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設計,寫給夢想,熱愛生活
這是一顆孤獨的星球,幸好遇見你
細節
豆豆
2018年03月05日 天氣晴 | 寫給設計第53期
「
寫在開始
」
今天,有朋友問我:我要參加一個學生設計大賽,設計微電影海報,應該怎樣設計?
怎麼說呢?電影海報設計,要讓人第一眼看到就能吸引住眼球,有強烈的觀影衝動。如果,你看到一張電影海報,沒什麼感覺,那它就是失敗的。
電影海報設計,表現方式是多樣的,在遵循海報設計規則的同時也可以大膽的打破它,從圖形、文字、色彩等設計元素,到光影、排版等表現手法上去構思,來表達出電影獨特的藝術魅力。
它,可以是簡潔的。比如這張:
這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海報,簡潔有力的勾勒出了接吻場景,你看出來了嗎?
我們再看下一張《敦刻爾克》的海報:
這款海報在「海陸空」上做文章,排布開來形成錶盤,暗示諾蘭又一次在時間維度上玩盡了花招。
你還可以用手繪的表現方式設計你的海報:
這款《尋夢環遊記》的海報在暗黑中透露可愛,亡靈節的裝飾組成吉他,一場音樂冒險故事就此展開。
等等等等......你不應該讓你的思維局限住,只要是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去嘗試。這才是電影海報設計的表現宗旨。
但是,關於電影海報設計的文章有太多了,豆豆今天並不過多的去介紹怎樣設計電影海報。今天要討論的,是你不知道的「細節」。
關於細節,其實有很多你沒有發現的秘密,而這些秘密,甚至會讓你感到「恐懼」!這正是那些優秀的海報設計師「優秀」的地方。他們會花費很多的心思和時間在細節上。
這,正是你忽略的。
「
細思極恐的細節
膽小者請繞道走開
」
在電影海報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往往關注整體多過關注細節,總是在考慮「大」處的某一個元素應該怎樣處理,或者整體的布局應該怎樣構造...而忽略了對細節的追求。
但是,細節有的時候勝過大體。很多優秀的電影海報,你只關注了它的外在美,而無視它的那些細節。而一旦你去注意了,會讓你「細思極恐」。設計師確實是花費了很多心思的。
溫馨提示:膽小者請繞道走開!
《沉默的羔羊》電影海報
這張海報乍看之下平平無奇,但很多人都沒發覺它的細節,直到一步一步放大才看見。
放大看:
再放大看,「骷髏頭」其實是由7名裸女組成。
這是著名攝影師Phillippe Halsman,給畫家薩爾瓦多·達利拍的皂片。
結合電影內容再看海報:趴在女主嘴上的飛蛾,表示讓女主閉嘴,不要說出真相;飛蛾上的「骷髏頭」,則象徵著片中連環殺人案的剝皮女屍。
《蝴蝶效應》電影海報
初看這部電影的海報,或許有些人並不清楚這是一部科幻驚悚片。除了男主嚴肅的表情外,大多數人都是一掃而過。
但是,當你把海報中男主的眼睛放大後看:
OMG!這痛苦的表情!預示著電影的驚悚與走向,難怪人們經常說,一個人的「眼神」能藏秘密。
《楚門的世界》電影海報
用「人生如戲」來形容這部電影,真的是再貼切不過的了。男主角楚門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一直生活在一場「真人秀」裡,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一切都是假的......
將海報放大,你會發現海報上的「馬賽克」,正是由電影中的一個個鏡頭所組成的。這也暗示著男主的人生,其實就是曝光在公眾眼裡的電視節目。
《地雷區》電影海報
影片講的是二戰後,丹麥當局讓一群年輕的德軍戰俘在海灘掃除殘餘地雷的故事。乍看海報,你可能會對男孩驚恐的表情難以忘懷。等等,男孩眼睛裡似乎有東西。
一個骷髏。用這樣的方式告訴觀眾,在「掃雷」的過程中,男孩時刻面臨生命威脅,死亡就在眼前。
《奪寶奇兵4:水晶骷髏》電影海報
數數海報裡一共有幾個骷髏?
大部分人第一眼都看到了福特大叔身後那顆巨大的燃燒骷髏,再看多幾眼,也許還會發現右下角刻在石頭壁上那個。但這兩個,都不是真正的寶物「水晶骷髏」。仔細看大骷髏兩眼中間的位置:
水晶骷髏其實藏在這。
所以說,很多時候,如果你看穿海報的隱藏細節,你也就提前洞悉結局。
《科洛弗檔案》電影海報
這部全程手持拍攝、怪獸只在最後露了一個正臉的怪獸片,當年一出就引起轟動。成功不是偶然的。別看製作成本不高,影片處處暗藏心機。被抱怨出鏡太少的怪獸,其實一早就在海報上亮了相。
找不到?試著把海報右邊冒著煙的高樓大廈,複製翻轉,拼成一張圖試試?
《科洛弗道10號》電影海報
看第一眼,海報裡是一棟房子前,一個被封死的郵箱。仔細看郵箱的投遞口——裡面藏了一個正在求救的女人。
再將目光移到郵箱下木頭柱子的底部:英文字母Megan,正是劇中女主角的名字,梅根。
象徵著電影裡,女主角被困密室的境況。
遠處房子左側的玉米地裡,有沒有發現藏著一個身影?科幻片迷一定認識它。
來自本片出品方,J·J·艾布拉姆斯「壞機器人」公司的標誌。
《盜夢空間》電影海報
這絕不是《盜夢空間》最好的海報。粉絲腦洞比諾蘭還大,他們自製的海報,很多都比原版有趣。比如下面這張:
第一眼,是讓人眩暈的迷宮;第二眼,像溝壑迂迴的腦迴路;第三眼,其實迷宮裡還藏著句子!從頁頂起依次是:
YOU R
WAITING
FOR A
TRAIN (旁邊還有個小陀螺)
INCEPTION
翻譯過來就是:你正在等一班火車。電影裡的一句經典臺詞。
《鋼的琴》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的中間是個鋼琴骨架,「琴」字的一點是塊黃色警示牌,我們可以看到,那隻帶有革命理想主義的手,在歷史的轉折被折斷。
《親愛的》電影海報
「親」用的是繁體字的「親」。
這個左右結構的字由「親」跟「見」之間有一段距離,象徵父母跟孩子的分別,巧妙揭示主題。
「
寫在最後
」
電影海報設計,對細節的追求,有的時候是「克敵制勝」的法寶。你可以從整體上、大局上去追求設計的「美」,因為電影海報設計本來就是一種藝術的創作。
但是,你不要忽略了對「細節」的把握,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可能你感覺微不足道的「細節」,才會讓你有了「細思極恐」的感覺,不是嗎?
如果喜歡,就分享給你第一個想起的人吧~
豆豆在孤獨星球和你晚安~