自己的功過,所以他把「皇帝」這個詞作為自己的頭銜以顯示自己的威望,這個稱號從始皇帝到清朝末年持續了2000多年,並貫穿了封建王朝的統治,秦始皇即位後,取得了許多成就,他修建馳道,統一文字和度量衡,抗擊匈奴,遠徵百越,築建長城等等,為後兩千年奠定封建制度的基礎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我國第一位被稱為皇帝的君王,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在秦始皇統治的後期,他也開始擔憂,他希望他的統治能持續更久,他逐漸開始追求長生不老之術,並投入大量精力尋找靈丹妙藥。可笑的是他在尋找不老不死藥的路上死了,他也覺得永生是不可能的。秦始皇為自己修建陵墓,一座宏偉壯觀的秦始皇陵墓就是這樣出現了。
秦始皇陵的宏偉
據有關資料顯示,僅是用來修建秦始皇陵的土壤就足以挖出一個人工湖,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的面積很大,那麼秦始皇陵的面積有多大呢?據相關歷史記錄,秦始皇徵用72萬民工來來回回地修復陵墓,歷時39年才建成,高51米,周長1700多米,面積58平方公裡。這是什麼概念?總的來說,它相當於78個紫禁城,雄偉壯觀規模非常大。
今天,隨著考古學的發展,一些不同朝代、不同世代的帝王陵墓陸續被發掘出來,依靠出土的古代文物,人們可以用實物來驗證史料,對我們的歷史有更準確的了解,但令人不解的是,秦始皇陵墓早在1974年就被發現了,那麼為什麼至今還沒有被發掘出來呢?
早在上個世紀,在發現世界聞名的秦代墓葬秦陵兵馬俑後,考古學家就開始對秦始皇陵進行發掘,但一方面,技術和設備不如現在發達;另一方面,當地也有一些關於秦始皇陵墓的神秘傳聞,而各種因素的結合也使得考古學家們面臨著一個困境,當地有一個關於神秘秦始皇陵墓的傳說,秦始皇陵墓裡有很多機關,一旦進入秦始皇陵墓打擾了這位古代皇帝的休眠,他們可能會有去無回,此外,秦始皇晚年追求永生,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秦始皇變得越來越虛弱,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很快就要結束了,所以他命令人們在墓中放入大量的水銀,並利用浮力使棺材漂浮在水銀上,以確保屍體不會腐爛,從而實現長生不老的願望,我們都知道,水銀是一種劇毒的揮發性物質,一旦暴露在空氣中,後果不堪設想,而且會對當地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因此,雖然考古專家很早就發現了秦始皇墓,但他們對墓內的混凝土結構了解不多,所以不敢破土動工。秦始皇陵墓裡有什麼?你會挖秦始皇陵墓嗎?後果是什麼?直到德國專家的到來,這些長期困擾人們的謎團才消除了考古專家心中的疑慮。
除了上述原因,考古學家不敢打開秦始皇陵墓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秦始皇陵墓的文物保護,眾所周知,秦陵的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是我國珍貴而稀有的國寶,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顏色鮮豔生動。然而由於技術有限,未能提供及時的保護和處理,致使兵馬俑在數千年後與空氣接觸後立即氧化,失去了原本的顏色,在考古發掘過程中,這樣的損失肯定不會希望再發生了,因此,在這個技術難題被突破之前,也不可能在發掘秦始皇陵。
出於秦始皇陵墓千年文物和當地自然環境的保護,如果有一天秦始皇陵墓被挖掘出來,那將是一個震驚世界的偉大工程,秦始皇陵的秘密總有一天會公之於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