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英國女人為了拯救黑熊,在中國奔走17年

2020-11-30 騰訊公益

[摘要]出生於英格蘭的謝羅便臣1987年進入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在那裡,她工作長達11年。1998年,她在香港創辦了亞洲動物基金(AFF),投身於亞洲地區的動物保護。

謝羅便臣(Jill Robinson)女士的身體微微前傾,聆聽著每一個提問。她目光專注,雙手相握,每當接收到《中國慈善家》記者的問題後,她的語言便攜著一股飽滿、磁性的力量奔湧而出,帶著強烈的感染力。

很少有人像她這般對動物保護懷有如此巨大的熱忱。出生於英格蘭的謝羅便臣1987年進入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在那裡,她工作長達11年。1998年,她在香港創辦了亞洲動物基金(AFF),投身於亞洲地區的動物保護。

這份熱忱,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感同身受。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離世,謝羅便臣記得,「父親非常難過。」後來,她養過一隻貓,但不幸,這隻貓被人偷了去做活體檢測。「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她回憶,「當我們的貓又被偷走時,父親再次陷入了低落的情緒當中,我感覺他很久都沒有走出這個陰影。」

母親死於敗血症。謝羅便臣一直記得父親所說的關於母親的兩句話:一句是,她是世界上最棒的女人。另一句是,當她去世的時候,病痛令她非常痛苦。

1993年,謝羅便臣在廣州一家養熊場遊覽時,無意中看到了那些被籠子束縛著、膽汁汩汩外流的亞洲黑熊(因為胸前有道金黃色新月形,也稱作月熊)。「看到它們遭受敗血症帶來的痛苦,我想起了關於媽媽的一切。」她深刻地記得,其中一隻黑熊痛苦地把爪子搭在她的肩上,謝羅便臣一回頭,本能地握住了它的熊掌。

那一刻,她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我是一頭黑熊,關在只能站立的鐵籠子裡。我的腹側被人剜出深洞,插著抽取膽汁的管道,每天兩次,天天如此,已經十六年了。我的爸爸不堪折磨,用熊掌挖腹自殺。從此人們就給我穿上箍緊的鐵衣,我連自殺也不可能。我傷口潰爛,肝膽劇痛;我拍打鐵牢拍爛了前掌,長期站立站斷了後腿。我是一隻天天哭號的黑熊。」著名作家楊志軍曾在微博上這樣描述黑熊被活體取膽的慘狀。

上世紀80年代,朝鮮人發明了活熊取膽的方法。在中國,活取熊膽行業已經存在了30年。這是個「合法卻難稱人道」的買賣,目前,生活在山林中的野生黑熊僅剩1萬餘只。

作為一個外國人,在中國開展黑熊救助並不容易,謝羅便臣一直在尋找跟中國政府達成更有效合作的方式。2000年7月,亞洲動物基金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四川省林業廳籤訂了一項歷史性的協議——釋放生活在條件惡劣的成都養熊場中的黑熊,由亞洲動物基金對養熊場進行經濟補償,並在成都建立黑熊救護中心。這一協議,是中國政府與國外動物權益保護組織達成的第一個協議。

「我們有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場所,可以告訴公眾活熊取膽背後的真相,以及對於月熊而言,取膽給它們帶來的痛苦。」謝羅便臣說。

另一方面,謝羅便臣也在尋求能幫政府解決問題的方式,甚至介入醫藥領域,尋求熊膽的替代品。2012年,亞洲動物基金聯合多家機構、媒體成功抵制了活熊取膽醫藥企業歸真堂上市。

同時,她也希望能通過中國民眾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宣傳月熊保護,比如善用名人明星的影響力。在香港的一次演講中,謝羅便臣認識了莫文蔚的母親,在深入交流後,她感到莫文蔚的價值觀和動物保護理念與亞洲動物基金非常相符。不久,莫文蔚就成為亞洲動物基金的愛心大使,並且在救護中心認養了一隻叫「寶貝」的月熊。

謝羅便臣也曾邀請籃球明星姚明來黑熊救護中心參觀。她的合作夥伴曾認為這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勸她不要浪費時間。2012年2月18日,姚明專程來到了黑熊救護中心,看望了從養熊場中被解救的月熊,並呼籲人們關愛月熊。

創辦亞洲動物基金以來,17年間,謝羅便臣在中國和越南一共拯救了500多隻月熊。

這500多隻月熊裡,奧立弗是她投入感情最深的一隻。奧立弗是山東省最後一家養熊場裡的10隻黑熊中的一隻,年老體弱,患有重病。謝羅便臣說服這家瀕臨倒閉的養熊場的場主,把包括奧立弗在內的月熊轉交給自己看護和照顧。從山東到四川,他們開了三天三夜的車,中途在高速路上遭遇了交通堵塞,奧立弗病情開始加重。

危急之中,救熊團隊獲得了當地交警和群眾的援手。警車幫忙開道,把奧立弗送進了附近的一家醫院,到達醫院時,醫生和護士早已準備就緒。四個小時的手術後,奧立弗活了下來,並且在養護中心度過了人生最後幾年「有尊嚴」、愜意的老年時光。儘管它最後仍然死於癌症—醫生從它的體內取出了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瘤子,這是活體取膽給它造成的痛苦。

曾有一隻被拯救的名叫安德魯的月熊,當它第一次在救護中心走出籠子時,飼養員發現它不斷仰頭,上舉前肢,後來才明白,這是所有的熊在剛出鐵籠時的共同反應,它們是在試探身上、頭上怎麼沒有鐵條壓迫了。

邁出第一步時,安德魯猶豫了很久,右前掌剛觸到水泥地,瞬間像觸電一樣彈回,然後驚恐地縮回籠子裡,不停搖頭,直到20分鐘後才敢進行第二次嘗試。數小時後,它終於像醉漢一樣完成了它的第一次行走。而更多被拯救的月熊要反覆無數次,才能跌跌撞撞走出籠子。

拯救月熊的工作,讓謝羅便臣從月熊身上也學到了很多。「它們主要是幫助我們治癒心靈,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雖然很多月熊的身體和心靈遭受很多痛苦,甚至在慢慢死去,但是它們對人還是非常寬容。」

謝羅便臣信奉的使命宗旨是「尊重生命,終止虐待」。她希望亞洲動物基金的最終目標是,任何一個物種都不再遭受虐待。為了宣揚這一理念,她一直都是一個素食主義者,近兩年來,她甚至成為一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包括牛奶、雞蛋都不吃。她曾看過許多關於動物的紀錄片,為了擠牛奶,讓母牛懷孕,生下小牛後再讓母牛和小牛分開。「這是很殘忍的做法,所以我不想傷害它們,或者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謝羅便臣對《中國慈善家》說。

這一點和她的朋友、聯合國和平使者珍·古道爾不謀而合。珍曾在接受《中國慈善家》採訪時,耐心闡述了七條她不吃肉的理由,聽完她的闡述之後,包括大自然保護協會亞太區首席代表張醒生在內的多人,紛紛換掉了自己的菜單。

珍·古道爾一年有三百多天時間在全球各地演講,呼籲保護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在亞洲動物基金的四川農場黑熊救護中心,珍·古道爾也認養了一隻月熊。

珍·古道爾也深諳改變人們的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她常常展示出充分的耐心,哪怕從生活的一點細節著手。謝羅便臣每次刷牙的時候,都會想到珍,因為她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訴謝羅便臣,刷牙的時候一定要把水龍頭關掉,「因為會浪費許多水資源。」

謝羅便臣曾被父親評價為一個意志力非常堅定的人,「如果有人說我做不了那件事,我一定會找一個辦法把事情做好。」在十幾年的老朋友珀瑞斯眼中,謝羅便臣在對待她認準的事情上,「有時候甚至有一點固執,簡直要把人逼瘋。」謝羅便臣把這理解為做事的專注度。她的目標非常明確,在採訪時,她向記者展示了自己右肩胛上的刺青—漢字「月熊」,「幫助月熊是我和世界產生連接的一種方式」,她的一生都將為之奮鬥。

歡迎收聽騰訊公益影像周刊「存在」官方微信: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存在」(英文ID:txgongyi)。

相關焦點

  • 一個「拯救了整個銀河系的女人」離婚了,亮哥你「亮了」
    導語:29日,張亮宣布與寇靜已於2017年離婚,在今年8月播出的《新生日記》中,他曾聊到自己求婚寇靜時的告白詞,並表示「求婚這個事兒還是需要點儀式感」。在張亮帶兒子天天上《爸爸去哪兒》時,寇靜曾被大家調侃是「拯救了整個銀河系的女人」。無意外,沒有什麼拯救銀河系的女人。
  • 拯救黑熊:對抗歸真堂及活熊取膽戰仍在繼續
    雖然黑熊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實際上,對黑熊的保護並不像對待大熊貓、東北虎那樣「給力」。它是由AAF與四川省林業廳共同成立的,是AAF的兩個黑熊救護中心之一,另外一個位於越南河內。在此生活的黑熊以及少數幾隻棕熊,多數是AAF從全國各地的養熊廠裡解救回來的,如今,它們已經遠離人類的殘忍,把這裡當做遊樂場。
  • 八十四隻亞洲黑熊進入中國首個救護中心重獲自由
    中新社成都十二月十六日電(記者 肖龍聯)由亞洲動物基金興建的中國首個黑熊救護中心今天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龍橋鎮正式落成,八十四隻從養熊場中被解救出來的亞洲黑熊重獲自由,成為救護中心的第一批居民。  這是中國國家林業局支持、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以及四川省林業廳與亞洲動物基金共同發起建成的亞洲最大規模的黑熊救護中心。
  • 電池人的倔強:一個堅信鋁空氣電池能拯救世界的英國工程師
    儘管在2001年傑克遜向一名勳爵詳細展示了該電池的工作原理,隨後又收到了電子郵件承諾會轉告給英國首相布萊爾,但英國政府對此毫無興趣,當時英國政府的官方創新機構innovation UK重視的是鋰電池技術,而不是鋁空氣電池。
  • 中國萬隻黑熊被活體取膽汁 拷問人性底線(圖)
    因為得到警察的接力幫助,重病黑熊迅速完成了手術,平安到達龍橋黑熊救助中心。  我的目標?當然是關閉所有熊場  英國人Jill Robinson 有一個「彆扭」的中文譯名——謝羅便臣,這是按照香港的習慣翻譯的。謝羅便臣在香港生活了25年,她之所以創建「亞洲動物基金」,完全是因為與一隻黑熊的「緣分」。
  • 為了拍黑洞,科學家四處奔走湊齊「八大金剛」
    為了給黑洞拍照,麻省理工學院(MIT)從2006年就開始四處奔走,尋求國際合作開展EHT項目,經過不懈努力,「八大金剛」終於湊齊,EHT達到「地球直徑量級」。2018年,格陵蘭望遠鏡正式參加;2020年後,美國基特峰12米射電望遠鏡和法國諾瑪天文臺也將加入。協同觀測雖「搞定」,但不同機構的觀測數據怎樣處理?EHT的數據堪稱海量,每個望遠鏡每天產生數據量接近200TB,需要數百個硬碟存儲,還要專機將這些硬碟運到MIT和德國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進行分析處理。硬碟的運輸也非易事,南極望遠鏡站址2月到10月間是冬季,飛機無法起降。
  • 《全球風暴》,拯救世界,男人再強也需要女人幫忙
    這幾天嚴寒天氣席捲中國,作為一個從北方來的在南部沿海省份呆了十餘年的我感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冷,溫度接近冰點,再一次對「全球變暖」產生懷疑。說起氣候異象,就想起電影《全球風暴》,一部全程沒有尿點的科幻災難電影 ,2017年10月21日上映。
  • 中國主要養殖場黑熊數量情況分析
    中國主要養殖場黑熊數量情況分析2016/7/6 10:37: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黑熊是典型的森林動物,棲息生境由高緯度亞寒帶針闊混交林逐步過渡到低緯度的熱帶雨林。隨季節、氣候和食物源的變化,黑熊具有垂直遷徙的習性。
  • 江西黑熊傷人事件:人的發展動物保護一個不能少
    被黑熊咬傷 村民生活陷入困境  2007年11月7日上午9時許,婺源縣大鄣山鄉白山村51歲的村民吳連生上山撿檉子,回頭發現離自己不到3米的地方有一隻一人高的黑熊。黑熊撲過來咬住他的右大腿,並昂首將他舉起來。吳連生掙脫後跑了幾步,黑熊又撲過來抱住他的頭,咬他的上額和太陽穴。吳連生雙手掐住黑熊脖子,拼命把黑熊往山坡下推。
  • 「兒子快跑」,不是這勇鬥黑熊的母親,你永遠不知母愛力量有多大
    這或許是一個最難給出回答的問題,連世界最好的科學家都難以給出精確的答案。當孩子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母愛所迸發出的力量,超乎常人的想像。也許美國當代作家芭芭拉·金索爾夫的一句話才是最精妙的概括:「母性的力量勝過自然界的法則。5月17日晚,事發四川綿陽江油市的一件母親為了救兒子,勇鬥黑熊的新聞想必大家都已經看到。
  • 一隻越境進入中國黑龍江的黑熊被抓獲
    一隻越境進入中國黑龍江的黑熊被抓獲十天之內,四隻黑熊從俄羅斯跨境進入黑龍江省饒河縣境內,其中一隻被抓住,另外三隻黑熊「逃之夭夭」,至今未被找到。據稱,黑熊頻繁「造訪」該縣,可能的原因是當地玉米即將成熟,黑熊為了覓食而來。
  • 臺灣黑熊第一次現身玉山
    臺灣黑熊第一次現身玉山 2019年02月25日 16: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黑熊(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2月25日訊 臺灣玉山塔塔加地區第一次出現臺灣黑熊生活的證據。2月中旬開始,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發現排雲山莊等建築物裡出現被翻動的痕跡,被啃咬過的垃圾散落一地,還發現可疑腳印,經過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黃美秀鑑定後,證實這些神秘客就是臺灣黑熊。
  • 霍爾:奔走在最被忽視的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背後
    此前,由糧農組織發起成立的食品援助機構——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作為全球最大的人道救援組織剛剛在10月9日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獲獎理由是「抗擊飢餓的努力」。這是今年最被媒體和公眾忽視的諾獎得主,人們對一個具體的人比對一個組織更感興趣,而飢餓似乎距離每一個刷手機、點擊新聞連結的人顯得那麼遙遠。
  • 拼黑熊保育 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臺灣黑熊日」
    原標題:拼黑熊保育 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臺灣黑熊日」   中新網8月4日電 可愛程度不輸給熊貓,但棲息地卻因人為幹擾等困境破壞、導致族群數量銳減至不到600隻的臺灣黑熊,目前正遭遇瀕臨絕種的危機。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北市動保處為了加強市民朋友對臺灣黑熊保育的重要性,特於9日在臺北市立動物園與10餘個保育團體及關懷生態企業團隊共同舉辦2014「臺灣黑熊日」活動,加強市民參與臺灣黑熊保育工作的認識。   臺北市動保處表示,除了設置推廣黑熊保育工作的攤位,讓大朋友、小朋友透過互動遊戲獲得保育的知識與觀念外,闖關集點還贈送多達500份令人驚喜的黑熊小物給民眾帶回家做紀念。
  • 大熊貓「圓仔」臺灣受寵 折射臺灣黑熊生存困境
    民眾不知道的是,臺灣特有種的臺灣黑熊,數量竟然比貓熊還少,只有貓熊的1/10而已。      大熊貓是全球寵兒,除了外形可愛,牠的稀少性才是受重視的焦點,正式被列入《華盛頓公約》的瀕絕動物,受到國際性的保護。      在大貓熊的故鄉中國,中國政府更是千般呵護,早早就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韓國將從中國引進6隻亞洲黑熊
    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  據韓聯社9月14日報導,韓國國立公園管理公團當日表示,將從中國引進6隻亞洲黑熊,並計劃將黑熊放入韓國智異山的自然環境裡。報導稱,接受基因檢查的黑熊一共有14隻,均為亞洲黑熊。韓國的相關專家和獸醫已於9月9日抵達中國吉林省,並將從14隻黑熊中選擇6隻。
  • 美國最怕4個中國女人:最後1個是英國海歸,貢獻堪比錢學森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美國最害怕的4個中國女人。這4個中國女人各個都了不起,其中最後1個人是英國海歸,貢獻堪比錢學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美國最怕的第1個中國女人是何澤慧,何澤慧老師是中國原子能事業的創始人之一,她於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得德國某大學的博士學位。在上世紀50年代,她和一大批科學家回到祖國。她和同事們在一起,研製出了我國的原子能乳膠探測器,成為中國中子物理學的帶頭人之一。
  • 「活熊取膽」被救助黑熊的後桃花源生活
    關於「活熊取膽」的報導鋪天蓋地而來,這不禁讓人好奇,那些得到救助的黑熊,在成都市郊的一處靜養之地,是否能找到屬於它們自己的世外桃源,遠離過去的痛苦。穿過成都市郊一片散發著泥土之香的農田,龍橋黑熊救護中心便出現於眼前。
  • 注意安全,正是這樣的誤解,可愛的亞洲黑熊正在慢慢消失
    有一種動物,它們異常兇猛,卻又憨態可掬,它們渴望自由的奔跑在山林間,像天上的月亮一般耀眼奪目,分布在中國的四川、東北地區。它們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亞洲黑熊。亞洲黑熊,又稱月熊、月亮熊、狗熊,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東部,中國、日本和中國臺灣等地的森林地帶比較多見。
  • 黑熊咬死村民被擊斃,有人竟為黑熊喊冤!請問,你還是人類嗎?
    黑熊咬人,而且接連咬死3名無辜村民,被民警擊斃後,有網友卻為黑熊叫屈和喊冤。可是,難道3條人命還不如一頭黑熊?01黑熊傷人5月17日,唐成容送7歲的兒子到鎮裡上學,卻在山路遭遇兩隻黑熊。至此,黑熊一天之內,已接連咬死三人,而且還有一隻黑熊仍未被抓獲。咬死朱明才的那頭黑熊被民警擊斃後,有網友說黑熊可憐,並未其叫屈喊冤,稱黑熊活動區域與人類生活區域重疊,結果黑熊被更高級別的人類文明給殺害。還有人說,黑熊傷人,是動物捕食的本能;人類殺熊,是為了熊的膽汁、毛皮和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