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5種最為致命的毒藥 - 食品安全專區 - 生物谷

2021-01-07 生物谷

 2016年4月17日/生物谷BIOON/--當被問及毒藥時,人們很可能想到氰化物、砒霜或馬錢子鹼(strychnine)。但是這些都不是已知最有毒的物質。比這些更有毒的但仍然還談不上是最毒的一種毒物是河豚毒素,即一種每年毒死大約50名日本人的河豚魚毒素。這種魚在日本是美味,但是如果製備不當的話,也能夠是致命的。

 

順便說一句,這是詹姆斯•邦德電影《俄羅斯之戀(From Russia With Love)》中的邪惡刺客羅莎•克列伯(Rosa Klebb)青睞使用的毒藥;它也出現於藍圈章魚中,而且最近還在巴西小青蛙中發現。

 

半數致死劑量(LD50)---殺死測試生物群體中的50%所需要的劑量---經常用來評估物質的毒性如何,而且通常是使用每公斤(kg)體重需要多少劑量來衡量的。比如,依照這一標準,氰化鈉的LD50大約是6mg/kg。作為比較,如果口服的話,河豚毒素的LD50大約300μg/kg,但是如果注射的話,則降至10μg/kg。

 

評估毒性並不是件輕鬆的事。物質的化學狀態很重要,而且我們如何吞食它也很重要。如果我們吞下液態汞金屬(與吸入汞蒸氣截然不同),那麼它很可能無害地直接穿過人體。然而,1996年,當一名美國教授將僅僅一兩滴二甲基汞化合物放在她的橡膠手套上時,它穿過橡膠手套,進入她的皮膚,從而讓她幾個月內處於致命的昏迷狀態。

 

這裡按照升序列排列代表地選擇出5種非常致命的毒藥,每一種毒藥的毒性都比氰化物、砒霜或馬錢子強至少100倍。

 

5. 蓖麻毒素(Ricin)

這種劇毒的植物毒藥因被用來殺死流亡在倫敦的保加利亞不同政見者喬治•馬可夫(Georgi Markov)而聲名狼藉。1978年9月7日,當他在滑鐵盧橋附件等待公交車時,他覺得他的右大腿背面受到衝擊。他環顧四周,看見一名男子彎腰撿起一把傘。馬可夫因高燒很快被送到醫院治療,三天後死掉。

 

 

一份驗屍報告顯示馬可夫的大腿中存在一個由鉑銥合金製成的微小球體。這個球體被鑽過孔並往其中放入少量蓖麻毒素,而且可能是由隱藏在傘中的氣槍發射出去的。

 

蓖麻毒素是從蓖麻(Ricinus communis)---經栽培後用來提取蓖麻油---的豆子中獲得的,而蓖麻毒素一直存在於蓖麻豆子的固體纖維中。它是一種糖蛋白,幹擾細胞中的蛋白合成,從而導致細胞死亡。如果口服的話,它的LD50為1~20mg/kg,但是如果是吸入或注射的話,所需的劑量更少(如馬可夫命案中的情形)。

 

4. VX(乙基毒氣)

作為排在我們的前五名中唯一一種合成化合物,VX是一種具有與機油稠密度相同的神經毒劑。它是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ICI)20世紀50年代初期研究的新的殺蟲劑時製造出來的,但是因證實毒性過強而未用於農業上。VX通過幹擾細胞之間的神經消息傳遞來殺死人;這需要一種被稱作乙醯膽鹼的分子的參與。

 

在乙醯膽鹼傳遞它的信息後,它需要被一種稱作乙醯膽鹼酯酶的酶降解,不然它將持續發送信息。VX和其他的神經毒劑阻止這種酶工作,因此人肌肉收縮失控而死於窒息。

 

神經毒劑是冷戰雙方製造出來的,但是VX在好萊塢電影大片《勇闖奪命島(The Rock)》上映後為人所知。已知僅有一個人被VX殺死:1968年,在美國猶他州斯卡爾谷(Skull Valley)發生的一次事故中,一名奧姆真理教前邪教徒被VX殺死,同時大約4000隻羊也被VX殺死。它的LD50僅僅為3μg/kg(儘管一些報導提出這一數字有些偏高)。

 

3. 箭毒蛙毒素(Batrachotoxin)

我們已聽說過南美洲印第安人利用箭端摻毒的吹氣管追捕獵物。箭毒(Curare)是最有名的,來自於一種被稱作箭毒馬鞍子的植物。然而,在他們使用的毒物當中,最毒的物質來自小青蛙的皮膚,它們當中最為致命的是箭毒蛙毒素。

 

哥倫比亞西部的土著印第安人收集這些青蛙---金色箭毒蛙(Phyllobates terribilis)和兩色葉毒蛙(Phyllobates bicolor)---放在火上將這種毒素烤出,然後將它塗在他們的飛鏢上。它的LD50大約是2μg/kg,這意味著兩個食鹽顆粒大小的劑量就會殺死人。

箭毒蛙毒素通過幹擾肌肉細胞和神經細胞中的鈉離子通道,將它們推開,因而它們不會關閉,從而殺死人。鈉離子的持續流動最終導致心力衰竭。

 

有趣的是,人工繁殖的這些青蛙物種並沒有毒性,這提示著這種毒素來自於它們的食物。確實,將近30年前,美國鳥類學家Jack Dumbacher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從事研究,當時他的手被當地的一隻林鵙鶲鳥(Pitohui)抓傷。他本能地把他的手放到嘴邊吮吸,結果全身開始麻木起來。

 

最終,人們發現這些鳥---在世界上相對於哥倫比亞的另外一邊---的羽毛含有與這些青蛙相同的有毒分子。據此認為,這些鳥和青蛙從它們吃的甲殼蟲中獲得這種毒素,儘管它的毒性遠不如這些鳥中的那麼強。

 

2. 刺尾魚毒素(Maitotoxin)

有許多毒性較強的海洋毒素,如蛤蚌毒素(Saxitoxin),吃被這些毒素汙染的貝類會導致人中毒。這些毒素也往往與有害的藻華(Algal bloom,也被稱作藻類水花)相關聯。

 

 

刺尾魚毒素是這些海洋毒素中最為致命性的,據估計,它的LD50大約是箭毒蛙毒素的十分之一不到。它是由一種海洋浮遊生物腰鞭毛蟲(dinoflagellate)產生的,具有一種非常複雜的結構,這給合成化學家們帶來一個巨大挑戰。刺尾魚毒素是一種心臟毒素。它的殺人機制在於增加心肌膜中的鈣離子流動從而導致心力衰竭。

 

1. 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科學家知道物質的相對毒性存在差異,但是他們似乎都同意由厭氧菌產生的肉毒桿菌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強的物質。它的LD50比較小,1 ng/kg至多可以殺死一個人。根據它對小鼠的影響進行推斷,靜脈注射僅僅10-7g對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而言是致命性的。

 

18世紀晚期,在德國,它首次被鑑定為一種因吃未正確製備的香腸而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幾種肉毒桿菌毒素,其中A型肉毒桿菌毒素是毒性最強的。它們是由1000多個胺基酸連接在一起形成的多肽。它們通過阻斷信號分子(也稱作神經遞質)乙醯膽鹼釋放,而導致肌肉麻痺。

 

這種肌肉麻痺性質是肉毒桿菌毒素臨床應用於化妝品保妥適(Botox)中的關鍵。靶向注射極少量這種毒素阻止特定肌肉工作,從而讓導致皮膚起皺紋的肌肉放鬆。但是,它也已被用於治療一系列臨床疾病,如不加治療會導致斜視眼的肌肉麻痺。

 

正如據稱500年前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說的名言,「世間萬物都帶毒,任何東西都有毒性。毒藥還是良藥?這取決於劑量。」他說到關鍵點上。總之,我們被潛在的危險物質包圍著---正是劑量讓它具有致命性。(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生物谷推薦的新聞閱讀:

These are the top 5 deadliest poisons on the planet

相關焦點

  • 地球上5種最為致命的毒藥
    2016年4月17日/生物谷BIOON/--當被問及毒藥時,人們很可能想到氰化物、砒霜或馬錢子鹼(strychnine)。但是這些都不是已知最有毒的物質。比這些更有毒的但仍然還談不上是最毒的一種毒物是河豚毒素,即一種每年毒死大約50名日本人的河豚魚毒素。這種魚在日本是美味,但是如果製備不當的話,也能夠是致命的。
  • 地球上存在著的8種致命的有毒動物
    一些危險動物會給我們帶來殘障和致命傷害,這些現象千百年來一直困擾著人類。現代科學發展快速,足夠讓我們更為精細和安全的研究自然生物了。那麼,這個世界上最毒的動物究竟是哪些呢?它們都生存在哪裡呢? 在茂密的叢林中、灼熱的沙漠和險惡的海洋中,都可以找到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
  • 九種最致命的毒藥
    不幸的是,從外表看起來,這種致命蘑菇很像一些可以吃的蘑菇。科學家在這種真菌中發現了一種名叫鵝膏蕈鹼的毒藥,正是它讓這種蘑菇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命殺手。它們可在短時間內破壞肝臟和腎臟,造成昏迷、器官衰竭和更多的症狀,直至死亡。  2. 炭疽  炭疽雖是一種細菌,但數十年來,由於科學家制定了接種疫苗和滅菌計劃,旨在控制感染率,所以一直未引起人們關注。
  • 家庭自製食品真的安全嗎?當心美味佳餚變毒藥
    在食品安全上,很多人擔心外麵食物不安全,就信心滿滿地自己在家做,卻又陷入了另一個極端——追求「純手工」、「自製」,認為這樣才安全,才綠色。尤其過年的特殊時期,在抖音的帶領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自製食品熱潮,殊不知,很多自製食物其實並不一定安全。有的教訓,是生命換來的,這幾種食品一定要注意,不要讓手工「綠色食物」變成危害生命的「毒藥」。
  • 世界十大致命毒藥!(組圖)
    原標題:世界十大致命毒藥!(組圖) 肉毒桿菌攝入 要選出世界上殺傷力最強的毒藥,真的不是一件易事,不過專家們一致同意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肉毒桿菌,其殺傷力遠遠超過沙林。
  • 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被人們發現的5個最為古老的神秘生物
    地球已經在太陽系中存在了大約46億年,在這麼漫長的時間中,地球上的生物也經歷了多次的更迭,對於人類最為熟悉的,恐怕就要屬6500年前的恐龍滅絕,這也是著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不過,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這次的滅絕並不是全部消失了,有一些生物憑藉自己的超強生命力活了下來,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而已,那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被人們發現的5個最為古老的神秘生物!
  • 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被人們發現的5個最為古老的神秘生物
    地球已經在太陽系中存在了大約46億年,在這麼漫長的時間中,地球上的生物也經歷了多次的更迭,對於人類最為熟悉的,恐怕就要屬6500年前的恐龍滅絕,這也是著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不過,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這次的滅絕並不是全部消失了,有一些生物憑藉自己的超強生命力活了下來,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而已
  • 細數地球上最致命的12種病毒
    2020年3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人類進化成現代模樣之前,人類就一直在與病毒作鬥爭。對於某些病毒性疾病,疫苗和抗病毒藥物使我們能夠防止感染的廣泛傳播,並幫助病人康復。有一種疾病--天花--我們已經消滅了它,使世界上不再出現新的病例。
  • 10種人類已知的最致命的毒藥,你的生活中會遇到2種以上,注意
    毒藥是一種物質,當它被攝入、吸入或注射到體內時,會導致死亡或受傷。從技術上講,任何東西都可能是毒藥。如果你喝足夠多的水,你也會死。只是劑量的問題。所以,這篇文章包括了在極低劑量下致命的毒藥。為什麼會有人需要這樣一份清單呢?如果你正在寫一部謀殺懸疑小說,或者想知道是否有人想要幹掉你,這可能會有幫助。
  • 感染HIV應及早治療 - 愛滋病專區 - 生物谷
    2015年6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國際臨床試驗提供了有力證據表明,只要被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即使身體沒有病症也應儘早治療,這樣可以避免幾年後的嚴重疾病與其他致命的併發症。這個結論引發了一個強有力的道德問題:世界、國家性組織是否有決心、有資源保護百萬HIV感染者免受愛滋病的折磨。
  • 盤點古代刺客常用的致命毒藥
    刺客可以說是古代一種職業吧,主要的目的就是僱主提供高額佣金讓他去殺人,時至今日刺客依然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現代刺客稱為「特工」「僱傭兵」一類。在古代刺客殺人的手法多種多樣,但都離不開一樣就是致命毒藥,無聲無息就能致人於死地也是最不費力的一種方式為刺客慣用手段,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刺客常用的九種致命毒藥。
  • 兩上海名企投資深圳大鵬「生物谷」「國際食品谷」
    本次推介會也是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的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深圳國際食品谷首次聯合對外招商推介。本次活動重點是推介位於大鵬新區的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和國際食品谷。會上,大鵬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廣陽代表大鵬新區致辭。
  • PCR實用技巧 - 專區 - 生物谷
    附加序列(RT site, Promoter sequence)加到5'端, 在算Tm值時不算,但在檢測互補和二級結構是要加上它們 i. 使用兼併primer時, 要參考密碼子使用表,注意生物的偏好性,不要在3'端使用兼併primer,並使用 較高的primer濃度(1uM-3uM) j. 最好學會使用一種design software.
  • 致命毒藥清單,任何化學物質都會變成毒藥
    如果你接觸到足夠的化學物質並且方向錯誤,任何化學物質都會變成毒藥。任何化學物質都會變成毒藥。這是一個可以殺死你的化學品清單。其中一些毒藥很常見,有些很少見。你需要一些生活,而其他你應該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注意,這些值是普通人的半數致死值。
  • 起底那些存在於古書中的致命毒藥
    斷腸草與鶴頂紅誰才是古代毒藥之王?在中國歷史上, 無論是「賜自盡」還是「毒殺親夫」,從來就不缺和毒藥有關的傳說,再加上武俠小說的渲染,我們的生活裡仿佛劇毒橫行,只要把那無色無味、無影無蹤的毒藥朝別人杯中輕輕一彈,一切搞定……這其中,斷腸草與鶴頂紅可以說是出現頻率最高的毒藥了,那麼,兩者PK一下,誰才是古代毒藥之王呢?
  • 世界上5種最為詭秘的未知生物,第3種已被證實一定存在
    生命從遠古發展至今仍有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生物,下面就盤點一下世界上5種最為詭秘的未知生物,第3種已被證實一定存在。第一種本耶普,傳說起源於澳大利亞的殖民地。有著不同尋常的超自然力量,是澳大利亞原住民心中最為神秘的動物。
  • 給孩子吃有機食品是否靠譜?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人們歡呼好日子到來的同時,食品安全問題卻越演越烈。過去,我們雖貧窮,但勤勞。一谷一物,皆靠雙手勞作而得。吃得安心,吃得健康。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面對各種添加劑、防腐劑、不衛生的食品,我們吃得起卻不敢吃了!在此呼籲各位寶爸寶媽,食品選購需謹慎,切勿遇上黑心不良賣家。到底有沒有健康無汙染的食品呢?
  • 9種最常見的有毒的水果,其中一種最致命,科學家都無法鑑定其毒性!
    如果大量食用,您最喜歡的一些水果可能會致命。許多水果及其種子含有氰化物和其他毒物,可能導致嚴重的不適甚至致命的後果。因此,以下是9種常見的有毒水果清單。 9.
  • WESTERN PROTOCOL - 專區 - 生物谷
    Boil for 5 min. Cool at RT for 5 min. Flash spin to bring down condensation prior to loading gel. B.Polyacrylamide gel (14.5 cm x 16.5 cm) Agarose plug: 1% agarose dissolved in 1x Resolving gel buffer.
  • PPO活性測定 - 專區 - 生物谷
    本實驗是採用鄰苯二酚為底物,在0.2M磷酸氫二鈉-0.1M檸檬酸緩衝液PH5.8的反應體系中,PPO催化鄰苯二酚形成褐色的醌,在分光光度計410nm處使反應體系的OD值產生變化,通過OD值上升的讀數變化確定PPO的酶活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